胃肠道间质瘤论文_陈佳

导读:本文包含了胃肠道间质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胃肠道,间质,免疫,瘤胃,检查点,细胞,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1](2019)在《免疫组织化学法应用于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胃肠道间质瘤为一类较为罕见的消化系统间叶源性肿瘤疾病[1]。主要好发位置为胃部。在以往,由于受到医学技术的限制,此类肿瘤通常被误诊为神经鞘瘤或者平滑肌瘤。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阳性率。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应用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张道通,李泽伦,黄亮,钟晓刚[2](2019)在《胃肠道间质瘤叁种术后复发风险评估标准及列线图的临床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种分级标准及列线图在我国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回顾性分析2005-01~2018-07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并具有完整病理及随访资料且手术完整切除的163例原发GIST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2)采用Fletcher、Miettinen、2018NIH改良版对163例GIST进行危险度评估,比较Fletcher、Miettinen和NIH2008分级的准确度;(3)建立列线图模型,评估其应用价值。结果 (1)Fletcher、Miettinen和NIH2008叁种标准的极低危组和低危组的无瘤生存时间均显着高于中危组和高危组(P<0.05),极低危组和低危组的无瘤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和高危组的无瘤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分别做NIH2008改良版、Miettinen、Fletcher分级对结局的ROC曲线,得到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7、0.760、0.767;(3)运用R语言建立列线图模型,校准图形接近于斜率为1的直线,列线图的AUC为0.768(95%可信区间:0.696~0.831)。结论 Fletcher、Miettinen和改良版NIH2008叁种分级标准都能够有效地对GIST术后患者的复发风险进行评估,Fletcher标准操作方便,但可能会误判不同部位的GIST术后复发的风险;改良版NIH2008标准准确性高,操作方便;列线图可以为GIST患者进行较为准确的、个体化的术后无复发生存率预测,但操作复杂。(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新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陈浩[3](2019)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讨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及其临床病理。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增强扫描以及手术病理学检查,而后分析CT表现及临床病理。结果: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与临床病理存在一定因果关系。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与其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密切,CT检查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应广泛应用于术前。(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馨娅[4](2019)在《发现胃肠道间质瘤恶性进展的新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讯]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长征医院联合转化医学中心王跃祥研究员团队首次在国际上解析了胃肠道间质瘤恶性进展的新机制,发现了位于22号染色体的主要抑癌基因DEPDC5,揭示了该基因的失活是间质瘤恶性发展的重要分子机制,并提供了区分间质瘤恶性程度的分子标记物,为间质瘤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相关成果于2019年10月22日在线发表在PNAS上。(本文来源于《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胡德荣[5](2019)在《胃肠道间质瘤进展机制被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胡德荣)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长征医院联合转化医学中心王跃祥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位于22号染色体的新型抑癌基因DEPDC5,解析了DEPDC5抑癌基因的失活是胃肠道间质瘤恶性进展的重要分子机制。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在(本文来源于《健康报》期刊2019-11-23)

王瑾,纪清连,周彤,李潇箫,刘自民[6](2019)在《胃肠道外间质瘤CT及MRI表现与病理对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CT及MRI表现特点及其与病理对照。方法收集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为腹部EGIST病人22例,对病灶CT及MRI平扫、增强扫描图像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EGIST病人22例中,单纯CT检查13例,单纯MRI检查4例,同时进行CT及MRI检查5例。3例病人多发,其中2例多发病灶为腹腔种植转移(原发灶分别位于大网膜、腹膜后),1例为大网膜区及右侧附件区各1包块;19例病人单发,其中发生在大网膜4例,小网膜2例,肠系膜6例,腹膜后间隙6例,肝左叶1例;包块最大直径为2.9~19.4 cm(平均9.8 cm);病灶形态呈类圆形9例,分叶状13例。大体病理见肿瘤多数无真正包膜,切面主要为灰白色,光镜下由梭形细胞及上皮细胞构成。18例行CT检查病例中,密度不均15例,病变内见大小不一低密度区,病理上对应囊变、坏死区域;7例病变CT或MRI显示钙化,术后病理也可见钙化;CT增强扫描肿瘤实性成分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静脉期多为中度强化,囊变、坏死区无明显强化。MRI扫描信号多不均,T_1WI为等低信号,T_2WI呈稍高信号,DWI表现为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性成分呈中度到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腹部EGIST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及MRI检查可为EGIST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郑璐璐,杨文娟,朱珺,梁冰清,陈凌峰[7](2019)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尼洛替尼和帕唑帕尼对比安慰剂或最佳支持治疗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GIST)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等数据库,按照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GIST的临床研究,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其中,试验组为近年来相继上市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尼洛替尼和帕唑帕尼,对照组为安慰剂或最佳支持治疗。观察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纳入7项临床研究,总样本量为1 52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分子靶向药物与对照组相比,PFS时间(HR=0.34,95%CI:0.26~0.44,P<0.001),OS时间(HR=0.38,95%CI:0.17~0.85,P<0.02)均明显延长。在不良反应方面,分子靶向药物组可使3~4级不良反应(RR=4.47,95%CI:2.12~9.39,P<0.000 1)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皮疹、腹泻和疲劳。结论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或转移性GIST可以延长患者的PFS和OS。虽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患者仍可耐受。(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9年21期)

吴良雨[8](2019)在《胃肠道间质瘤应用钡剂造影及CT扫描的影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胃肠道间质瘤应用钡剂造影及CT扫描的影像结果。方法:于2018年4月~2018年12月期间,抽取4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使用钡剂造影及CT扫描进行诊断。观察对比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钡剂造影诊出率90.0%,定位准确率85.0%;CT诊断诊出率95.0%,定位准确率90.0%,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到P值>0.05,差异不明显,但CT的诊断结果整体更优。结果: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采取钡剂造影及CT扫描的效果均较好,CT的诊出率和定位准确率更高,影像学分析的结果更准确,能够明显观察到患者的病变情况、部位等等,快速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有益于预后工作的开展。(本文来源于《现代医用影像学》期刊2019年11期)

温学伟[9](2019)在《胃肠道间质瘤CT诊断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对胃肠道间质瘤CT诊断的临床分析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2例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进行诊断,给予对照组患者胃肠气钡双重造影进行诊断,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最终的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时,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后的MAP、HR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以及漏诊率显着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符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相对于常规检查方式来说,具有更好的诊断率,并且还具有安全,迅速的特点。(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9期)

朱长真,刘东,康维明[10](2019)在《胃肠道间质瘤的免疫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胃肠间质瘤(GISTs)是最常见胃肠道间叶组织肿瘤,传统放化疗无效,手术完整切除是可能治愈该病的唯一方法。虽然GISTs靶向治疗效果显着,但KIT或PDGFRA基因多位点突变和/或二次突变导致靶向治疗耐药及复发率逐年升高,因此寻找新方法成为治疗GISTs研究热点。GISTs内部存在大量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和复杂免疫微环境,多种免疫细胞参与GISTs发生、发展,且在靶向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GISTs免疫治疗基础及临床试验结果均证实GISTs免疫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本文系统总结了GISTs免疫治疗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胃肠道间质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叁种分级标准及列线图在我国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回顾性分析2005-01~2018-07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并具有完整病理及随访资料且手术完整切除的163例原发GIST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2)采用Fletcher、Miettinen、2018NIH改良版对163例GIST进行危险度评估,比较Fletcher、Miettinen和NIH2008分级的准确度;(3)建立列线图模型,评估其应用价值。结果 (1)Fletcher、Miettinen和NIH2008叁种标准的极低危组和低危组的无瘤生存时间均显着高于中危组和高危组(P<0.05),极低危组和低危组的无瘤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和高危组的无瘤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分别做NIH2008改良版、Miettinen、Fletcher分级对结局的ROC曲线,得到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7、0.760、0.767;(3)运用R语言建立列线图模型,校准图形接近于斜率为1的直线,列线图的AUC为0.768(95%可信区间:0.696~0.831)。结论 Fletcher、Miettinen和改良版NIH2008叁种分级标准都能够有效地对GIST术后患者的复发风险进行评估,Fletcher标准操作方便,但可能会误判不同部位的GIST术后复发的风险;改良版NIH2008标准准确性高,操作方便;列线图可以为GIST患者进行较为准确的、个体化的术后无复发生存率预测,但操作复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胃肠道间质瘤论文参考文献

[1].陈佳.免疫组织化学法应用于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价值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

[2].张道通,李泽伦,黄亮,钟晓刚.胃肠道间质瘤叁种术后复发风险评估标准及列线图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9

[3].陈浩.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4].馨娅.发现胃肠道间质瘤恶性进展的新机制[J].科学.2019

[5].胡德荣.胃肠道间质瘤进展机制被发现[N].健康报.2019

[6].王瑾,纪清连,周彤,李潇箫,刘自民.胃肠道外间质瘤CT及MRI表现与病理对照[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7].郑璐璐,杨文娟,朱珺,梁冰清,陈凌峰.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

[8].吴良雨.胃肠道间质瘤应用钡剂造影及CT扫描的影像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

[9].温学伟.胃肠道间质瘤CT诊断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10].朱长真,刘东,康维明.胃肠道间质瘤的免疫治疗[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切除胃体胃肠道间质瘤过程胃肠道间质瘤组织的TUNEL染色结...胃肠道间质瘤-图1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MP-13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1 胃肠道间质瘤相关免疫学指标阳...胃肠道间质瘤免疫组化染色讨 论

标签:;  ;  ;  ;  ;  ;  ;  

胃肠道间质瘤论文_陈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