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寄生虫蛞蝓一例

胃肠道寄生虫蛞蝓一例

一、胃肠道寄生蛞蝓虫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慧鸿[1](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蒋志伟[2](2020)在《链状亚历山大藻藻际菌群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新种鉴定研究》文中认为有害藻华是全球性海洋生态灾害,其不仅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且引发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等藻毒素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而目前PSP来源问题,仍悬而未决。其究竟是由藻自身产生,或由其藻际菌群产生,或二者互作共同产生,仍无定论。藻菌关系是阐明PSP产生机制、探索赤潮科学防控的关键,而阐明其藻际菌群多样性,是推进藻菌关系研究的必要前提。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是典型产毒赤潮甲藻。为阐明其藻际菌群物种多样性信息,本研究以我国东海2株链状亚历山大藻(AC 01、AC 02)为研究材料,分别利用细菌16S rRNA V3-V4区及全长扩增子测序技术对其藻际菌群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二代测序所获OTU结果显示,藻株AC 01的藻际菌群包括12个门,27个纲,59个目,105个科及184个属。而藻株AC 02则包括11个门,19个纲,52个目,85个科及143个属。其中优势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2株藻株中所占比例分别为66.17%和84.96%,优势属均为海洋中普遍存在的海生菌属(Marivita),所占比例分别为14.4%和26.4%。而三代测序结果表明,藻株AC 01包含4个门,8个纲,16个目,14个科及19个属。藻株AC 02包含4个门,7个纲,13个目,16个科及22个属。其优势门及优势属的分析结果与二代测序一致,但其比例均高于二代测序结果,分别为82.02%和89.11%,45.73%和38.72%。Marivita属为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重要成员,且与海洋碳、氮循环密切相关。与二代测序技术相比,AC 01中新种比例由60.71%提升至93.28%,AC 02中新种比例由76.13%提升至94.31%。细菌全长扩增子测序实现了藻际菌群的种水平分类地位的精准定位,为实现其选择性富集分离提供了必要的分类学背景信息支持。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物是阐明其功能及应用的前提。本研究基于所获得藻际菌群的物种多样性信息,进而通过纯培养方法对其藻际菌群可培养菌株进行了选择性分离,并利用多相分类学技术对两株新种进行了细菌鉴定。结果表明,LZ-4为革兰氏阴性菌,杆状,细胞大小为0.4-0.6×1.1-1.8μm,淡黄色,有鞭毛,可运动。生长温度范围为10-42°C(最适温度33°C),pH 5.5-9.0(最适pH 7.0)和0-7%(w/v)NaCl(最适3.5%)。极性脂包括二磷脂酰甘油(DPG)、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甘油(PG)、两个未鉴定氨基脂(ALs)和三个未鉴定极性脂(Ls)。主要的呼吸醌为Q-8。主要细胞脂肪酸为summed feature 8(C18:1ω7c和/或C18:1ω6c)、summed feature 3(C16:1ω7c和/或C16:1ω6c)、C16:0,C17:0 cyclo和C10:0 3-OH。G+C含量52.5 mol%。将其命名为Limnobacter alexandrii LZ-4。Z6-9为淡红色革兰氏阴性菌,无运动性,需氧。细胞大小0.9-1.5μm x 2.1-3.4μm。生长温度范围为15-40°C(最适温度25°C),pH 5-10(最适pH 7.0)和1-10%(w/v)NaCl(最适3.5%)。主要呼吸醌Q-10。极性脂包括磷脂酰甘油(PG)、磷脂酰乙醇胺(PE)、糖脂(GL)、磷脂酰胆碱(PC)、1种未鉴定磷脂(PL)和4种未鉴定脂(Ls)。主要脂肪酸组分为Summed feature8(包含C18:1ω7c和/或C18:1ω6c),C18:1ω7c 11-methyl、C19:0ω8c cyclo和C18:0,G+C含量64.9mol%。将其命名Mameliella alexandrii Z6-9。对二个新种的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菌株L.alexandrii LZ-4的基因组大小为3.48Mb,包含17个contigs,N50为452 kb,DNA G+C%为52.5%,其中注释基因数3298个。而菌株M.alexandrii Z6-9基因组大小为5.66 Mb,包含38个contigs,N50为326 kb,DNA G+C%为64.9%,其中注释基因数为5543个。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注释结果显示,L.alexandrii LZ-4及M.alexandrii Z6-9包含的多糖裂解酶相关蛋白数量分别为2和3,表明其对多糖利用能力有限。其代谢通路的预测结果显示菌株M.alexandrii Z6-9具有ectoine及carotenoid合成基因簇。为进一步利用遗传信息进行藻菌关系研究奠定了基础。

丁孟文[3](2019)在《潮间带啃食性腹足类的食性分析和肠道菌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相潮间带在地理上处于陆、海、空三个界面交界处的狭窄地带。此区域是海陆交互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受到多种陆地和海洋因子,如光照、温度、潮汐、波浪、盐度和人为活动干扰等的直接影响。虽然环境复杂多变,其变化规律也难以把握,但是潮间带生态系统却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因此成为众多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同时也是海陆物质交换与能量循环的重要场所,对近海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服务作用。初级生产者的数量与分布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多种潮间带生物的饵料供给,进而影响和控制着整个潮间带食物链的物质流动和能量传递。同时,初级生产者还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深刻响应。因此查明我国潮间带生态系统初级生产者的分布规律和季节变化,生产者对消费者肠道食物储量的影响及潮间带典型生物肠道菌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全面了解气候变化的生态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研究潮间带底栖初级消费者与生产者食物链之间的物质传递情况,我们对处于不同潮位的两种腹足类其肠道食物含量与环境中可利用食物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生活在中潮间带的嫁(?)(Cellana toreuma)来说,环境中可利用食物含量越高,其肠道内的叶绿素含量也会相对越高;但是对于生活在飞溅区的粒结节滨螺(Echinolittorina radiata)来说,并没有出现这种相关关系。由于潮位不同所导致的摄食行为差异很可能是造成粒结节滨螺和嫁(?)肠道内叶绿素含量与环境中叶绿素含量关系不同的原因。为阐明潮间带啃食性腹足类的食物来源,我们对不同地点粒结节滨螺和嫁(?)肠道内食物组成和周围环境中微藻(底栖微藻和浮游微藻)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与底栖微藻相比,浮游微藻与啃食性腹足类肠道内容物的组成更为接近。这种情况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我们推测,经潮汐作用沉积在岩石表面的浮游微藻更容易被腹足类利用;腹足类也会分泌黏液以黏附海水中的浮游微藻,从而间接地利用浮游微藻。为了解潮间带啃食性腹足类食物资源与肠道食物含量的时空变化,我们对闽南海域三个岩相潮间带上底栖微藻、浮游微藻生物量及两种啃食性腹足类(粒结节滨螺和嫁(?))肠道内食物含量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六月份,底栖微藻和浮游微藻的生物量,以及两种腹足类肠道内的叶绿素含量都出现了较低值,这说明在初夏,潮间带生物一方面面临着高温的胁迫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食物短缺导致潮间带生物肠道内叶绿素含量下降,这很可能会对潮间带啃食性生物的生存带来双重挑战。为比较自然岩相潮间带和沿岸防护建筑环境中啃食性腹足类的食物资源,我们对江苏沿岸硬基质环境及南北两侧邻近的自然岩相潮间带生态系统中底栖微藻和周围海水中浮游微藻的生物量,以及在两种环境中都大量分布的短滨螺(Littorina brevicula)肠道内叶绿素含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基质类型对潮间带底栖微藻的生物量并没有显着性影响;夏季自然岩相潮间带周围海水中叶绿素含量显着高于人工基质周围海水叶绿素含量,冬季则没有显着性差异。海水中初级生产者对潮间带生态系统食物的补充很可能是影响人工海岸与自然海岸具有不同底栖生物结构的重要因素。对江苏沿岸防护建筑环境中底栖生物群落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齿纹蜒螺(Nerita yoldii)的分布区具有逐年北移的趋势。为研究齿纹蜒螺肠道菌群与环境菌群之间的联系,我们对处于不同分布区范围内的齿纹蜒螺及周围环境样品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齿纹蜒螺肠道菌群结构不同于周围海水及石块表面的菌群组成,这可能与肠道特殊的结构与功能需求有关。分布区边界与分布区中央的齿纹蜒螺肠道菌群和周围环境菌群在组成上均没有显着差异,可见,我们还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了解生物肠道菌群与寄主对环境适应能力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

周国燕[4](2018)在《四川喜德县羊内寄生虫感染情况抽样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喜德县位于四川省西南,是一个彝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半农半牧区,也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喜德县境内地理生态条件优越,饲草饲料和畜禽品种丰富,具有发展畜牧业独特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近年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喜德县将养羊业作为扶贫重点产业来发展,作为群众脱贫奔康的重要出路。寄生虫病作为羊养殖产业主要的限制因素,其多呈现慢性消耗性病程,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并制约了产业发展。为了解喜德县羊内寄生虫感染情况,本文采用寄生虫粪便检查法和动物寄生虫剖检法对喜德县羊进行内寄生虫感染情况抽样调查,共检测采自4个自然村和1个活畜交易市场的羊粪样143份,剖检羊20只,以期为喜德县羊寄生虫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粪样检测调查结果显示:线虫感染率最高,为85.31%(122/143),其次为吸虫71.33%(102/143),再次为球虫56.64%(81/143),绦虫感染率最低,为6.29%(9/143);从剖检结果来看,抽检羊寄生虫感染率为95%,平均感染强度67.16条/头,其中线虫感染率最高、感染强度较大,这一结果和粪检结果可以相互印证。本次剖检山羊8只,绵羊12只,山羊的感染率为87.5%,绵羊的感染率为100%。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线虫在羊群中不仅表现为感染率最高,且有较高的感染强度。因此喜德县的优势羊内寄生虫为线虫,感染率为线虫>吸虫>球虫>绦虫。本次调查表明:喜德县域内羊群的寄生虫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其中羊感染线虫的情况尤为严重,因此应结合本次调查结果,对喜德县羊的寄生虫进行合理的防治。

石琳[5](2017)在《《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研究背景中药药物警戒理论是指导中药安全用药的原则和规范。近20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药物警戒的内涵和理论体系被逐渐梳理凝练。与西方药物警戒思想相比中药药物警戒具有鲜明的特点。中药药物警戒思想源于历代中医药学家临床实践和用药经验的总结,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安全用药思想一脉相传,具有丰富的中医药理论底蕴,承袭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中药临床使用的全过程。中药药物警戒的思想广泛存在于大量中医古代文献之中,因此中药药物警戒的研究必须重视对古代文献的整理和挖掘。二、研究目的《本草纲目》是一部集大成的本草着作。它全面总结了 16世纪以前我国中药学成就,对中药理论以及药物的来源鉴别、采集炮制、功效主治、临床应用和禁忌等内容进行了完备、详尽而准确的记载。《本草纲目》中保存了大量明代以前的中医药文献,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药药物警戒的思想和实践经验。截至目前国内外对《本草纲目》的研究包罗万象,十分丰富,但从中药药物警戒的角度对《本草纲目》的研究还是一项空白。因而研究《本草纲目》的药物警戒思想具有创新性并必将对中药药物警戒研究产生深远影响。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本草纲目>(金陵本)新校注》作为研究版本。从识毒、防毒、用毒、解毒的角度研究了《本草纲目》的药物警戒思想,整理获得了大量关于中药药物警戒的文献资料,并构建形成了《本草纲目》完整的药物警戒思想体系。本研究用到了 4种研究方法。第一个是文献综述法,从“本草纲目”、“数据挖掘”和“中药药物警戒”3个角度进行研究现状分析,查阅文献资料万余篇,进一步明确了立项依据,选定了研究方法。第二个是传统文献法,历时8个多月,对《本草纲目》190余万字文献内容进分类整理,按照识毒-防毒-用毒-解毒四个方面归纳出其药物警戒思想体系。第三个是数据挖掘法,选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分析法对药物的性、味、毒性、禁忌反恶关系等进行分析,找寻内在联系和规律。第四个是内容分析法,将原本用于情报分析的方法用于中医药古代文献研究,对5000余条李时珍评述内容进行内容分析,定量分析李时珍对《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的贡献,探索《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源流。四、研究结果1、全面展现了《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的内涵。在识毒方面,重视药物的毒性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防毒警戒方面,《本草纲目》极其重视药物的种源和真伪鉴别,全书所载药物的84%均详细记录了药物出产、形状和采收;丰富了药物炮制的方法和理论,强调通过炮制加工实现药物的减毒增效;注重不良反应记录,《本草纲目》记载了大量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其中很多还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救方法。《本草纲目》用毒警戒思想内容丰富,蕴含在大量方药使用记录之中,可以归纳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注重配伍和饮食禁忌,提倡理性用毒中病即止,重视煎煮法和剂型的选择,强调因人制宜和遵循四时用药法则。《本草纲目》记载的大量中毒解救的方法是解毒警戒思想的直接体现,《本草纲目》中首次提出了“以毒攻毒”的概念,并从振奋脾胃之气的角度阐释药物解毒作用。2、从防毒、用毒角度阐释药物警戒内涵,提出对临床安全用药的指导。本研究重点对有关药物防毒警戒和用毒警戒的内容进行阐释,全面梳理了《本草纲目》中药物的来源与辨伪、产地与采收、加工与炮制、妊娠禁忌及解毒等内容,并按照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的定义筛选分析书中所载不良反应记录。总结形成了《本草纲目》集解信息统计分析表、修治统计分析表、修治信息内容表、不良反应记录统计分析表、妊娠禁忌药物一览表、解毒药物一览表,以期对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和指导。研究发现《本草纲目》对药性认识的特点:认为药性的核心要素是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归经和升降浮沉不属于药物本身的属性,在不同情况下可以发生改变。因此,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了药物性味与药物毒性,以及性味与药物之间产生禁、忌、反、恶等负向性作用的关联性,并得出:辛味与毒性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苦寒的药物容易与其它药物产生配伍禁忌等负向性作用;有毒无毒与是否容易和其它药物发生配伍禁忌等负向性作用之间没有相关性的三条规律。这一结果在临床药物配伍使用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3、探讨了《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的源流。《本草纲目》是一部集明代之前本草成就之大成的着作。收录了自陶弘景以下至李时珍时期一千多种文献资料,与李时珍一生医学实践的宝贵经验和理论升华相结合,共同成就了这部蜚声海内外几百年而依旧熠熠生辉的恢弘巨着。由此可知,《本草纲目》的药物警戒思想不仅源于一世、一家,这里既有对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的继承,又有李时珍的发挥。本研从药物种类、药学理论和炮制方法三个方面初步探讨了李时珍对历代医家思想的继承,并运用现代文献学内容分析法的方法对《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评述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他对药物警戒思想的发挥。五、研究结论《本草纲目》是我国中医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集大成的本草着作,全面总结了明代以前中药学的成就,被誉为中国十六世纪的“百科全书”。自其诞生的420多年以来,为历代医药学家所推崇并加以研究,但是关于它的研究更多是集中在对其所载药物功效主治等本身的认识。通过本研究我们认识到,《本草纲目》之中同时蕴含了丰富的中药药物警戒的思想并对中药的临床安全使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运用了传统文献学方法、内容分析法和现代统计学数据挖掘技术,按照识毒、防毒、用毒、解毒四个维度建立药物警戒相关信息数据库,从中药药物警戒的角度对《本草纲目》进行文献研究,总结出《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体系,归纳具体警戒内容,探讨其思想源流,为中药药物警戒研究开辟新的思路,为临床中药用药安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郭俭,陈家旭[6](2015)在《形形色色的寄生虫病》文中研究表明2006年北京的"福寿螺事件"引起160名食客罹患广州管圆线虫病,一时使得人们谈"螺"色变;2009年云南兰坪发生的"怪病事件",造成1人死亡,惊动了国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2011年底,云南暴发"疑似食源性寄生虫群体感染事件",致26人住院治疗,有的被当成"肝癌",而其罪魁祸首竟是片形吸虫造成的肝脏损害……这些形形

吴有陵[7](2014)在《三种蛇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种类鉴定》文中指出蛇在长期动物演化过程中,形成了爬行动物的一支,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蛇类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中,有着重要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蛇寄生虫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蛇的生长发育、降低蛇的体质,导致蛇更容易感染其他疾病,严重时还能使蛇死亡。因此对蛇类寄生虫的调查与鉴定其种类,对蛇类的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三种蛇感染寄生虫情况初步调查为初步了解上海市场蛇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作者剖检了来自上海市场罚没的3种29条蛇,其中赤链蛇rufozonatum)9条、大王蛇(五/印如carinata)10条,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10条,分别取血液涂片,依序检査体表、皮下、肌肉、心脏、肺脏、肝脏、胃、肠道等组织器官,收集检获的寄生虫,显微镜初步观察。结果显示:在29条蛇均未检出外体寄生虫、吸虫和棘头虫,在皮下和体内检出线虫和绦虫,在血液中检出肝簇虫(Hepatozoon),蛇的寄生虫感染率为96.55%。线虫、绦虫、肝簇虫在赤链蛇的检出率分别为77.88%、100%、0,在大王蛇的检出率全部为100%,而在黑眉锦蛇的检出率分别为60%、40%和0。从29条蛇共检获线虫241条、绦虫(裂头蚴)1260条,其中69.79%的线虫和86.55%的绦虫来自大王蛇。按检出的脏器统计,93.20%的绦虫来自皮下与肌肉,65.63%的线虫来自胃。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场三蛇的寄生虫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其中检出的裂头蚴为人畜共患寄生虫,吃蛇皮与蛇肉、吞蛇胆存在感染寄生虫的极大风险。因此,保护蛇类等野生动物,也是保护人类自身。2.蛇肝族虫的形态观察与种类鉴定肝簇虫是蛇类最常见的血液寄生虫。调査结果显示,10条大王蛇均感染了肝簇虫,为自然感染。釆集的血液一部分用于血涂片的制作,剩余的保存在-20°C,供分子特性研宄用。成熟配子体成熟的母配子体细长形,两端钝圆,一端大,另一端稍微细,并且在细的那一端形成一个约为3nL对折勾。虫体大小为15.25±0.76x2.45土0.59nm (13.24-17.25x1.12-4.1, n=188),面积为43.92土9.252unr (20.48-68.77,n=188)。虫体核瘦长、致密,通常在位于虫体的中间,但通常会向虫体两端伸展。虫体的核大小为6.92±1.26x2.02±1.18(4.13-10.06x1.08-3.22),面积为12.99±4.082叫(5.49-22.85)。虫体往往单独寄丰于成熟的红细胞内,偶尔出现同一个红细胞感染两个虫体的现象。10条大王蛇均感染肝簇虫,并且为同一类型。所发现肝簇虫母配子体改变寄生红细胞形态。分子鉴定采用HepF300/Hep900和HEMOl/HEM02两对特异性引物来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分子进化树分析显示,本次实验的肝簇虫关系最近的是来自色鼠的肝簇虫,其次是来自姐妹分支的大鬼鼠肝簇虫和球蟒肝簇虫H. ayorgbor,但他们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区别。本次发现的肝簇虫有一个特征性的特点就是,在虫体的一端形成一个约为3对折勾。基于形态学、形态测量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我们将本次调查发现的肝簇虫定为新种,并命名为中华肝簇虫chirtensis n.Sp.。这是我国首次同时利用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对肝簇虫进行研宄。3.蛇源裂头蚴的形态观察与种类鉴定裂头姆K/Verocwco/c/)是假叶目(Pseudophyllidea)裂头科(Diphyllobothriidea)绦虫蚴的总称。为弄清楚本次调查所检获的裂头蚴的种类,本研宄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裂头蚴进行种类鉴定。结果显示:虫体呈乳白色,长约0.68-5.18mm,为长带状的实体构造。虫体体前端较宽大,具有成虫样的头节,向后略变细。种系发育树分析显示,可将内群分成3大支,第一支由迭宫属绦虫组成,本次调查的裂头蚴也在该组,并且与己报道的欧猥迭宫绦虫QSpimmetraerinaceieuropaei)在同一分支。这样的分组,符合自然物种隔离情况,并且系统进化树中的bootstarp值很高,说明进化树结果可靠。因此可将本次调查的裂头蚴鉴定为欧猥迭宫绦虫,与形态学分析一致。4.蛇源线虫的形态观察与种类鉴定本研宄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检获的蛇类线虫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蛔虫:虫体寄生在胃壁或肠道中,在肠道中的虫体往往包绕成团,而寄生在胃壁中的虫体排成线,然后虫体的头部和尾部再一次伸出胃的内腔,而虫体则留在胃壁中。虫体呈棕黄色或铁灰色,头端有3个唇,唇上有一排锯齿状的齿,无中间唇,无颈翼膜。雄虫虫体长54.0383.56mm,宽0.80?1.37mm。食道长3.40?4.68。尾部末端有一根小刺,两根等长的细长交合刺,长度约为1.27mm。尾部两测分布有个一排肛前乳突。雌虫相对比雄虫大,长70.36?100.08mm,宽1.02-1.49mm。食道也比雄虫的要长,为3.859.55mm。阴门的位于虫体中后端,虫头部到阴门的距离占虫体长的54.60%?61.10%。与文献对丝状蛇蛔虫描述的基本一致。(2)华首线虫:虫体细长,口囊小,直向前,前角质脊宽大,后腹角片方形,后背角片呈弧形,背沟基部宽大,背沟脊由念珠状角质片组成。食道短钝,后部显着的膨大,神经环位于食道前部、排泄孔开口于食道基部,颈乳突位于排泄孔的后缘。与文献中对印度华首线虫的描述相一致。根据形态学鉴定,可以将本次调查所检获的蛔虫鉴定为丝状蛇蛔虫,华首线虫鉴定为印度华首线虫。然而缺少蛇线虫分子鉴定的报道,因此想通过对蛇线虫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从而鉴定蛇线虫的种类,似乎不可能。有关蛇线虫分子鉴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杨光大,肖嘉杰,龚世平,李伟业,王付民[8](2014)在《我国蛇类常见寄生虫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我国蛇类常见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方法收集和分析国内外蛇类寄生虫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资料。结果我国常见危害人类健康的蛇源寄生虫有6种,即舌形虫、曼氏迭宫绦虫、隐孢子虫、颚口线虫、广州管圆线虫、线中殖孔绦虫,均为人兽共患性寄生虫,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结论通过加强科普宣传,加强科研工作,加强执法监管,规范蛇类养殖产业,可有效防控蛇类常见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鱼艳荣,贾卓,齐永芬[9](2013)在《食品中食源性寄生虫的流行及检疫现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饮食的丰富多样化,食源性寄生虫病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种类增多且流行区域扩大。本文综述了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趋势,食品中食源性寄生虫的种类及其流行概况,并概述了目前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的检验检疫现状。

张文,张建梅[10](2013)在《以鸡球虫病为例浅谈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物寄生虫病常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对动物进行慢性消耗,造成机体生产力下降,对畜牧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由于寄生虫抗原复杂,生活史不单一,以及寄生虫入侵及致病机理的研究不深入等原因使动物寄生虫防治面临很大的困难,本文以鸡球虫病为例浅谈动物寄生虫病防治面临的挑战。

二、胃肠道寄生蛞蝓虫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肠道寄生蛞蝓虫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1.1 道学与养生
        1.1.1 问“道”
        1.1.2 何谓道学?
        1.1.3 道学与养生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3.3 题解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4.3 教化与师表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3.1.3 加缪《鼠疫》
        3.1.4 小结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3.3.6 小结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3.5.4 小结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3.6.6 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4.1.4 小结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4.2.1 调训课程介绍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4.2.3 问卷调查部分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4.2.5 解读
        4.2.6 小结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4.3.1 背景
        4.3.2 内容
        4.3.3 讨论
        4.3.4 小结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4.4.3 小结
    4.5 启示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6.7 根本的结论
结语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点与不足之处
        特点
        不足之处
    自反性陈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2)链状亚历山大藻藻际菌群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新种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赤潮毒素
    1.2 麻痹性贝类毒素来源
    1.3 PSP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1.4 藻菌关系及其应用
    1.5 藻际菌群多样性研究进展
        1.5.1 纯培养微生物分离策略
        1.5.2 不依赖培养的NGS技术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藻际菌群物种多样性的二代高通量测序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测序数据预处理
        2.2.2 样本复杂程度分析
        2.2.3 OTU物种注释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藻际菌群物种多样性的全长扩增子测序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测序数据预处理
        3.2.2 注释结果统计
        3.2.3 样本复杂程度分析
        3.2.4 OTU物种注释分析
        3.2.5 二代与三代全长扩增子测序的比较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两个细菌新种的多相分类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菌株LZ-4的多相分类学表征
        4.2.2 菌株Z6-9的多相分类学表征
    4.3 小结
第五章 细菌新种的基因组学初步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基因组预测分析
        5.2.1 Limnobacter alexandrii LZ-4 的基因组预测分析
        5.2.2 Mameliella alexandrii Z6-9 的基因组预测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潮间带啃食性腹足类的食性分析和肠道菌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潮间带啃食性腹足类可利用的食物资源
        1.1.1 潮间带啃食性腹足类在食物链中的作用
        1.1.2 潮间带啃食性腹足类的食物来源
        1.1.3 潮间带初级生产者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1.2 潮间带食物链与食谱研究
        1.2.1 潮间带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1.2.2 食谱的测定方法
    1.3 肠道菌群与海洋生物适应
        1.3.1 海洋生物肠道菌群的进展
        1.3.2 海洋生物肠道菌群对寄主适应能力的影响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潮间带啃食性腹足类食物来源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地点与样品采集
        2.2.2 叶绿素含量测定
        2.2.3 总DNA的提取
        2.2.4 PCR扩增与测序
        2.2.5 叶绿素数据分析
        2.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2.3 结果
        2.3.1 叶绿素分布情况
        2.3.2 环境微藻的组成和肠道食物组成
    2.4 讨论
第3章 潮间带啃食性腹足类食物资源与肠道食物含量的时空变化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地点
        3.2.2 研究对象及样品采集
        3.2.3 叶绿素的测定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底栖微藻生物量的季节性变化
        3.3.2 浮游微藻生物量的季节性变化
        3.3.3 底栖微藻与浮游微藻生物量的相互关系
        3.3.4 腹足类摄入体内食物含量的季节变化
        3.3.5 腹足类摄入体内食物含量与环境微藻生物量的关系
    3.4 讨论
第4章 自然岩相潮间带和沿岸防护建筑环境中啃食性腹足类食物资源的比较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采样地点与样品采集
        4.2.2 叶绿素含量测定
        4.2.3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4 讨论
第5章 齿纹蜒螺肠道菌群及其功能预测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采集
        5.2.2 DNA提取与16S rDNA文库制备
        5.2.3 测序数据处理
        5.2.4 OTU聚类和物种注释
        5.2.5 样本复杂度分析
        5.2.6 多样本比较分析
        5.2.7 功能预测
    5.3 结果
        5.3.1 整体序列质控结果和OTUs获得
        5.3.2 不同样品微生物的多样性比较
        5.3.3 功能预测
    5.4 讨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内容总结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4)四川喜德县羊内寄生虫感染情况抽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羊的主要内寄生虫及内寄生虫病
        1 羊的主要寄生虫
        1.1 线虫
        1.2 绦虫
        1.3 吸虫
        1.4 原虫
        2 羊的常见寄生虫病
        2.1 肝脏主要寄生虫病
        2.2 胰脏主要寄生虫病
        2.3 胃肠道主要寄生虫病
        2.4 主要血液寄生虫病
        2.5 呼吸系统主要寄生虫病
        2.6 神经系统的主要寄生虫病
        3 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四川喜德县羊粪样内寄生虫感染情况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与贮存
        1.2 漂浮液与仪器
        1.3 检查方法
        1.4 虫卵的鉴别确定
        2 结果
        2.1 羊内寄生虫总体感染情况
        2.2 各类寄生虫感染情况及感染强度
        3 讨论
        3.1 感染情况对比分析
        3.2 气候特征对寄生虫感染的影响
        3.3 生产管理水平对寄生虫病的影响
        3.4 放牧环境、圈舍环境及不良屠宰习惯与寄生虫病关系
        3.5 意见与建议
    第二章 四川喜德县羊局部脏器寄生虫剖检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动物
        1.2 检查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羊局部脏器寄生虫感染率及感染强度
        2.2 绵羊与山羊的感染情况
        3 讨论
        3.1 寄生虫总体感染情况分析
        3.2 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情况分析
        3.3 抗寄生虫药物的合理使用
        3.4 寄生虫病的防治关键
第三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一、《本草纲目》研究情况综述
        (一) 关于《本草纲目》文献的研究
        (二) 关于《本草纲目》所反映的李时珍哲学思想的研究
        (三) 关于《本草纲目》中医药理论的研究
        (四) 关于《本草纲目》药物的研究
        (五) 关于《本草纲目》治疗方法的研究
        (六) 关于《本草纲目》中病证的研究
        (七) 关于《本草纲目》各部分内容的研究
        (八) 其它研究
    二、中药药物警戒研究综述
        (一) 中药药物警戒理论内涵研究
        (二) 基于中药饮片的药物警戒研究
        (三) 基于现代中药制剂的药物警戒研究
        (四) 基于文献的中药药物警戒研究
        (五) 基于方法学的中药药物警戒研究
        (六) 其它研究
    三、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综述
        (一) 中医药数据的特点
        (二) 数据挖掘
        (三)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热点
文献研究
    前言
    第一章 《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研究
        一、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一) 版本的选择
        (二) 识毒、防毒、用毒、解毒研究内容的定义
        (三) 文献整理和数据库的建立
        二、药物识毒警戒思想研究
        (一) 药物药性的认识特点
        (二) 药物药性信息的数据挖掘
        三、药物防毒警戒思想研究
        (一) 重视防毒的缘由
        (二) 重视药物的种属及鉴别
        (三) 重视药物的炮制
        (四) 重视不良反应的记录分析
        四、药物用毒警戒思想研究
        (一) 与药物使用安全的相关因素
        (二) 注重配伍饮食禁忌,提倡理性用毒
        (三) 重视煎煮法和剂型的选择
        (四) 因人制宜思想体现
        (五) 重视四时用药理论
        五、药物解毒警戒思想研究
        (一) 中毒解救相关内容
        (二) 中毒解救机理分析
        (三) 中毒解救思想的应用
    第二章 《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源流浅析
        一、李时珍对历代医家思想的继承
        (一) 对药物的继承
        (二) 对医药理论的继承
        (三) 对药物警戒相关方法的继承
        二、李时珍对药物警戒思想的发挥
        (一) 内容分析法简介
        (二) 李时珍评述内容研究过程
        (三) 李时珍的药物警戒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集解信息统计分析表
    二、修治统计分析表
    三、修治信息内容表
    四、不良反应记录统计分析表
    五、妊娠禁忌药物一览表
    六、解毒药物一览表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6)形形色色的寄生虫病(论文提纲范文)

预防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几点注意

(7)三种蛇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种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蛇与自然生态平衡
    1.2 蛇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1.3 常见蛇寄生虫病
    1.4 我国蛇类寄生虫种类及感染概况
第二章 三种蛇感染寄生虫情况初步调查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蛇的种类与来源
        2.2.2 主要实验试剂
        2.2.3 主要实验仪器
        2.2.4 载玻片和盖玻片的洗涤
        2.2.5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6 采血与血涂片制作
        2.2.7 虫体的采集、清洗与固定
        2.2.8 寄生虫封片制作
    2.3 结果
        2.3.1 脏器检出结果
        2.3.2 个体检出结果
        2.3.3 检出虫体的初步鉴定
    2.4 讨论
第三章 肝簇虫形态观察与种类鉴定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样品
        3.2.2 主要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2.4 主要试剂配制
        3.2.5 血涂片观察、测量
        3.2.6 肝簇虫、感染与未红细胞各项指标分析
        3.2.7 分子生物学鉴定
    3.3 结果
        3.3.1 血涂片观察
        3.3.2 母配子体描述
        3.3.3 感染和未感染的红细胞
        3.3.4 基因组 DNA 提取及 PCR 扩增结果
        3.3.5 系统进化树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蛇源裂头蚴的形态观察与种类鉴定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样品
        4.2.2 主要试剂
        4.2.3 实验仪器
        4.2.4 主要试剂配制
        4.2.5 虫体形态观察、测量
        4.2.6 分子生物学鉴定
    4.3 结果
        4.3.1 虫体的形态、测量
        4.3.2 基因组 DNA 提取及 PCR 扩增结果
        4.3.3 进化树的构建与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蛇源线虫的形态观察与种类鉴定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样品
        5.2.2 主要试剂
        5.2.3 实验仪器
        5.2.4 主要试剂配制
        5.2.5 虫体的形态观察与测量
        5.2.6 分子生物学鉴定
    5.3 结果
        5.3.1 虫体的形态和测量结果
        5.3.2 目的基因 PCR 结果
        5.3.3 进化树的构建与分析
    5.4 讨论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我国蛇类常见寄生虫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蛇类主要寄生虫及其危害
    1.1 舌形虫
    1.2 曼氏裂头蚴
    1.3 隐孢子虫
    1.4 颚口线虫
    1.5广州管圆线虫
    1.6 线中殖孔绦虫
    1.7 蛇类其它寄生虫
2 防控对策及建议
    2.1 加强科普宣传工作
    2.2 加强科研工作
    2.3 加强执法监管
    2.4 规范蛇类养殖产业

(9)食品中食源性寄生虫的流行及检疫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趋势
    1.1 从农村向城市转移
    1.2“南病”北移且种类增多
    1.3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不断增加
    1.4 新现和再现食源性寄生虫病增加
2 常见食品中食源性寄生虫及其流行情况
    2.1 水源性寄生虫
        2.1.1 隐孢子虫
        2.1.2 蓝氏贾第鞭毛虫
    2.2 肉源性寄生虫
        2.2.1 旋毛虫
        2.2.2 带绦虫
        2.2.3 刚地弓形虫
    2.3 鱼源性寄生虫
        2.3.1 华支睾吸虫
        2.3.2异尖线虫
        2.3.3 其他鱼源性寄生虫
    2.4 螺源性寄生虫
        2.4.1 广州管圆线虫
        2.4.2 徐氏拟裸茎吸虫
    2.5 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
        2.5.1 卫氏并殖吸虫
        2.5.2 斯氏并殖吸虫
    2.6 植物源性寄生虫
        2.6.1布氏姜片吸虫
        2.6.2 片形吸虫
    2.7 其他类
3 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的检验检疫现状
4 结语

(10)以鸡球虫病为例浅谈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物防治的耐药性问题
2 寄生虫疫苗预防面临的困难
3 新现和再现的寄生虫病
4 展望

四、胃肠道寄生蛞蝓虫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2]链状亚历山大藻藻际菌群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新种鉴定研究[D]. 蒋志伟.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3]潮间带啃食性腹足类的食性分析和肠道菌群研究[D]. 丁孟文. 厦门大学, 2019(09)
  • [4]四川喜德县羊内寄生虫感染情况抽样调查[D]. 周国燕.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
  • [5]《本草纲目》药物警戒思想研究[D]. 石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 [6]形形色色的寄生虫病[J]. 郭俭,陈家旭.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5(08)
  • [7]三种蛇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种类鉴定[D]. 吴有陵.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1)
  • [8]我国蛇类常见寄生虫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J]. 杨光大,肖嘉杰,龚世平,李伟业,王付民. 蛇志, 2014(01)
  • [9]食品中食源性寄生虫的流行及检疫现状[J]. 鱼艳荣,贾卓,齐永芬.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3(11)
  • [10]以鸡球虫病为例浅谈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J]. 张文,张建梅. 饲料广角, 2013(21)

标签:;  ;  ;  ;  ;  

胃肠道寄生虫蛞蝓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