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李玲:“道德思维”研究的成就与问题论文

朱李玲:“道德思维”研究的成就与问题论文

[摘要]道德思维对于道德主客体以及道德活动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面临道德的困境越来越多,学界日益关注道德思维及其作用。学界对道德思维道德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我国传统道德思维、道德思维的元理论性研究、中西方道德思维的比较以及对道德思维的影响因素研究等,这些研究观点都较为零散,歧见较多,缺乏系统性,没有深刻揭示道德思维的本质。未来的研究应该在道德思维的系统性、针对性、实践性等方面拓展和深化,以便更好地发挥道德思维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道德思维;道德实践;道德教育;道德智慧

道德思维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首先表现在道德主体中,道德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培养个人道德智慧以及塑造道德人格,从而实现个人德智的美好发展。其次,对于道德客体而言,它是以一种新的观念来看问题,从而增加了对道德客体的了解的深度及广度。最后,道德思维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道德活动效率。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思维的发展、变化是道德教育的基本依据,也是思考和研究道德教育活动的重要视角。”[1]学校依据学生道德思维发展的特点,实行道德教育,将有利于提升道德教育的效果。在解决道德问题中,道德思维致力于提供一种思路,帮助解决道德难题,从而在整体上促进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一、道德思维的含义、特征和要素的研究

(一)道德思维的含义的探索

学界对道德思维含义的研究成果颇丰,主要把道德思维定义成为三类,一是将其定义成一个整体过程。有学者认为“道德思维是主体的道德智力活动过程”。[2]也有学者认为所谓道德思维,是“指根据道德感知而进行的理性思考和推理,是对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3]也有学者阐释“道德思维是以规范形式来把握道德现象,创造新的道德生活和道德知识的心理过程。”[4]二是将道德思维定义成为一种认识。“道德思维,是指人们根据道德感知、道德观念而进行思考和推理判断,对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认识。”[5]三是将道德思维定义成为一种方法和途径。有学者指出“道德思维是指道德主体运用道德概念、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道德现象,解决道德难题,作出道德决定的理性方法或途径。”[6]总而言之,道德思维的定义内涵丰富,无论是是从伦理学亦或是心理学,都有不同学者对此有研究,尚有不足的是学界对此并没有达成统一共识。

(二)道德思维的特征的揭示

对于道德思维的特征研究,学界主要是从两个学科体系来探讨。其中从伦理学的视角探讨道德思维的特征,有学者指出,“从对思维对象的把握方式上看,它具有实践精神性,以‘应该’或‘不应该’善恶评价的方式进行;从结构形式来看,它是一种类我思维;从思维内容来看,它是一种利益行为思维;从心理机制上而言,它是一种情理交融式的思维。”[7]有学者道德思维具有:“‘实践——精神’的两重性、‘现有——应有’的跨度性、‘形象——判断’的复制性、‘侧己——自律’的向我性。”[4]而从心理学道德认知层面来说,“我国学龄期少年儿童从他律到自律的道德思维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在公正观念上的可逆性推理思维已形成;‘去自我中心’的道德思维凸显。”[8]从心理学层面说道德思维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来的道德思维特征也是不同的,这表明道德思维是可发展的,可训练培养的。总之,伦理学意义上道德思维的特征,主要偏向其自身特性,以及在实践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特点,而心理学上的道德思维更加强掉思维形成发展的特征,两个层面各有千秋。

(三)道德思维要素的分析

关于道德思维的要素研究,学界研究成果丰富。有学者认为“道德思维的构成要素主要有道德知识、道德观念、道德习俗和道德语言等。”[9]有学者在道德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有学者则是从道德思维内在体系角度认为道德思维有其自身的模式和结构。从道德思维的模式来看:“人们的道德思维可以说是遵循着伦理理性和伦理智慧两种模式进行的。”[10]从道德思维的结构来看,“‘从人的本质图景出发,体现为自主选择权利的人权位居于道德思维的逻辑结构的顶端”[11]当然也有一些学者是从语言学的角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道德思维的运行离不道德语言的支持。道德思维中的判断和推理只有依靠道德语言才能够顺利展开”[12]有些学者则从道德认知判断的的视角提出,道德思维的要素主要有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等,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阐释了道德思维的内在要素,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并完善了道德思维的研究。

尽量多引导老年人倾诉,同时不断在表情和语言上给予反馈,表示你一直都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选择一些安全话题(如可以和老年人说自己的情况、给老年人讲有趣的见闻等),慢慢了解老年人感兴趣的内容。并且,避免让老年人难过或情绪波动的话题。

二、道德思维分类基础及类型的研究

(一)基于地域区别划分的中西道德思维

其三,道德思维研究的研究方法创新不足。学界对于道德思维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的主要的内容还是对之前道德思维相关文献的整合,。其次是比较研究方法,主要对比的就是中国和西方的道德思维的差异,中国传统的和现代的道德思维的差异,以及不同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但是道德思维作为一种认知,它是会不断发展的,不能忽视通过个案的研究来探索道德思维,或者是悖论的研究方法,找出道德思维研究存在哪些问题。

(二)基于道德观念差异划分的功利主义与美德主义道德思维

其四,没有发挥道德思维的作用。道德思维在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学界对道德思维的研究缺乏完整的体系结构,致使道德思维没有发挥其内在功能价值。道德思维在道德教育中具有高效作用,如道德创新,道德论证,道德反思等等,但是道德思维却在道德教育中呈现低效的作用。在道德问题的解决中,道德思维产生的作用也微乎其微,归根就底,道德思维没有在实践中得到落实,缺乏系统性。而现阶段的研究就如建构一栋大楼所需要的砖材,而此时缺少的是整个大楼的框架体系。基于此,在生活中就无法充分发挥道德思维的功能和作用。

(三)基于思维方式差异的辩证的和分析的道德思维

辩证的道德思维和分析的道德思维,主要是依据思维方式而言。辩证的道德思维是指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而分析的道德思维,是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各部分各要素,然后对孤立的元素和部分进行探究。中国多是辩证思维,而西方多是分析的思维。从中国传统的伦理规范和道德要求看,中国大多都倾向于在“自然、社会、人”的辩证环性思维。这种环性道德思维在解决道德问题时长于应用循环、联系的方法,因此具有整体性、辩证性。而西方多“把道德问题和道德现象分解为组成的部分或元素,然后沿着各部分或元素的孤立的线索向纵深探究的思维方法和倾向所有的都是针对某一方面、某一问题的深入探究而形成的各种流派、思潮,即线性的道德观。”[14]这其实也就是分析的道德思维。辩证的道德思维和分析的道德思维都是因为不同的思维方式。

三、道德思维的功能和价值的研究

(一)道德思维对道德主体的作用研究

培养道德思维有利于培养道德智慧,塑造道德人格。“道德智慧是道德观念、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是一种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是掌握道德知识,运用道德知识,磨练道德意志,抒发道德情感的结合。”[5]培养道德思维有利于化道德知识为道德智慧,传播道德意义,从而促使人更多的人去做有道德的事。未成年人正在不断发展成长,道德知识也不等于道德智慧,道德思维的培养,做到知行和一,有利于把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智慧。培育未成年人道德思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道德智慧。此外培养道德思维还“有利于青少年道德主体的建构和道德能力的形成,有利于他们走出面对道德生活复杂化的困惑,”[16]提高道德生活实践能力,故而道德思维对于道德主体具有重要作用。

(二)道德思维对道德客体的作用研究

道德思维对于道德客体具有重要作用。所谓客体,就是指主体的行为对象。道德思维有利于帮助道德主体剖析道德客体本身的内在属性和价值,从而更加深入认识了解道德客体。有学者提出:“思维方式不同,视野就不同,所看到的东西就不同。人们依据一定的观念框架去解释客体,解释的结果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实际上已潜在地包含在原有的观念框架之中。”[17]这也就充分说明了道德思维对于道德客体深刻剖析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发现道德行为,道德客体在道德层面的的深刻意涵。道德思维作为一种区别于逻辑科学思维,它从道德层面去认知、评价、判断,从而做出道德决定,本质上它是以一种新的观念来看问题,从而增加了对道德客体的了解的深度及广度。

(三)道德思维对于道德教育的作用研究

道德思维对于道德教育有着重要作用,有学者指出;“道德思维在提高德育实效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一是道德论证作用;二是道德反思作用;三是化道德知识为道德智慧,发展道德能力,释放道德意义;四是道德创新作用。”[18]现在我国德育成效不显,归根就底是没有发挥道德思维的作用,缺乏对道德之知即道德知识与道德思维这一中间环节的充分思考。这恰恰突出了道德思维在道德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高效用。然而道德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经历长时间的锻炼训练才能成就的一种思维,这从另一方面也就凸显出道德思维培养践行过程很难培养,故而要加强对道德思维的培养锻炼。

(四)道德思维在道德问题中的作用研究

道德思维在道德判断以及道德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面对一个道德问题时,大多数人是根据自己的直觉倾向以及思维习惯做出决定的,但往往不能解决问题。黑尔曾提出道德思维的批判层次能够解决道德实体中的矛盾冲突。黑尔说:“我强调的这种不同的思维形式,被称为批判的思维。它不诉诸于对任何道德实体的道德直觉,它首先是从根据哲学逻辑所建立起来的规则开始的,因而它仅仅是基于语言学的直觉。”[19]在他看来,道德直觉和语言学直觉之间的关键区别是“前者立足于各种道德实体而后者却是运用语言和逻辑规则来分析并解答各种道德问题,并且通过对道德语词以及概念等逻辑的分析,从而获得正确的道德结论”。[20]道德思维对于道德问题的冲突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逻辑分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道德思维的培养的研究

本文对带楔板/凹腔结构的燃烧室氢气喷流燃烧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细致分析了不同进口条件下氢气喷流穿透深度、 喷口前后回流区、 掺混效率与燃烧效率等流场结构与典型流场参数的变化特性, 得到以下结论:

五、道德思维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一)道德思维研究存在的问题

道德思维的研究学界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道德思维研究的内容不够完善,道德思维研究内容的系统性的缺乏,道德思维研究的方法创新不足,,道德思维没有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其二,道德思未研究内容的系统性缺乏。对道德思维的研究,学界主要集中在伦理学和心理学两个学科。从不同的学科研究道德思维,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各家各派各陈一词,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对道德思维的系统认识。道德思维的研究呈现出碎片化状态,没有发挥其内在功能价值。就道德思维缺乏系统性而言,道德思维内容上没有分为道德思维形式、结构、要素等,或者就以流派而言,没有形成以某种价值标准作为基本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践行。缺乏系统性造成研究道德思维的无序以及混乱,无法让人了解到道德思维的研究已经达到何种地步。

其一,道德思维的研究内容的不完善。对于道德思维的研究,学界主要从理论上来研究,如研究道德思维主要都是研究其的内涵、结构、要素、原则等,更多的是学理上的分析,内容上,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部分,而在道德思维的研究内容上,缺乏对社会实践生活中的道德思维的考量,如,大学生道德思维的问题所在及,大学生道德思维现状水平等,这些偏向实践性的研究内容相对较少。道德思维研究更多的是为了解决道德实践生活中所遇到的道德难题,偏向学理上的分析,而对实践生活的关注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道德思维研究的发展水平。

学界对于道德思维的培养研究都从三个方面来研究,首先加强道德主体自身的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是加强道德教育,不断对道德教育内容方式以及道德教育施教者提出新的建议;最后是整个社会营造和谐的道德思维环境,促进道德主体道德思维的养成。有学者从提高道德主体道德素质方面指出:“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需要要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道德判断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能力;需要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感,增强道德主体的道德认同感和自发冲动的协调;还必须发展学生的自由道德律,提高主体的意志自控力;还应规范道德语言,自觉运用道德言语,完善道德行为。”[21]这些都是从道德主体自身层面言之,但是道德思维的培养,不仅需要道德主体自身的努力,同时也需要社会教育者作出改变,转变教育方式,道德思维的训练。有学者指出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教育者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培植民主空气;创设道德思维情境,引发学生道德思维活动。”[2]此外还有学者提出教育者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培养学生具有主体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道德思维能力的新理念;创设探究性道德学习模式,培养青少年道德思维能力;[19]也有学者指出培养大学生道德思维要“建立向导型的道德教育模式;创办开放型道德学习程式;组织理性化实践活动实践活动”。[22]这些都是从教育者的层面对培养道德思维给出的一些建议,当然道德思维的培养还应该与整个社会环境相关,我们都是社会人,处在社会关系之中,社会的整个环境对于我们的影响也非常大,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23]有学者指出培养道德思维需要创设良好道德思维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总而言之,这些关于道德思维的培养的方法都是围绕着道德主体自身的不断培养,社会道德环境氛围的营造,以及社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以及训练三个方面,不断挖掘发展。

9例病人中有3例偏瘫,1例全瘫,1例门牙脱落,2例额头、脸部受伤导致面部瘢痕。7例病人均表示希望回归社会后,能得到大家尊重。病人I:“万一我需要在轮椅上度过余生,我希望社会不要歧视我,能多支持我的服装店,我还要靠它来维持生计”。

中西道德思维是以地域区别为划分依据。中西方道德思维是两种社会文化背景的产物,这是基于对地域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做出的分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农耕文明典型的精神产物。它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而西方文化是多元文化汇聚不断演化的结果。基于此,中西方会形成不同的道德思维。有学者指出“中国是意会性道德思维而西方是理性道德思维;中国是‘不可离析性’或‘板块性’道德思维,西方是直线道德思维;中国是保守性道德思维而西方是批判性道德思维。”[13]当然也有学者指出“中国是环性道德思维,西方是线性道德思维;中国是保守性道德思维,西方是批判性道德思维;中国是直觉道德思维,西方是理性道德思维。”[14]这两位学者都是从地域的角度,对道德思维进行中国和西方的区分,这个区分是建立在地域差别之上。

功利主义与美德主义道德思维是以道德观念的区别为划分依据。功利主义道德思维最早可追溯于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它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道德思维,倡导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在这种思维方式中,人们不会因为某种行为符合还是不符合现有的某种规则而判断它是正确还是错误,而是根据行为的结果的好坏来进行判断,做道德决定。”[15]美德主义道德思维是一种区别于功利主义思维和义务论思维,并不认为行为或者道德的正确与否取决于结果或是规则,而是认为这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主义道德思维最早可追溯于亚里士多德德性论,后又经麦金泰尔发展,为解决道德难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这两种类型的划分是因为不同地区的人们道德观念不同。

排种器是大蒜播种机的核心部件,其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大蒜播种的效率,因此有必要重点研究一下大蒜播种机的排种装置。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蒜瓣外形特征参数进行测量并统计分析,研究设计了一种倾斜圆盘转勺式大蒜播种试验装置,并通过试验确定它的参数和结构形式,确定工作效果达到最优时,转速和取种盘倾斜角度的最佳组合。

(二) 道德思维未来研究方向

但到了人类问世、文明启门,麻烦就接踵而至了。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地球生命的自断生路或全盘灭绝,从天文尺度看,未必不是一件指日可待的事。

针对道德思维存在的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在今后研究道德思维要创新研究方法,完善研究内容给,强化道德思维系统性,提高道德思维实践性。

第一,完善道德思维内容。道德思维研究内容十分丰富,除了学理上的分析,更应该要加强实践上的归纳。多从社会实践层面考虑道德思维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形式和特征,道德思维能力的提升,不同群体道德思维存在的问题、道德思维在道德实践中的表现及作用等等,更加突出道德思维的实用性以及现实性。

他们用分光镜对新气体进行光谱分析,发现有橙色和绿色的各组明线,这是有别于已知气体元素的光谱的。他们同时又委托光谱分析专家协助验证,很快确证了未知气体——一种新元素的存在。1894年8月瑞利和拉姆塞公布了这一发现。新元素被命名为氩(Argon,意为“懒惰者”)。他们以辛勤的劳动请出了躲藏在深处的“懒惰者”。

第二,强化道德思维系统性。研究道德思维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建构道德思维体系,让其发挥应有的内在功能和价值。就道德思维内容而言,建构道德思维体系,则应包含道德思维的含义特征、要素、结构等,这形成的是一个内容体系。就道德思维类型而言,可以分为不同的学派,各学派可以某一价值标准作为其基本原则,并在实践中得以践行,如,功利主义流派、义务派等。或者在实践中,不断践行道德思维的思想、标准。总之,无论是就内容,还是流派亦或是实践,皆要形成自己的内在体系。

第三,丰富道德思维研究方法。在文献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完善道德思维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有计划有目的的对目标群体进行个案研究。跨学科分析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成果,从整体上对道德思维研究进行综合研究。或者是从悖论出发,道德思维存在哪些两难的困境,从这些实际出发,寻找合理的理论出路等等,不断丰富道德思维研究方法。

第四,提高道德思维实践性。提高道德活动效率,其内在含义就是要提高道德认知、道德评价、道德决策、道德践行的效率。其内在实质就是提高道德主体在道德活动的效率。对于道德认知,道德评价以及道德决策皆要以道德思维的方式进行思考问题,从而对道德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增加对道德事实的了解的宽度和广度,便于做出正确的道德决策,然后在道德践行层面,以道德评价决策为依据,做出正确的行为活动。

总而言之,学界对道德思维的研究有所成就,就道德思维的特征、含义和要素、类型以及其功能价值等研究收获颇丰,但是这些研究缺乏系统性,没有发挥道德思维应有的作用。故而,在今后研究中,我们不仅要更加注重研究的系统性,还要不断提高道德主体的思维能力,提高道德实践效率,从而提升道德思维的水平,使道德思维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琰.道德思维教育是促进青少年道德水平提高的根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

[2]靳择善.略谈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J].南都学坛(社会科学版),1989(1).

[3]唐凯麟.道德思维引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

[4]李建华.简论道德思维[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

[5]张宏杰.论未成年人道德思维的培育[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7:4.

[6]赵彧.道德思维发展取向的说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11.

[7]黄富峰.论道德思维的特征[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2:19-27.

[8]王琰.少年儿童从他律到自律的道德思维特征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

[9]李建华,曾钊新.论道德思维[J].求索,1991(1).

[10]甘绍平.论两种道德思维模式[J].伦理学研究,2016(4).

[11]甘绍平.道德思维的逻辑结构[J].伦理学研究,2018(1).

[12]黄富峰.论道德语言在道德思维中的地位和作用[J].伦理学研究,2010(4).

[13]蔡家国.浅谈传统道德思维方式与德育[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14]谢昌蓉.中西传统道德思维方式的比较[J].昌吉学院学报,2001(4).

[15]张静伟.权威人格、权力感对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4:17-18.

[16]卢永国.青少年道德思维能力及其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3).

[17]姜锡润.论思维方式的核心、特性、作用和当代变革[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4:92.

[18]曾建平.道德思维:透视德育低效的新视角——读《德育思维论》[J].伦理学研究,2006(5).

[19]R·M·Hare.Moral Thinking:Its Levels,Methods and point[M].Oxford:Clarendon Press,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40.

[20]张琦悦.黑尔伦理思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21

[21]袁小云.当前大学生道德思维探微[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3):18-19

[22]吴茜.当代大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37-42.

[23](战国)荀子.劝学[M]//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5-6.

* [收稿日期]2018-12-05

[基金项目]2018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研究”(18BKS183)

[作者简介]朱李玲(1995-),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伦理学专业硕士生,研究方向:道德哲学。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9)02-0032-04

[责任编辑:刘卫财]

标签:;  ;  ;  ;  ;  ;  ;  ;  ;  ;  

朱李玲:“道德思维”研究的成就与问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