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述帝国论文-周励

亚述帝国论文-周励

导读:本文包含了亚述帝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亚述帝国,古气候变化,西安交大,美国专家,石笋,气候记录,考古界,考古学家,国土面积,谷物生产

亚述帝国论文文献综述

周励[1](2019)在《西安交大联合美国专家从古气候变化揭开新亚述帝国兴衰之谜》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亚述帝国是公元前约912至609年期间,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权利最为强盛的帝国,其政治和经济中心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北部。然而在短短几年时间却迅速衰败,其原因一直是考古界的一大“悬案”?11月14日,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子刊ScienceAdv(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报》期刊2019-11-20)

张行勇[2](2019)在《西安交通大学等 严重干旱导致新亚述帝国迅速灭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张行勇)11月14日,《科学进展》在线刊发了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教授Ashish Sinha和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程海团队的考古发现:研究人员从古气候变化的角度探讨了亚述帝国兴衰原因,揭示了气候变化在新亚述帝国兴衰中的作用。新亚述帝国曾是世界(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11-15)

[3](2018)在《奢华与征服 亚述帝国的兴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古代历史的长河当中,亚述曾经是残暴与血腥的代名词。亚述人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征服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一个又一个国家与部落。最终亚述的国王们建立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帝国,一个奢华的军事帝国。历史上的亚述帝国大约在四千多年前,位于今天伊拉克境内东北部的小城阿什尔的地方崛起了一个强大的政权:亚述。当时间推进到公元前14世纪左右的时候,亚述已然成为了一个拥有广阔疆域的极强政权。可在此后的200年左右的时间里,这个政权却慢慢崩溃。(本文来源于《文明》期刊2018年11期)

徐晨敏[4](2018)在《新亚述帝国官方意识形态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亚述是一个军国主义国家,战争和征服是亚述历史中最重要主线之一。通过征服,公元前934年之后亚述逐渐发展为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非的庞大帝国,国内原有的地域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不仅制定行省,还出现了附属国和傀儡国。面对疆域辽阔的大帝国,面对各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不同风俗和宗教,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大一统思想在实践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大化。帝国统治往往意味着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文明世界重要地区的政治与精神霸权,所以为了对这样一个民族群体进行有效整合和管理,首先必须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为帝国的统一制造思想舆论,为日后的统治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城市版)》期刊2018年04期)

刘昌玉[5](2018)在《亚述帝国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国洪更《亚述赋役制度考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国洪更研究员所着《亚述赋役制度考略》一书,于2015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国内研究亚述帝国史的中坚力量,国洪更先生以深厚的楔形文字语言功底以及考究严谨的写作风格,通过多年认真研读和翻译大量楔形文字文本文献,参阅数百种外文文献和中文着作,为国内学界奉献了一部亚述帝国研究方面的力作,同时这也是国内有关亚述帝国专题研究的第一部学(本文来源于《经济社会史评论》期刊2018年01期)

徐焰[6](2017)在《暴力的艺术——亚述帝国的兴亡》一文中研究指出亚述,在世界古代史上以全面实行军国主义制度而着名,其残暴也备受指责。这个起源于两河流域的军事帝国,在世界军事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首创了骑兵。亚述帝国的军事资本最早的亚述国诞生于两河流域北部,以现在的伊拉克北部为中心,国家建立后从公元前2500年起延续了近2000年,一般分为古亚述、中亚述和亚述帝国叁个阶段。(本文来源于《军事文摘》期刊2017年19期)

国洪更[7](2017)在《亚述帝国时期的阿拉伯人——以楔形文字文献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亚述帝国时期,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叙利亚—阿拉伯沙漠中,因反抗亚述的侵略扩张而走出沙漠,逐渐分散到地中海东岸,乃至两河流域腹地,但沙漠中的绿洲仍是其最终的归宿。阿拉伯人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兼作农耕,并参与长途贸易,有时还劫掠沙漠边缘的城镇和过往的商旅。阿拉伯人还处于早期国家阶段,既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也没有建立健全的官僚体系,一些部族首领是女王,而另一些则是男性国王。虽然阿拉伯人崇拜的神灵较多,但主神的地位较为突出;阿拉伯人不仅雕塑了众神的神像并在进行各种活动时随身携带,而且建立了固定的祭祀中心。(本文来源于《世界民族》期刊2017年03期)

国洪更[8](2016)在《亚述帝国邮驿制度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亚述帝国的邮驿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之处:其一,亚述帝国的御道只修建在本土的部分地区,况且有些路段的路况不能令人满意;其二,亚述帝国的驿站仅仅设立在边远地区,它们的服务尚未尽如人意。但是,亚述帝国的御道与其他道路一起构成了贯通全国的交通网,为国王管理控制地域广阔的帝国创造了条件。驿站是亚述帝国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国王加强对边远地区的控制。亚述国王选派亲信奔赴各地,他们不仅传达国王的政令,而且可以代表国王处理行省事务。总之,亚述帝国的邮驿制度是国王加强统治的一种重要工具。(本文来源于《安徽史学》期刊2016年03期)

杨兰,赵丛苍[9](2016)在《亚述帝国军国主义政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亚述帝国公元前8世纪后期至前6世纪昙花一现式的辉煌,有着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四周无强敌的国际环境为亚述实施军国主义政策提供了条件;亚述军国主义政策主要表现在其对外扩张的穷兵黩武和对被征服地区人民的残暴统治;对外扩张和残暴掠夺使其最终作茧自缚而不可避免的走向灭亡。(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国洪更[10](2015)在《亚述帝国的占卜与军队的征战》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灵主导了亚述人的精神世界,它们的旨意是统治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各种征兆被视为神灵的启示,而解读征兆的占卜活动是亚述人探寻神意的重要方式。亚述的占卜方式大致可分为占星、脏卜和梦占叁大类。军队在亚述帝国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军队的活动自然也就成为占卜的重要主题,从战争时机的选择、战争过程的探查到战争结局的预判等战争的各个重要环节都是占卜师关注的重点。亚述帝国的占卜行为不应被简单地斥为一种迷信活动,而应被视为统治者鼓舞军队士气的战前动员。(本文来源于《军事历史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亚述帝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张行勇)11月14日,《科学进展》在线刊发了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教授Ashish Sinha和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程海团队的考古发现:研究人员从古气候变化的角度探讨了亚述帝国兴衰原因,揭示了气候变化在新亚述帝国兴衰中的作用。新亚述帝国曾是世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述帝国论文参考文献

[1].周励.西安交大联合美国专家从古气候变化揭开新亚述帝国兴衰之谜[N].陕西科技报.2019

[2].张行勇.西安交通大学等严重干旱导致新亚述帝国迅速灭亡[N].中国科学报.2019

[3]..奢华与征服亚述帝国的兴亡[J].文明.2018

[4].徐晨敏.新亚述帝国官方意识形态建设[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

[5].刘昌玉.亚述帝国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国洪更《亚述赋役制度考略》[J].经济社会史评论.2018

[6].徐焰.暴力的艺术——亚述帝国的兴亡[J].军事文摘.2017

[7].国洪更.亚述帝国时期的阿拉伯人——以楔形文字文献为中心[J].世界民族.2017

[8].国洪更.亚述帝国邮驿制度辨析[J].安徽史学.2016

[9].杨兰,赵丛苍.亚述帝国军国主义政策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10].国洪更.亚述帝国的占卜与军队的征战[J].军事历史研究.2015

标签:;  ;  ;  ;  ;  ;  ;  ;  ;  ;  

亚述帝国论文-周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