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出机理论文_张文兵,杨志超,刘生玉,温全宝,郭永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浸出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力学,稀土,机理,黄铜矿,离子,曲霉,辉石。

浸出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兵,杨志超,刘生玉,温全宝,郭永杰[1](2019)在《黑曲霉对辉石中硅的浸出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铁精矿的含铁硅酸盐中硅的有效脱除是制备超纯铁精矿的前提。通过摇瓶浸出的方式,研究了浸矿时间、矿浆浓度对黑曲霉浸出含铁硅酸盐矿石——辉石中硅的影响,并通过SEM、XRD、EDS和FTIR等手段对浸出前后的矿物进行性能表征,以探究其浸矿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浸出时间的延长,硅浸出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浸出13 d时的硅浸出率较高,为10.68%;随矿浆浓度的提高,硅浸出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矿浆浓度为10%时的硅浸出率较高,为6.01%;在黑曲霉浸出辉石的过程中,辉石的晶体结构遭到破坏,出现断裂甚至崩塌,晶体结构中O—H键、Si—O键的变化,与黑曲霉代谢产物通过酸解和络合作用降低矿物结晶度、破坏晶体结构、使矿石组分溶解有关。(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9年11期)

王恒,李育彪,李治明,谢绍炳[2](2019)在《亚氯酸钠氧化浸出辉钼矿动力学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用亚氯酸钠高效氧化浸出辉钼矿过程中溶液酸碱条件、亚氯酸钠量、温度、时间等对辉钼矿浸出率的影响,并得出以下最优浸出条件:辉钼矿0.5 g,亚氯酸钠2.0 g,50 mL硫酸(0.5 mol/L),温度85℃,搅拌速率120 r/min,浸出时间2 h,最终钼浸出率达到97.32%。通过反应动力学分析和活化能计算,亚氯酸钠浸出辉钼矿属于扩散控制反应。(本文来源于《矿产综合利用》期刊2019年04期)

雷祖伟,钟宏,王帅,曹占芳,周梓楠[3](2019)在《含铷、铯锂云母矿的复合盐焙烧-浸出性能及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锂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金属,而锂云母矿是目前提锂的主要锂矿物之一。本文章对含铷、铯的锂云母矿进行了多种焙烧方式探索,研究表明,硫酸盐焙烧法对锂浸出效果明显,硫酸钠+硫酸钙组合对锂的浸出率为92.53%,氯盐焙烧法对铷、铯的浸出效果优异,氯化钠+氯化钙组合其铷、铯浸出率分别为96.13%,94.86%。进一步试验表明,焙烧添加剂中Na~+对锂的浸出有积极效果,Ca~(2+)对铷、铯的浸出有提升作用。综合试验结果,以SC21(碱金属盐混合物)为焙烧添加剂,锂云母矿:SC21(质量比)=1:0.7,焙烧温度为880℃,焙烧时间为45 min,此时锂、铷、铯的浸出率分别为:94.52%,92.03%及93.56%。(本文来源于《矿产综合利用》期刊2019年03期)

杜颖[4](2019)在《某地高氟强酸钽铌矿渣中放射性元素铀钍浸出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钽铌矿属于稀有金属矿产,多被用于高尖端科技领域和国防领域,因其含有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加之冶炼工艺的特殊性,在钽铌矿冶炼过程产生的废渣中富集放射性元素,如果处置保存不当,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和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将钽铌矿渣中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回收再利用,实现废渣资源化、减量化、环保化、集中化的回收目标。(1)本文从常规硝酸浸出过程和硫酸浸出过程中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浸出规律出发,结合相关工艺矿物学及材料学的研究方法,得到了钽铌矿渣的物相特征,确定酸浸过程中铀钍的浸出最佳条件;并以此为依据,运用湿法冶金的相关知识,从动力学和热力学方面阐明了酸法浸出过程放射性元素铀钍的浸出特征;通过对浸出率与相关参数分别拟合,完善了酸浸实验过程的动力学方程。(2)通过对某地高氟强酸钽铌矿渣进行一系列表征,包括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比表面积孔径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等,分析得出:钽铌矿渣中铀元素含量为2.845×10~3 mg/kg,钍元素含量为9.030×10~3 mg/kg,且钽铌矿渣并不是由一种金属氧化物或者盐构成的,钽铌矿渣是由多种金属、非金属组成的共生或者伴生铀钍放射性元素富集的尾矿。(3)通过一系列工艺探索,保证某地高氟强酸钽铌矿渣中铀钍元素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包括硫酸浸出实验、硝酸浸出实验,温度(40–80℃)、时间(1–8小时)、液固比(1:1–12:1)、以及浓度(0–8 mol/L)、粒径(微波、未微波)的研究,研究一定范围内铀钍浸出率随条件改变的浸出规律;探索得到使用4 mol/L硫酸浸出高氟强酸钽铌矿渣,浸出效率最高,效果最佳时,钍浸出率达到69.76%,铀浸出率为51.03%。(4)结合收缩核模型(Shrinking Core Model,SCM)、阿伦尼乌斯方程(Arrhenius formula)分析得出钽铌矿渣中铀钍放射性元素浸出动力学规律,钽铌矿渣中铀钍与硫酸及铀钍与硝酸发生浸出反应均符合收缩未反应芯模型,属化学控制。一定程度下提高温度,反应速率会相应加快。动力学方程为:1-(1-x)~(1/3)=kt,并计算出相应化学浸出反应活化能。钽铌矿渣硫酸浸出流程可以使钽铌矿渣中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得到大幅度回收,并且一定程度减轻环境污染。此外,根据钽铌矿渣的浸出机理及条件,对后续工艺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4)

杨幼明,李柳,肖敏,牛飞[5](2019)在《稀土熔盐渣碳酸钠焙烧转型机理及浸出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反应热力学计算和动力学分析,研究碳酸钠焙烧稀土熔盐的转型机理和焙烧条件对稀土浸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钠焙烧稀土熔盐渣反应的活化能(E_a)约为174.31k J/mol,受化学界面反应控制,温度升高可促进氟化稀土向氧化稀土转变;提高焙烧温度,延长焙烧时间,增加碳酸钠添加量均有利于提高稀土浸出率。稀土熔盐渣焙烧转化的优选条件如下:焙烧温度为700℃,反应时间为60 min,碳酸钠添加量为原料质量的30%。碳酸钠焙烧—水洗除氟—盐酸优溶可使熔盐渣中含稀土物在较低温度下发生物相转化,进而实现稀土的高效回收。(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孙亚平,王洪龙,褚健,王绪,潘社奇[6](2019)在《陶瓷固化体的浸出行为及其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放废物(HLW)在深地质处置后,其中的放射性核素有可能浸出并伴随地下水循环进入人类环境。这是固化体中放射性核素进入生物圈最可能的途径,因此HLW固化体的化学稳定性是固化基材筛选的主要依据。陶瓷固化体作为第二代HLW固化体,具有长程有序的特点,相比玻璃固化体,更容易定量表征,这对于固化体浸出机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陶瓷固化体的浸出机理与评价方法研究都处于起步阶段,也缺乏被处置库接收的标准。为规范/建全陶瓷固化体化学稳定性评价方法,认识放射性核素的浸出机制,本文概述了核废物固化体化学稳定性研究方法、研究重点;总结了相关陶瓷的水热蚀变研究现状,分析了其中核素的浸出率;探讨了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式;最后归纳了目前提出的浸出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黄广黎[7](2019)在《浸矿液浓度影响离子型稀土浸出效果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元素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中中重稀土元素尤为突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由稀土元素以离子态或水合阳离子态吸附于黏土矿物表面而形成的,是世界中重稀土元素的主要来源,近年来中外学者对该类稀土矿的开采与利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原地浸矿开采技术上得到了许多有益的结论。但原地浸矿过程中依然存在浸取速度慢,浸出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其中浸矿液浓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浸矿液在离子型稀土矿体中存在分子扩散和对流-弥散两种作用过程,浓度不同导致分子扩散速率和对流-弥散速率差异,从而直接影响最终的浸出效率。针对这些问题,以赣州龙南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为研究对象,选用不同浓度的MgSO_4溶液作为浸取剂,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不同浓度浸矿液溶质在稀土矿体中的扩散和对流-弥散迁移过程,探究浸矿液浓度对稀土矿体浸出效率的影响机理,从而得到有利于浸出效率的最优浸矿浓度。本文主要以室内试验的方法开展一系列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为得到原状稀土基本物理性质为重塑土样提供参考,采用蜡封法、比重瓶法、烘干法和筛分法进行试验,得到了原状土的密度、重度、比重、含水率和粒径分布基本物理参数。采用重力型毛细管法测得了各浓度MgSO_4浸矿液的动力粘度,得到浓度与动力粘度呈正相关关系。(2)为探究浸矿过程浸矿液浓度对溶质扩散速率的影响,借助电导率传感器设计了单纯扩散作用下横向浸矿试验,以土体电导率变化探究浸矿化学反应过程,得到浓度小于5%时,溶质运移速率与浓度呈正相关,但当质量浓度超过5%之后,溶质运移速率开始下降。(3)为探究浸矿过程浸矿液浓度和粘度与溶质对流-弥散过程运移速率的关系,采用常水头进行浸矿试验,以一定间隔距离设置5个土体电导率测点,通过浸矿过程电导率值变化情况,计算溶质对流-弥散速率,得到了质量浓度小于4%时,溶质运移速率与浸矿液浓度呈正相关,质量浓度大于4%时,溶质运移速率与浓度呈负相关。(4)为探究在扩散和对流-弥散耦合作用下MgSO_4浸矿液浓度对稀土浸出速率、浸取率、浸出效率的影响,设计了稀土管注-柱浸试验,采用EDTA滴定法测得每200ml浸出液中稀土含量,求得了不同浓度MgSO_4浸出稀土的浸出率、浸出速率、浸出效率,综合浸矿剂溶质在稀土矿体中的运移规律及最终稀土的浸出效果,得到最有利于稀土浸矿效率的浸矿液浓度在4%-5%。(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1)

郭跃东[8](2019)在《复杂金矿焙烧酸浸渣氟盐预处理机理及对氰化浸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金精矿品位逐渐下降,低品位难处理金精矿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研究重点。本文采用氟盐预处理-氰化工艺对复杂金精矿焙烧酸浸渣进行预处理,探索了最优工艺条件及反应动力学,并借助EMPA、EDS对金、银在酸浸渣、氟盐预处理渣、氰化渣的赋存状态进行表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酸性氟盐体系浸出过程的热力学研究表明:从石英、赤铁矿等矿物的溶解的优势区域来看,温度298.15 K,氟离子浓度1 mol·L~(-1)时区域较大,理论上能达到较好的预处理效果。其次,开展了氟化氢铵-硫酸体系预处理-氰化工艺处理复杂金精矿焙烧酸浸渣实验研究,考察了硫酸浓度、氟化氢铵浓度、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影响,系统描述了个各因素对金银浸出率影响规律,并得出最优条件如下:硫酸2.0 mol·L~(-1)氟化氢铵1.5 mol·L~(-1),时间90 min,反应温度40℃,液固比5:1,搅拌转速300 rpm;此条件下铁的脱除率可达到42.18%,而硅的脱除率达24%,金的浸出率可达97.63%,银的浸出率达到94.84%。并运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对银浸出过程进行了工艺优化,比较了各因素对于银浸出率的影响规律。优化响应方程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1.4 mol·L~(-1) NH_4HF_2,2.0 mol·L~(-1)H_2SO_4,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90 min,在此条件下银浸出率为94.84%。再次,考察了氟盐预处理-氰化浸出金、银动力学过程,动力学数据符合JMA模型,Avrami方程中金的级数n为0.646,银的级数n为0.668;金的表观活化能为19.15 kJ·mol~(-1),银的表观活化能为16.00 kJ·mol~(-1),氟盐预处理反应过程受内扩散控制。最后,通过物相分析对复杂金精矿焙烧酸浸渣在氟化氢铵-硫酸体系预处理-氰化工艺进行了考察。经过矿石的SEM-EDS分析,发现颗粒表面的氧化物包裹结构再度被破坏,颗粒表面的空隙大小及数量再度增加,颗粒表面的金、银分别平均上升了1.29%和0.35%。结合矿物MLA分析,在矿石剖面上能找到部分自然金或依附于含铅矿石的金,氟盐预处理前其在矿石内部,处理后在剖面的边缘处;进一步说明金银在矿石表面暴露出来,利于提高金、银的氰化提取率。对矿物进行EMPA分析,在酸浸-氟盐预处理-氰化工艺中矿石的物相没有太大变化,氟盐处理后矿石中金、银有明显的富集区域,而且边缘处还有含银量较高的亮点;说明氟盐预处理过程能很好的暴露于颗粒表面,而氰化渣中金、银的分布都较为分散,含量不高,矿石中金银已被浸出。(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1)

王旭东[9](2019)在《淋滤作用下矸石浸出液对土壤包气带渗透性变化影响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露天堆放的煤矸石在雨水淋滤作用下,污染物质大量释放,造成堆放区下部土壤包气带渗透系数发生变化,从而有利于部分有毒有害成分进入土壤,危害堆放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对于土壤-矸石系统的研究大多是采用淋滤与渗透实验来探究渗透性的变化机理,但涉及土壤包气带矿物溶解沉淀及微生物生长繁殖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2258),利用陕西韩城燎原矿区煤矸石为研究对象,运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土壤孔隙及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阐明水化学反应和微生物对土壤渗透系数变化的影响,揭示了淋滤作用下矸石-土壤系统中渗透系数的变化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土壤介质在淋滤作用下渗透系数变化存在明显差异。砂土介质在整个淋滤周期内渗透系数平均值为6.14×10~(-3)cm/s,随淋滤天数的增加,渗透性进一步增强,最大达8×10~(-3)cm/s;粉土介质渗透系数均值是经验值的1.22倍,较大变化主要集中在淋滤后期;粘土由于自身粘粒含量多、比表面积大等特性,故渗透系数最小,均值为4.66×10~(-5)cm/s。2、在淋滤过程中除了孔隙和渗透性有明显变化外,阴阳离子释放以及浸出液矿化度也存在明显差异。通常来说,土壤粒径越大,孔隙越大,常量组分释放越快,但由于土壤自身条件以及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存在差异,导致土壤在不同淋滤时间内孔隙堵塞程度不同,常量组分释放也不尽相同。其中砂土矿化度初期释放量为155mg/l,随淋滤时间的增加,矿化度逐渐增大;粉土矿化度在252-2750mg/l之间变化;粘土矿化度呈现初期释放量高,中期降低后期增大的变化趋势,平均释放量为251.84mg/l。结合整个煤矸石-土壤系统常量组分释放大体呈粉土>粘土>砂土的变化趋势。3、PHREEQC模拟结果显示,矿物溶解沉淀变化与土壤渗透系数变化存在密切关系。淋滤作用下矸石中释放的物质在土壤介质的水化学作用下,堵塞或溶滤土壤孔隙,导致煤矸石-土壤渗透系数发生变化。其中砂土在水岩作用下矿物溶解沉淀量基本达到平衡,淋滤后期存在一定变化,总体沉淀量达2.21×10~(-3)mg/l;粉土淋滤前期矿物以沉淀为主,后期以溶解为主,不同时间段矿物溶解沉淀呈动态变化,整体沉淀量达2.09×10~(-1)mg/l;粘土由于自身内外表面存在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的吸附水化学反应产生的沉淀物质堵塞土壤颗粒之间的孔隙,故矿物溶解沉淀量最大,为粉土的2.68倍。4、土壤渗透性变化不但会受到自身矿物溶解沉淀变化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影响。结合微生物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来看,砂土介质孔隙主要受到蜡状芽孢杆菌的影响,繁殖数量达88×10~4,占细菌比例的52.34%;粉土介质渗透性主要受到酵母菌的影响,最大繁殖数量达13×10~4,后期以葡萄球菌为主;粘土介质的渗透性主要受到蜡状芽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影响。土壤渗透过程为微生物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在良好的渗透条件下微生物大量繁殖,繁殖的微生物堵塞土壤颗粒之间的孔隙,降低了土壤渗透性能。5、通过对影响渗透系数的各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发现,砂土介质渗透性主要受到孔隙率(比)、矿物溶解沉淀量的影响,微生物对其渗透性影响较小;粉土介质的孔隙率与矿物溶解沉淀量对土壤渗透性影响基本在同一个数量级;而粘土介质微生物生长对其渗透性造成一定影响,但主要以矿物沉淀变化为首要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23)

王洪铎,李育彪,王兵,王新宇[10](2018)在《杂质离子对黄铜矿浸出的影响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杂质矿物对黄铜矿浸出的影响,考察了不同种类离子对黄铜矿浸出的影响。研究发现:Al2(SO4)3对铜浸出起促进作用,而Na2SO4、K2SO4、MgSO4对铜浸出起抑制作用;相比于SO2-4,Cl-由于可在黄铜矿表面产生疏松多孔硫层,加快浸出剂的扩散,从而对铜浸出起促进作用。动力学分析表明,添加Na+、K+、Al3+时,黄铜矿浸出过程由界面化学反应控制;而Mg2+存在时黄铜矿浸出由扩散反应控制;添加Cl-时,黄铜矿浸出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添加SO2-4时,黄铜矿浸出由扩散反应控制。试验结果可以为黄铜矿湿法冶金过程提高铜浸出率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8年12期)

浸出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用亚氯酸钠高效氧化浸出辉钼矿过程中溶液酸碱条件、亚氯酸钠量、温度、时间等对辉钼矿浸出率的影响,并得出以下最优浸出条件:辉钼矿0.5 g,亚氯酸钠2.0 g,50 mL硫酸(0.5 mol/L),温度85℃,搅拌速率120 r/min,浸出时间2 h,最终钼浸出率达到97.32%。通过反应动力学分析和活化能计算,亚氯酸钠浸出辉钼矿属于扩散控制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浸出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文兵,杨志超,刘生玉,温全宝,郭永杰.黑曲霉对辉石中硅的浸出及其机理研究[J].金属矿山.2019

[2].王恒,李育彪,李治明,谢绍炳.亚氯酸钠氧化浸出辉钼矿动力学及机理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2019

[3].雷祖伟,钟宏,王帅,曹占芳,周梓楠.含铷、铯锂云母矿的复合盐焙烧-浸出性能及机理[J].矿产综合利用.2019

[4].杜颖.某地高氟强酸钽铌矿渣中放射性元素铀钍浸出机理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9

[5].杨幼明,李柳,肖敏,牛飞.稀土熔盐渣碳酸钠焙烧转型机理及浸出规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孙亚平,王洪龙,褚健,王绪,潘社奇.陶瓷固化体的浸出行为及其机理[J].无机材料学报.2019

[7].黄广黎.浸矿液浓度影响离子型稀土浸出效果及机理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9

[8].郭跃东.复杂金矿焙烧酸浸渣氟盐预处理机理及对氰化浸出的影响[D].江西理工大学.2019

[9].王旭东.淋滤作用下矸石浸出液对土壤包气带渗透性变化影响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9

[10].王洪铎,李育彪,王兵,王新宇.杂质离子对黄铜矿浸出的影响机理研究[J].金属矿山.2018

论文知识图

矿浆电解铅浸出机理示意图一5铁闪锌矿浸出机理模型示意图一37细菌浸出机理模型一细菌直接氧化浸出机理Fig.1·2...卖写!90夭SEM图一3硫化矿细菌浸出机理示意图:(a...

标签:;  ;  ;  ;  ;  ;  ;  

浸出机理论文_张文兵,杨志超,刘生玉,温全宝,郭永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