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毛马兜铃论文_卜淼淼,余森泉,董存柱

导读:本文包含了绵毛马兜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马兜铃,内酯,精油,挥发油,线虫,冰片,等离子体。

绵毛马兜铃论文文献综述

卜淼淼,余森泉,董存柱[1](2018)在《绵毛马兜铃果实化学成分及杀南方根结线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甲醇冷浸提取,结合常压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液相等多种分离纯化手段,从绵毛马兜铃果实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综合利用现代先进的波谱学分析技术(包括1H-NMR,13C-NMR,ESI-MS和EI-MS),并结合文献报道数据,鉴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马兜铃酸Ⅰ(1)、马兜铃内酰胺Ⅰ(2)、马兜铃内酰胺W(3)、manshurolide(4)、马兜铃内酯(5)、saropeptate(6)、2-(1-oxononadecyl)aminobenzoic acid(7)、β-谷甾醇(8)、sitostanetriol(9)、胡萝卜苷(10)、熊果酸(11)、5-乙基-8,8-二甲基壬醛(12)、二十四烷酸-α-二羟丙酯(13)、二十四烷酸(14)。化合物2~4,6~7,9~14均系首次从绵毛马兜铃中分离得到。针对鉴定得到的14个单体化合物进行了杀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活性筛选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1~3,6~7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杀作用,尤其马兜铃酸I(1)、马兜铃内酰胺I(2)和马兜铃内酰胺W(3)活性最好,96 h后的LC50分别为45.25,36.56,119.46 mg·L~(-1)。(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8年16期)

赵辉,李玉琴,王克永[2](2006)在《中药绵毛马兜铃中无机元素含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等离子光谱,分别对绵毛马兜铃的酸溶液和水煎剂中无机元素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了其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绵毛马兜铃含有多种生命必需的无机元素,镁的含量较高.(本文来源于《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乔春峰,冯举,陈道峰,徐宏喜[3](2005)在《北豆根混淆品绵毛马兜铃根茎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HPLC分析的方法对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sima Hance 的根茎进行研究。HPLC分析表明含马兜铃酸A(aristolochic acid A)。(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05年09期)

赵辉,姜芳婷,杨玉霞,张卫,刘绣华[4](2004)在《绵毛马兜铃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绵毛马兜铃中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分离和分析马兜铃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其相对含量,结果从挥发油的64个峰中鉴定出39个化合物,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75%.(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3期)

彭国平,楼凤昌,王颖,赵守训,陈东军[5](1996)在《马兜铃酸的倍半萜的酯类化合物Ⅶ.绵毛马兜铃中马兜铃酸萜酯Ⅰ的结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绵毛马兜铃(AristolochamannissimaHance)中分得一个马兜铃酸倍半萜的酯类化合物,经红外、紫外、高分辨质谱和多种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谱鉴定,确定了其骨架结构及顺反构型,命名为马兜铃酸萜酯I。(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1996年06期)

楼风昌,丁林生,PG,Wateriman[6](1989)在《绵毛马兜铃化学成分研究 Ⅴ.》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南京地区产的绵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sima Hance)根茎中,分离出九个化合物(Ⅰ~Ⅸ),其中已报道的五个化合物是尿囊素、马兜铃内酯、绵毛马兜铃内酯、β-谷甾醇、马兜铃酸A,本文再报道另外两个新化合物Ⅴ和Ⅶ的结构测定。(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1989年04期)

李国贤[7](1989)在《绵毛马兜铃油的镇痛和中枢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绵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sima ance〕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药材名为寻骨风。全草入药,可祛风湿、通经络、治筋骨痛等病。马兜铃地下茎含马兜铃酸和挥发油等成分。挥发油成分复杂,已知含有马兜铃内酯、马兜铃酮等20多种成分。挥发油有较好的抗炎作用。本文对马兜铃油的镇痛作用和中枢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89年01期)

刘运爱,张占旺,常志青[8](1986)在《河南绵毛马兜铃精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导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离并鉴定绵毛马兜铃精油的化学成分,本文仅报导18种萜类化合物:α-蒎烯、莰烯、β-蒎烯,1,8-桉叶素、莰尼酮、樟脑、莰醇、甲酸冰片酯、醋酸冰片酯、松油醇醋酸酯、顺—左旋—葛缕醇醋酸酯、δ-榄香烯、β-榄香烯、β-石竹烯、β-maaliele、α-古云香烯、古云香烯、γ-榄香烯。(本文来源于《质谱学报》期刊1986年03期)

李国贤,王道宏,刘强[9](1985)在《绵毛马兜铃油抗炎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表明绵毛马兜铃油对蛋白性、甲醛性关节肿以及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壳炎症及棉球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抑制作用。50%乙醇提取液对蛋白性关节肿及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壳炎症也有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中药通报》期刊1985年06期)

[10](1984)在《绵毛马兜铃化学成分研究Ⅳ.绵毛马兜铃内酯的化学结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从南京地区产的绵毛马兜铃根茎中分离出9种(1~Ⅺ)成分,并用 X-衍射光谱测其构型。根据结晶的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认为:晶Ⅰ为尿囊素,晶Ⅱ为马兜铃内酯,晶Ⅳ为β-谷甾醇,晶Ⅺ为马兜铃酸。其余成分尚在研究中。(本文来源于《南京药学院学报》期刊1984年01期)

绵毛马兜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等离子光谱,分别对绵毛马兜铃的酸溶液和水煎剂中无机元素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了其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绵毛马兜铃含有多种生命必需的无机元素,镁的含量较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绵毛马兜铃论文参考文献

[1].卜淼淼,余森泉,董存柱.绵毛马兜铃果实化学成分及杀南方根结线虫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8

[2].赵辉,李玉琴,王克永.中药绵毛马兜铃中无机元素含量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

[3].乔春峰,冯举,陈道峰,徐宏喜.北豆根混淆品绵毛马兜铃根茎的鉴定[J].中药材.2005

[4].赵辉,姜芳婷,杨玉霞,张卫,刘绣华.绵毛马兜铃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5].彭国平,楼凤昌,王颖,赵守训,陈东军.马兜铃酸的倍半萜的酯类化合物Ⅶ.绵毛马兜铃中马兜铃酸萜酯Ⅰ的结构鉴定[J].药学学报.1996

[6].楼风昌,丁林生,PG,Wateriman.绵毛马兜铃化学成分研究Ⅴ.[J].药学学报.1989

[7].李国贤.绵毛马兜铃油的镇痛和中枢抑制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

[8].刘运爱,张占旺,常志青.河南绵毛马兜铃精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质谱学报.1986

[9].李国贤,王道宏,刘强.绵毛马兜铃油抗炎作用的研究[J].中药通报.1985

[10]..绵毛马兜铃化学成分研究Ⅳ.绵毛马兜铃内酯的化学结构测定[J].南京药学院学报.1984

论文知识图

绵毛马兜铃-绵毛马兜铃绵毛马兜铃-284.绵毛马兜铃寻骨风寻骨风寻骨风寻骨风

标签:;  ;  ;  ;  ;  ;  ;  

绵毛马兜铃论文_卜淼淼,余森泉,董存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