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洁琼:浅析王弼言象意哲学与玄学文化论文

丁洁琼:浅析王弼言象意哲学与玄学文化论文

【文化哲学】

摘 要 哲学是一条求真的道路,中国哲学时常表现为向内求真的理论意识,而在向内求真的道路上,魏晋王弼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代表。他提出的言象意范畴及关系极具认识论的意味,并且在特定的时代展现出玄学文化的面貌,颇具研究价值。

关键词王弼;言象意;认识论;玄学文化

一般认为,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在追求智慧的过程里,中国哲学从汉以后逐渐地朝向内在的真知真悟,如玄学之“玄”、理学之德性等。其中,王弼提出言象意等哲学范畴所体现的在认识论上的跨越,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影响尤其引人注目。

一、缘起言意之辨

从原始社会起,我们的祖先便将“天”或后来的“道”视为终极意义的存在,而这个终极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可能我们永远都不得而知。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又在人与“天”或“道”之间别立了一个“意”,并将这个“意”视为我们思维所把握到的那个“天”或“道”。把握这个“意”的方法有如名家“白马非马”[1]等论辩命题试图在语言上对事物的差别进行消解以达到对“意”的把握,而在道家哲学的论述中,尤其是《庄子》诸篇对言与意的把握又推翻了名家诸如“白马非马”的论辩,并将其斥为诡辩之徒。例如:《庄子·天下》中评价名家代表惠施时称“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2],认为像惠施之徒颠倒黑白的言论只是在玩弄文字游戏,不是正确体会道、把握“意”的方法。在庄子这里,语言的作用只是获得“意”的一种方式或工具,并举了荃与鱼、蹄与兔的例子加以说明。到魏晋时,王弼对言意关系的回答依据前人及经典的论述作了进一步的阐发,而这一阐发尤其体现在他对《周易》的解释中,由此也推进了易学由象数转向义理的进程。他认同《周易·系辞》中所说的“言不尽意”[3],并进一步将其划分为言、象、意三个层次。

采用小班化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和具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全面和具体,同时有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具体评价细则如下:

二、王弼言象意哲学的认识论特点

在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中,有儒家反求诸己的认识路径,也有道家静观、玄览的神秘直觉,还有墨家三表法的认识逻辑等诸多学派的认识论主张。王弼提出的言、象、意认识次第即具有鲜明的中国哲学认识论的特点。

(一)作为认识论的言象意哲学

可以初步肯定,王弼提出的言象意层次及关系已有认识论的基本特质。其认识结构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为作为认识目的的“意”,二为作为认识过程的“言”与“象”。

由表3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网贷平台的首要考虑因素是利率高低,其次是便捷程度、借贷资格、申请成功率和放款速度.这说明大学生有一定的辨别能力,知道选择利率最低的借贷产品,但又往往没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在强烈的消费欲望面前,相比借贷资格和申请成功率,他们更偏向于考虑便捷程度.

汉以后,尊孔尊老盛行,后世学人读书做学问、探寻世间究竟,实际上便是领悟孔老圣人蕴含在其经典中的真道理。他们把这一真道理视作圣人之意。例如:《周易》之道便时常被等称为“圣人之意”[4]。王弼从圣人造八卦、演六十四卦、附卦爻辞中发现,在这些诸多现象中,“意”才是我们最终要靠近并把握的那个真如。

当人们进一步追问如何才能把握到“圣人之意”、经典之意时,摆在王弼面前的当务之急便是需要解答这一进路式的疑问以作回应。他从《周易》中获得启示,紧紧把握住《周易》发展的关键“象”与“言”。他认为,“言”是我们认识次第中的初级阶段,通过“言”把握“象”,而“象”则是认识次第的第二阶段,通过“象”感知“意”,“意”就是认识的最终阶段和目的。

想要更好地提升朗读教学水平,在开展朗读教学前,教师就需要先熟悉教学内容,同时,对需要朗读的部分进行提前预读,了解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段落划分、阅读节奏、语气、情感等。在备课时,合理运用情感朗读文本,掌握引导学生的方式。通过提前预读,教师对文本更为熟悉,包括文中哪一段需要采取怎样的情感,需要使用怎样的语气等。从而在开展朗读教学时,能够针对学生朗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指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朗读水平。

2.作为认识过程的“言”与“象”

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只注重学生的数量,招收学生分数入学分比较低,却轻视了质量,而这些学生自身惰性比较大,自学能力差,很依赖老师,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大学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变成了大众化教育,会计专业作为一直以来的热门专业,招进大量学生,但质量却良莠不齐,缺乏个性化教育。

(二)王弼言象意哲学中忘得之间的运思方法

在论述言、象、意三者关系的时候,王弼在其《周易略例·明象》[5]中有较为集中的篇幅。在王弼看来,言、象、意三者的关系首先有一个生成的次第,即言生发于象,象生发于意。基于此,在认识和把握“意”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返归“意”的上升路径,也即从“言”中获得“象”,进而从“象”中达至“意”。在上升的过程中,具体的操作方法便是在通过低次第获得了较高次第的时候,需要懂得忘掉低次第,摆脱低次第的牵绊。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佛家一种放下执着的做法。

1.作为认识目的的“意”

王弼对言、象、意的看法所显示出来的哲学思想已呼之欲出,即面对大千世界,欲寻根本究竟,便要在“意”上下功夫,而认识、把握这个“意”的进路是“言”与“象”,但进一步来看,我们还需要解决言、象、意的具体关系和运思方法的问题。对此,王弼也作了回答,也即得象忘言、得意忘象。

三、王弼言象意哲学背后的玄学文化

王弼的哲学思考,在言、象、意的层面,通过对三者关系的论述,显示出鲜明的认识论特质,而当我们再进一步探寻其背后的成因时,我们会发现王弼的言象意哲学背后蕴含着属于他那个时代鲜明的玄学文化特色。

(一)谈“玄”学风

魏晋有“三玄”,即《老子》《庄子》《周易》。在魏晋学人看来,经典当中,作为描述世间究竟的“意”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层次,而追求这一究竟的过程又是玄妙非凡。从而,也引发了其时尚清谈不重务的风气。一时间,读书人竞相论道。前有何晏、王弼的风采,后有阮籍、嵇康的放浪形骸、超然物外,再经由郭象的独化论,魏晋玄学之风终是落下帷幕。

(二)儒道交融

在谈“玄”的学风下,结合当时儒学仍是主流的情况,当时学界讨论的一个话题主要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正始玄学时期,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名教应是出于自然的。其落脚点仍是儒家名教,要论述的对象也是儒家的礼仪教化,不同的是,以道家的自然作为其发生的原因。这时的儒道关系体现为一种交融的状态,且以儒为主、道为辅。因而,在言、象、意哲学的表现上,王弼兼采庄子言论以阐发儒家经典中范畴间的关系问题。

四、结语

今天看来,王弼的言象意哲学在一般的哲学意义上具备一定程度的认识论特点,并有其内在关系论述的自恰性,在探寻其理论成因时,我们可以发现其蕴含的魏晋玄学文化色彩。当代对魏晋思想文化的审视可以在王弼的创见中得窥一二。

参考文献

[1]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53.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9.

[3][4]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396.396.

[5]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609.

中图分类号B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25(2019)07-0034-02

作者简介丁洁琼(1992-),女,黑龙江肇东人,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佛学研究、易学思想与文化研究;刘正平(1972-),男,山东招远人,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 崇】

标签:;  ;  ;  ;  ;  ;  ;  ;  ;  ;  ;  ;  

丁洁琼:浅析王弼言象意哲学与玄学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