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本论文_姜琴,王琴

导读:本文包含了汉译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汉译,福尔摩斯,汤姆,语料库,语序,毛姆,理论。

汉译本论文文献综述

姜琴,王琴[1](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汉译本翻译操作规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汤姆·索亚历险记》不同时期的23个汉语全译本为例,从篇章结构、脚注的使用、标准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等方面,对译本的翻译操作规范进行历时描写研究。研究显示,叁个时期的翻译策略分别为异化、归化和归化。翻译规范经历了由源语规范到目的语规范的历时变化。(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9年12期)

王玉,张树德[2](2019)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论下翻译分析——以《傲慢与偏见》汉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翻译中,语境是系统功能语言学里面的一个重要概念。语境论的核心是探索有效理解原语作者真实意思的途径并为翻译服务。按照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境的分类,分别从语言的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叁个方面介绍了语境论在翻译中所起的作用,并试图通过对比《傲慢与偏见》的汉译本(李汝成译与青闰译)分析语境论的内容和独特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旬刊)》期刊2019年12期)

蒋晓萍,邓聪,陈微子[3](2019)在《李军、章力汉译本《喜福会》杂合语言的翻译研究——基于图里翻译规范理论范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杂合语言是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中最突出的一大语言特色,也是该作品翻译的一大难点。通过解读李军、章力汉译本《喜福会》杂合语言的翻译策略,分析其对杂合语言现象的处理和应对,发现其充分体现并遵循了图里翻译规范理论的叁个规范,即预备规范、初始规范、操作规范,为华裔文学作品中杂合语言的翻译提供了新的启示。(本文来源于《长沙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袁佩凡[4](2019)在《《月亮与六便士》叁种汉译本之比较鉴赏》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经典作品《月亮与六便士》的新译本日渐增多,但译文质量参差不齐。本文选取傅惟慈版本、苏福忠版本和徐淳刚版本,从词语的恰当性、意义的准确性和译文语言的表达力出发来进行对比赏析。(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2期)

黄蓉,梁梅[5](2019)在《《月亮和六便士》两个汉译本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译者对原作者所认识的事物的再认识与再表达,译文即是译者主体性的再现。不同时代的译者在翻译同一文学作品时所使用的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大有径庭,译本在文体风格、语言修辞等方面的展现也有所差异。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月亮和六便士》的两种中译本,从译者所处时代背景、翻译风格等角度出发,可知译者是如何在译本中发挥译者主体性的。(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下)》期刊2019年11期)

吴建伟,张淑华[6](2019)在《《苏东坡传》汉译本中“把”字句应用及动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创建小型人物传记翻译语料库,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分析《苏东坡传》中"把"字句在张振玉译本和宋碧云译本中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把"字句在两译本中的使用频率显着高于在语料库中大多数汉语原创人物传记中的使用频率;张译本和宋译本中"把"字句使用频率分别为1.619/千字和1.306/千字,张译本中"把"字句使用频率显着高于宋译本(p=0.017*)。从图式理论和翻译策略两个方面分析上述差异,以期为"把"字句的理解和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张艳芳,李金锁[7](2019)在《从翻译美学分析《瓦尔登湖》汉译本的美学元素传递》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美学角度出发,通过对比分析徐迟、戴欢、刘绯的《瓦尔登湖》,归纳总结出译者在译文中应该做到词汇层面意象的完整性呈现;采用四字结构使句子流畅易读;原文画面美感的传达需要遵循原文的语序;风格的保留需要译者在句子层面把握原文的意思。(本文来源于《晋中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徐君涵,张轶前[8](2019)在《《福尔摩斯探案集》不同汉译本的翻译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尔摩斯探案集》开辟了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是推理小说史上的经典。该作品曾被译成57种文字,凭借扑朔迷离引人入胜的案情,一经问世便风靡全球。本文通过对比《福尔摩斯探案集》汉译的不同译本,对其翻译进行批评与赏析。(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0期)

岑蕊[9](2019)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戈丹》汉译本中景色描写的“叁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翻译学是21世纪新出现的中国本土原创性翻译理论,是一种生态视角的翻译研究。其基础理论将翻译方法简括为"叁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本文从生态翻译学"叁维"转换出发,以印度长篇小说《戈丹》汉译本中的景色描写为例,探讨译者在"叁维"转换过程中,采取各种翻译策略与技巧所进行的适应性选择,为景色描写的翻译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生态翻译"叁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策略。(本文来源于《北极光》期刊2019年10期)

赵硕[10](2019)在《瑞典国学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肖琼女士《当代维京文化》(汉译本)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肖琼女士《当代维京文化》(汉译本)介绍了瑞典自海盗时代到当今福利王国千年的历史人文,解读了瑞典人的日常生活、族群心理和价值观,剖析了"人民之家"的瑞典模式,纠正了瑞典文化的"4S"印象,分析了瑞典国家浪漫主义的意境以及瑞典人的适度法则、平等至上和詹特法则等理念,是了解北欧文化价值和法则的瑞典国学经典之作。书评从瑞典千年文化价值、瑞典价值与Lagom现象、詹特法则的哲学价值等叁个主要方面解读了该书所传递的瑞典国学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同时与中国传统国学进行了比较思考,寄望瑞典国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求同存异、共生共存。(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汉译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翻译中,语境是系统功能语言学里面的一个重要概念。语境论的核心是探索有效理解原语作者真实意思的途径并为翻译服务。按照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境的分类,分别从语言的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叁个方面介绍了语境论在翻译中所起的作用,并试图通过对比《傲慢与偏见》的汉译本(李汝成译与青闰译)分析语境论的内容和独特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译本论文参考文献

[1].姜琴,王琴.基于语料库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汉译本翻译操作规范研究[J].英语广场.2019

[2].王玉,张树德.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论下翻译分析——以《傲慢与偏见》汉译本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

[3].蒋晓萍,邓聪,陈微子.李军、章力汉译本《喜福会》杂合语言的翻译研究——基于图里翻译规范理论范式[J].长沙大学学报.2019

[4].袁佩凡.《月亮与六便士》叁种汉译本之比较鉴赏[J].北方文学.2019

[5].黄蓉,梁梅.《月亮和六便士》两个汉译本对比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9

[6].吴建伟,张淑华.《苏东坡传》汉译本中“把”字句应用及动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

[7].张艳芳,李金锁.从翻译美学分析《瓦尔登湖》汉译本的美学元素传递[J].晋中学院学报.2019

[8].徐君涵,张轶前.《福尔摩斯探案集》不同汉译本的翻译批评[J].北方文学.2019

[9].岑蕊.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戈丹》汉译本中景色描写的“叁维”研究[J].北极光.2019

[10].赵硕.瑞典国学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肖琼女士《当代维京文化》(汉译本)述评[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6.3《苔丝》汉译本语言变异特征...6.2《苔丝》汉译本零句特征比较...6.4《卖花女》汉译本口语化特征...6.6《卖花女》汉译本语言变异特...6.S《卖花女》汉译本零句特征比...6.1《苔丝》汉译本口语化特征比...

标签:;  ;  ;  ;  ;  ;  ;  

汉译本论文_姜琴,王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