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论文_石冠儒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国有企业,管理者,高层,高管,对策,激励机制,品德。

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论文文献综述

石冠儒[1](2017)在《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论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其经营管理能力决定着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发展前景。因此,如何对掌握管理权的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进行有效激励,在满足其利益的基础上,使其更加努力地服务于国有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一直是理论界、实务界和监管层关注的焦点。完善国企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规范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理顺政企关系,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完善企业高管薪酬披露制度。(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李国重,娄雅婷[2](2016)在《国外企业高层管理者培训实践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培训项目开发的启示与借鉴》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层管理者作为企业层级组织的决策层,需要对整个组织负责。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帮助高层管理者实现能力提升,特别是帮助高层管理者学习管理知识和技能,将减少企业决策的偏差。企业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是帮助提升员工能力素质的重要手段,必然成为高层级管理者实现能力素质提升的首选。本文将借鉴国内外知名企业在高层管理者培训实践经验,提出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培训项目开发设计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6年07期)

张译文[3](2015)在《重庆市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素质问题及政府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础,一直以为是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作为国有企业的掌舵者,与国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只有建立高素质的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队伍,才能促进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而要提升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素质,政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本文以重庆市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索当前重庆市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素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管理者的角度,提出建设高素质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队伍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①从现状上来看,重庆市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素质水平整体不高,介于一般与较好之间,具体得分:思想政治素质>个人成熟>进取追求>组织管理能力>统筹决策能力>团队领导能力>机遇把握及问题解决能力>综合知识。而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以及不同专业的国企高层管理者在素质水平上存在显着性差异;②从问题上来看,重庆市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素质整体水平不高;重庆市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能力素质水平相对较低;重庆市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综合知识缺乏;大专及以下学历水平的国企高层管理者素质相对较差;内部选任、上级委任的高层管理者较市场化选任的素质低;理工学科出身的国企高层管理者管理方面能力相对较弱;③高素质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上,主要从环境、选拔、考核、激励和监督五个方面提出,首先是优化国企高层管理者素质提升的环境;其次是创新政府以素质为标准的市场化选拔机制;再次是完善政府以提升知识、能力素质的科学化考核机制;然后是健全政府以提升管理素质的差异化激励机制;最后是加强政府以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化监督机制。(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5-04-01)

祁乐[4](2014)在《基于扎根理论的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作为战略性人力资源,不仅是企业生产的组织者、协调者,也是企业发展的推动者,其领导胜任力的构成和发展是关系到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领导胜任力进行有效甄别、提炼,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领导胜任力模型,成为本项研究的重点。作为本文的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受到国际主流学界的普遍认同,其较强的操作程序和手段,克服了以往定性研究缺乏规范方法论支持的弊端。另外,相比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能够对管理中情境因素以及人的因素有更好把握。基于此,本文以扎根理论作为指导,建立中国管理情境下的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对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意义进行简要论述,同时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二章概述了胜任力的概念框架,并对国内外关于高层管理者胜任力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模型进行了综述,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对扎根理论的理论方法进行了回顾,作为本文的方法论基础。第叁章通过对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进行关键行为事件访谈、焦点小组访谈,提取出与领导胜任力相关的关键行为事件;借助扎根理论和ATLAS质性分析软件,对访谈记录中的胜任力特征进行提取,并归纳出胜任力的维度,建立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力通用模型。第四章主要通过对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对所构建的胜任力模型进行检验。同时,对不同职位层次的高层管理者的胜任力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第五章主要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基于本文构建的胜任力模型,提出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力的提升对策。(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4-05-09)

张如国,萧鸣政[5](2013)在《国有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政治品德结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130名管理者为样本,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探讨了国有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政治品德的结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政治品德主要包括民主、忠诚、有作为、廉洁守法等四个维度。中高层管理者的政治品德结构对领导绩效有正向显着影响,其政治品德如何是影响中高层管理者业绩的重要因素。中高层管理者的政治品德需要重点培养提高。(本文来源于《陕西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陆剑峰[6](2013)在《关于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的一点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们认识到搞好企业,管理者是关键。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性决定了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国有企业搞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中国国有企业体制的弊端、外部环境的制约使管理者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随着企业经营(本文来源于《市场周刊(理论研究)》期刊2013年07期)

张玉洁[7](2012)在《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薪酬过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薪酬与企业绩效脱节、薪酬结构单一、缺乏外在的制约和监督机制、透明度差、高管薪酬自定尤其是高管薪酬过高等非规范化问题不仅影响国有资产效率的发挥,而且也影响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本文针对高管薪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高管薪酬过高的危害以及主要原因,从内外两方面提出了完善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期货》期刊2012年04期)

李湘新,吴飞[8](2011)在《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着双重不足。如我国正在试点的高管年薪制、经营者持股制、经理股票期权计划等均存在着诸多弊端。因此,我国必须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行之有效的国企高管的激励约束机制。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确立政府在高管激励约束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在激励机制方面应尽快改革报酬激励制度,如建立年薪制、股票期权制及退休金计划等,同时,不可忽视精神激励对于高管的作用;最后,在约束机制方面应强化企业内部约束机制的作用,利用现代企业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利用银行和职工持股,同时建立严格规范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来约束高管的行为。除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外,经理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以及社会中介组织都可以构成对企业经营者的外部间接约束。本文对这两种机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财经界(学术版)》期刊2011年08期)

郭政浠[9](2011)在《我国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激励启示:基于非物质激励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力资本全球化的发展,高层管理者成为企业中的特殊群体,决定着企业的命运。我国国企的高层管理者更是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重大决策的决定者。文章提出了在我国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中,非物质激励比物质激励更有效,基于非物质激励视角,提出学习、竞争和目标挑战叁种主要非物质激励方式,更能让高层管理者关注企业长期目标,提高效率,实现国企的长效发展。(本文来源于《商场现代化》期刊2011年04期)

王微,宋丽娜,刘思言[10](2010)在《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综合激励方案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要介绍了建立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应遵循的原则,综合激励方案的设计须遵循的叁大要素,通过五大物质激励对比,确定各种激励方式在综合激励方案中所占的比例。企业在制订了激励方案后如何组织实施。最后对完善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提出了几点对策与建议。(本文来源于《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10-16)

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层管理者作为企业层级组织的决策层,需要对整个组织负责。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帮助高层管理者实现能力提升,特别是帮助高层管理者学习管理知识和技能,将减少企业决策的偏差。企业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是帮助提升员工能力素质的重要手段,必然成为高层级管理者实现能力素质提升的首选。本文将借鉴国内外知名企业在高层管理者培训实践经验,提出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培训项目开发设计的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论文参考文献

[1].石冠儒.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论略[J].山东社会科学.2017

[2].李国重,娄雅婷.国外企业高层管理者培训实践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培训项目开发的启示与借鉴[J].现代经济信息.2016

[3].张译文.重庆市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素质问题及政府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5

[4].祁乐.基于扎根理论的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5].张如国,萧鸣政.国有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政治品德结构实证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3

[6].陆剑峰.关于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的一点看法[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

[7].张玉洁.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薪酬过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2

[8].李湘新,吴飞.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

[9].郭政浠.我国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激励启示:基于非物质激励视角[J].商场现代化.2011

[10].王微,宋丽娜,刘思言.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综合激励方案的设计[C].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论文知识图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股权激励范围的扩充路线图股权激励范围的扩充路线图一3调查对象职位图一5调查企业成立时间图一5调查企业成立时间图

标签:;  ;  ;  ;  ;  ;  ;  

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论文_石冠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