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道德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道德,评价,职业道德,盐城市,教师,指标体系,师德。

道德评价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宋健,杨柳[1](2019)在《道德评价如何求“真”——船山“不间之孝”论对美德伦理学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与"道义论"或"功利论"相比,"美德伦理"更当重视"道德评价"的问题;否则,其倡导的"美德"只能流于乾纲独断或神秘主义。道德评价如何求"真",从结构上说,至少涉及叁个方面:"行为是否属实";"主体有无隐情";"标准能否服众"。就范畴而言,儒家哲学中,与"真"相对的不只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假",还包括"伪"(人为)"情""私";故所求之真,往往关乎价值领域内的"诚""理""公(义)"。船山"不间之孝"论,在厘清评价结构的同时,注重范畴间的相互作用,为当代美德伦理的发展提供了丰厚思想资源。(本文来源于《船山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易小明[2](2019)在《道德评价标准的人我分离现象剖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出现了一种较为普遍的道德评价标准的人我分离现象,即评价他人用较为理想的社会道德认知标准,而评价自己则用相对现实的个人道德认知标准,这带来了许多消极后果。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道德的理想化与人们行为现实化之间的冲突。要解决此问题,我们在提升人们行为道德性的同时,还得让理想道德向现实有所下放,即在改进思维方式、承认人性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建构全面、合理的道德认知系统,以提高道德评价原则的可渗透性,最终实现知行统一基础上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引领。(本文来源于《齐鲁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周治华[3](2019)在《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师德评价既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教师道德行为进行善恶裁定,也是依据一定标准衡量教育行为道德价值。不同的评价依据和评价标准,会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群体来说,师德评价是他们无论是否愿意、都不得不面对的"反馈机制":或者是批评和谴责,或者是褒奖和鼓励。关键的问题在于,师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是否是科学合理?是否过于泛化或者过于狭窄?是否过高或者过低?标准泛化或者过高,师德评价可能演化为"道德绑架";标准狭窄或者过低,师德评价可能沦(本文来源于《教育伦理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白鸽[4](2019)在《厘清道德评价领域 重识教师德育角色——以“穿校服剪短发的‘好学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学校德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好学生"这一概念是德育的一大目标,而其评判标准多与校规紧密联系。举例来说,当校规中包含"统一服装、发式"等条例时,伴之而来的是作为学校道德评价主体之一的教师,会将穿校服剪短发的行为等同于"好学生"道德评价标准的一部分;与之对应的是,将穿"奇装异服"等追求个性的行为,打上不是"好学生"的标签。诚如社会发展心理学家艾略特·特里尔教授所言:"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成为‘好人’,而唯独对‘好’的定义却是模糊的。"客观上,我(本文来源于《福建教育》期刊2019年38期)

苏超举,刘佳[5](2019)在《表现性评价在学生道德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学生道德评价的一个新维度,表现性评价深深镶嵌在教学之中,能够检测客观纸笔测验检测不了的学习结果。表现性评价关注学生行为表现、任务设置的情境性以及功能侧重于发展的特点,使之能够起到学生道德评价、提高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作用。在运用中要遵守以下步骤:明确评价目标,确定评价内容,设置合理的表现性任务,开发评分规则,实施评价。同时,在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到时间、评分误差以及评价者的评价素养问题。(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27期)

赵丹[6](2019)在《基于“道德储蓄银行”平台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机制创新研究——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是培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思想道德教育非常重要。当前,高职院校应顺应时代要求,创新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机制,通过大数据评价学生思想道德并实现大数据科学导航学生成长成才,以此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18期)

范勇,钱晓敏[7](2019)在《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量表的编制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职业道德是衡量教师职业规范和行为品质的重要依据,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能增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判断能力和践行能力,是保障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机制。综合理论探究和实证检验方法,构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结构,编制教师职业道德评价量表。结果表明:教师职业道德是由教书育人、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关爱学生、团结同事、尊重家长六个因子组成的多维度结构,由此编制的《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评价教师职业道德的有效工具。(本文来源于《教师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张小强[8](2019)在《如何健全小学生的道德评价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往往和道德培养息息相关,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校园生活当中,同时能够帮助他们很好地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将从如何健全小学生道德评价制度的角度进行详细说明。(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期刊2019年08期)

薛子慧[9](2019)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学校体育及社会文化的建设方面具有其独特的意义。武术教育的质量是武术发展和传承的重要保障,武术教师是武术教育的立教之本,建立一套较完整、科学、系统的武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武术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结合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师的职业道德现状与武术教师职业的特点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相关研究,研究步骤如下: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初步构建武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并根据指标设计专家调查问卷,运用德尔菲法对于问卷的指标进行初步筛选和再筛选,最终确立评价指标。其次,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立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根据权重由大到小进行排序,最终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理论的梳理和数理统计的分析获得如下结论:(1)经过两轮专家调查确定了一个一级指标,六个二级指标,再根据六个二级指标确立了叁十叁个叁级指标。(2)将筛选后的指标确立权重,根据它们的重要性排序,得出二级指标的思政水平所占的权重最高为0.364,其次分别是严谨治学、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教学态度、师生关系。根据研究需要通过武术教师职业道德指标体系中的叁级指标作为观测点,通过叁级指标具体可操作达到对于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师职业道德的定量评价。(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9-08-01)

葛忠德,杨东锋[10](2019)在《道德银行:学校道德评价的量化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学校要认真开展学生的品德评价,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反映学生成长实际状况。"很多学校都在德育评价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如细化常规考核、进行优秀学生评选、采用"成长记录袋"等,这些评价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但缺失个性化要求,缺乏时代性内容,缺少形成性评价,缺乏主体性参与,局限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德育》期刊2019年13期)

道德评价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今社会出现了一种较为普遍的道德评价标准的人我分离现象,即评价他人用较为理想的社会道德认知标准,而评价自己则用相对现实的个人道德认知标准,这带来了许多消极后果。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道德的理想化与人们行为现实化之间的冲突。要解决此问题,我们在提升人们行为道德性的同时,还得让理想道德向现实有所下放,即在改进思维方式、承认人性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建构全面、合理的道德认知系统,以提高道德评价原则的可渗透性,最终实现知行统一基础上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引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宋健,杨柳.道德评价如何求“真”——船山“不间之孝”论对美德伦理学的贡献[J].船山学刊.2019

[2].易小明.道德评价标准的人我分离现象剖析[J].齐鲁学刊.2019

[3].周治华.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构建[J].教育伦理研究.2019

[4].白鸽.厘清道德评价领域重识教师德育角色——以“穿校服剪短发的‘好学生’”为例[J].福建教育.2019

[5].苏超举,刘佳.表现性评价在学生道德评价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9

[6].赵丹.基于“道德储蓄银行”平台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机制创新研究——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

[7].范勇,钱晓敏.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量表的编制与验证[J].教师教育研究.2019

[8].张小强.如何健全小学生的道德评价制度[J].新课程(中).2019

[9].薛子慧.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19

[10].葛忠德,杨东锋.道德银行:学校道德评价的量化实践[J].中国德育.2019

标签:;  ;  ;  ;  ;  ;  ;  

道德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