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原发恶性淋巴瘤论文_顾季镛,包亚红,成钢,郭永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胃原发恶性淋巴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淋巴瘤,恶性淋巴瘤,乳腺,磁共振,肿瘤,脾脏,鼻窦。

胃原发恶性淋巴瘤论文文献综述

顾季镛,包亚红,成钢,郭永华[1](2018)在《DWI在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与脑转移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与脑转移瘤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影像学特征,分析ADC值、r ADC值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14例和脑转移瘤17例,观察其常规MRI表现和DWI表现,同时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和r 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14例35个病灶中,DWI图像上25个病灶呈高信号,8个病灶表现为稍高信号,2个病灶呈等信号,ADC平均值为(0.60±0.13)×10-3 mm2/s,r ADC值为0.95±0.14。脑转移瘤17例选取的52个病灶中,DWI图像上27个病灶呈低信号,14个病灶呈等信号,7个病灶呈稍高信号,4个病灶呈高信号,ADC平均值为(0.80±0.17)×10-3 mm2/s,r ADC值为1.15±0.24。两者ADC值(P=0.001)和r ADC值(P=0.0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弥散加权成像通过观察DWI图像以及ADC值及r ADC值的测定,为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与脑多发性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可减少诊断误差。(本文来源于《交通医学》期刊2018年06期)

吴尚[2](2018)在《34例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患者放疗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放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放射治疗的效果。结果局部控制率100%,3 a生存率97.06%,5 a生存率88.24%,无复发情况,不良反应以白细胞下降、口腔溃疡、毛发脱落等为主。结论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采用放射治疗,安全性较高,若肿瘤侵犯眶外或已发展至晚期可联合化疗。(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李杰,张燕,王亚兰,杨永岩,周宁[3](2017)在《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PBL)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癌患者32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为NHL,其中17例弥漫性大B细胞型;6例MAI.T结外缘区淋巴瘤;3例Ⅱ级患者;3例弥漫型小裂细胞型;3例T细胞型。结论通过病理学组织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对PBL进行联合确诊,治疗的手段主要有局部手术、放射治疗以及化疗等。(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87期)

赵鹏,朱友墨,张东生,贾明峰,杨勇[4](2013)在《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诊治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是非常少见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结外侵犯。临床上常以乳腺肿物为首发症状,因其缺乏特异性,故较难与乳腺原发肿瘤鉴别,常造成误诊误治。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检查及特殊的免疫组化结果来判断,由于组织量要求较大,故推荐粗针穿刺)或切除病检。若术中冰冻病检提示为恶性肿瘤,但组织类型比较特殊,需待石蜡切片病检确诊的患者,宁可等待最终病检结果回报,暂时不要行进一步手术,以免患者承受不必要的治疗。乳腺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应遵从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原则:以全身化疗为主,辅以局部放疗及手术治疗。(本文来源于《甘肃医药》期刊2013年08期)

郝晓妍,邵新宏,韩渊[5](2012)在《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8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恶性淋巴瘤为一全身性疾病,好发于淋巴结,淋巴结以外器官发病率低,其中以消化道、肺等部位相对多见。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breast primary malignant lymphoma,BPML)极少见,仅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3%,占恶性淋巴瘤的0.38%~0.70%[1-2]。BPML的病因尚不明确,且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均没有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了8例BPML的临床资料、检查结果和治疗措施,供临床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期刊2012年04期)

王丽霞,段志军,郭娜娜,莫光泉[6](2012)在《罕见胃肠道同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胃B细胞淋巴瘤并直乙交界腺癌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有关多原发恶性肿瘤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报道胃B细胞淋巴瘤并直乙交界腺癌1例,这在国内外文献中未见相关报道。内镜活检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于正确诊断是必要的。对于多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治疗,提倡手术根治,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本文来源于《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期刊2012年03期)

徐强,杜滂,张加强,魏经国,贺延莉[7](2012)在《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分析术前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诊断的准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颅内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的MRI平扫、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特征性表现。结果:单发病灶15例,多发病灶3例。其中脑干1例,小颅蚓部1例,大颅半球14例,基底节区1例,右侧丘颅1例。术前误诊4例(均诊断为颅内胶质瘤)。18例均为弥漫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18例病变均表现为占位性肿块,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行马根维显增强扫描,无坏死病灶均呈较均匀显着强化,伴有坏死时,坏死区无强化。16例瘤周中度水肿,2例瘤周重度水肿。10例行DWI序列扫描病变呈均匀高信号表现。结论: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平扫、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特点综合分析可提高对本病诊断率。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特点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医疗卫生装备》期刊2012年02期)

邓王记,常吉庆,段晓玲,董俊青,常丽珍[8](2011)在《脾脏原发恶性淋巴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详细采集临床病史及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患者左上腹部疼痛,腹部稍膨隆,左肋缘下可触及脾脏,中度肿大,压痛阳性。B超示:脾增大,于脾下方左肾上方可及11.7cm×7.4cm不均匀包块,其内可及液性暗区,内有分隔。腹腔淋巴结未见肿大。核磁检查:脾脏内可见一T1等T2异常信号,内部可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大小为11.2cm×9.7cm,边界不清。腹腔及腹膜后腔未见肿大淋巴结影。脾脏病理标本检查切面为灰白色小结节呈弥漫性分布。瘤细胞小及中等大小,弥漫性分布,细胞圆形,少量胞浆,胞核圆形及卵圆形,染色质粗,核仁不明显,可见瘤细胞大片坏死。免疫组化检查:CD20(+),CD79a(+),CD3(+),CD5(-),CD10(+),CD23(-),CD30(-),CD45Ro(-),CK(-),CyclinD1(-),Bcl-2(-)。病理诊断:脾脏B细胞淋巴瘤。结论 脾脏原发恶性淋巴瘤,影像学、病理形态学和免疫学表型均具有特点,B超、CT、MR和病理免疫组化检查在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手术治疗联合化疗或区域性放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1年16期)

郑屹峰,沈健,黄小燕,郑建文[9](2011)在《鼻腔原发恶性淋巴瘤的CT及临床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鼻腔原发恶性淋巴瘤临床较少见,误诊率较高。回顾分析本院近几年收治经病理确诊的15例鼻腔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观察并探讨临床与CT特征,以期提高对鼻腔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期刊2011年03期)

肖广显,丁素银,韩峰楼[10](2011)在《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rm lymphomas,简称PCNSL)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我院2002-09-2010-02共收治3例,均经病理证实并随访,现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误诊学杂志》期刊2011年06期)

胃原发恶性淋巴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放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放射治疗的效果。结果局部控制率100%,3 a生存率97.06%,5 a生存率88.24%,无复发情况,不良反应以白细胞下降、口腔溃疡、毛发脱落等为主。结论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采用放射治疗,安全性较高,若肿瘤侵犯眶外或已发展至晚期可联合化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胃原发恶性淋巴瘤论文参考文献

[1].顾季镛,包亚红,成钢,郭永华.DWI在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与脑转移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J].交通医学.2018

[2].吴尚.34例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患者放疗观察[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

[3].李杰,张燕,王亚兰,杨永岩,周宁.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

[4].赵鹏,朱友墨,张东生,贾明峰,杨勇.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诊治体会[J].甘肃医药.2013

[5].郝晓妍,邵新宏,韩渊.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8例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

[6].王丽霞,段志军,郭娜娜,莫光泉.罕见胃肠道同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胃B细胞淋巴瘤并直乙交界腺癌1例[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

[7].徐强,杜滂,张加强,魏经国,贺延莉.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J].医疗卫生装备.2012

[8].邓王记,常吉庆,段晓玲,董俊青,常丽珍.脾脏原发恶性淋巴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中国现代医生.2011

[9].郑屹峰,沈健,黄小燕,郑建文.鼻腔原发恶性淋巴瘤的CT及临床诊断[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1

[10].肖广显,丁素银,韩峰楼.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

论文知识图

男性,58岁,腰背痛4周余,无肿瘤和外伤...男性,51岁,月要腿痛l月余加重10天,无...? "&例原发胃恶性淋巴瘤是否手术切除生存...12012年平顶山市恶性肿瘤病种分布(...22013年平顶山市恶性肿瘤病种分布(...42013年平顶山市男性恶性肿瘤病种分...

标签:;  ;  ;  ;  ;  ;  ;  

胃原发恶性淋巴瘤论文_顾季镛,包亚红,成钢,郭永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