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酸树脂涂料论文_戴国绪,刘洪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醇酸树脂涂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树脂,醇酸,涂料,快干,水性,化生,漆膜。

醇酸树脂涂料论文文献综述

戴国绪,刘洪娟[1](2019)在《醇酸树脂合成配方与工艺对醇酸涂料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3种不同配方与工艺的醇酸树脂的合成进行实验,并将该3种树脂按相同比例制备成相应的醇酸漆,对3种漆的漆膜性能进行检测,旨在对比不同配方与工艺下合成的醇酸树脂对醇酸涂料各项性能的影响,为醇酸漆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提供参考与选择。(本文来源于《涂层与防护》期刊2019年08期)

郝良刚,王承伟[2](2019)在《水性醇酸树脂涂料的改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树脂改性及颜填料改性两方面综述了水性醇酸树脂涂料的改性研究进展,包括引入聚氨酯、苯乙烯、丙烯酸、石墨烯等改性方法,以及颜填料的物理化学改性等,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上海涂料》期刊2019年03期)

刘晓庆,汪延茂,王琛,王娅丽,陈安强[3](2018)在《石油钢管防护涂料用改性醇酸树脂合成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树脂合成过程中引入苯甲酸进行改性,合成了一种快干醇酸树脂,并研究了醇酸树脂油度、苯甲酸用量等对树脂性能的影响,以此为成膜物质,制备了石油钢管防护涂料。检测结果显示,该涂料具有干燥速度快、防锈性能好、施工方便等特点,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涂料》期刊2018年06期)

李自军[4](2018)在《聚苯胺的合成及其在水性醇酸树脂防腐涂料中防腐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苯胺作为一种导电高分子材料,因优异的防腐蚀性能和抗划伤性能,在金属防腐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聚苯胺因分子链间的刚性结构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存在难溶的缺陷,使其防腐性能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通过改进合成聚苯胺的工艺,制备出在水性醇酸树脂防腐涂料中均匀分散的聚苯胺,研究聚苯胺的防腐效果。采用单体式滴加微乳液法制备酸掺杂聚苯胺微乳液,经氨水脱掺杂处理后得到本征态聚苯胺微乳液。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表征聚苯胺的性能,磷酸掺杂聚苯胺及其脱掺杂得到的本征态聚苯胺的颗粒尺寸均为纳米级、无团聚、分布均匀,本征态聚苯胺的热稳定性最好。选用水性醇酸树脂为成膜物质,加入一定量的颜填料和助剂,制做水性醇酸树脂防腐涂料。涂层具有硬度为H,附着力为1级,耐冲击性为50 cm和柔韧性不大于2 mm的性能。该涂层在水中浸泡500 h后表面无起泡、无锈蚀;在3.5%的NaCl溶液浸泡240h表面光滑平整;耐盐雾试验168 h后划痕处单边扩蚀小于2 mm。分别添加不同量不同种类的聚苯胺水分散体到水性醇酸树脂防腐涂料中,通过耐水性、耐盐水(3.5%的NaCl溶液)性和耐盐雾性测试涂层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含有固含量为0.4%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态聚苯胺的涂层和含有固含量为0.4%磷酸掺杂态聚苯胺的涂层都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均能达到耐水性720 h、耐盐水性500 h和耐盐雾性360 h。在3.5%的NaCl溶液中浸泡240 h后的涂层动电位极化曲线检测表明:含有固含量为0.4%磷酸掺杂聚苯胺的涂层具有最佳的防腐蚀性能。本文选取的市售水性醇酸树脂防腐涂层与含固含量为0.4%磷酸掺杂聚苯胺的涂层在3.5%的NaCl溶液中浸泡240 h和600 h后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可知,含固含量为0.4%磷酸掺杂聚苯胺的涂层具有最佳的防腐蚀性能。(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5-02)

余伟,汪凌云,冯鹏程,杨林,程楠[5](2018)在《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分析醇酸树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分析不同种类及不同生产工艺的醇酸树脂对醇酸涂料性能的影响。指出应根据需要,选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适宜的醇酸涂料树脂。(本文来源于《上海涂料》期刊2018年01期)

李雪[6](2018)在《我市在全国率先研制成功绿色环保水性醇酸树脂涂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李雪)1月22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历经四年技术攻关,我市在全国率先攻克水性醇酸树脂合成关键技术,并实现环保型水性醇酸树脂涂料产业化,标志着我市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迈上新台阶。该产品由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与陕西科技大学技(本文来源于《咸阳日报》期刊2018-01-24)

刘国杰[7](2017)在《水性醇酸树脂涂料性能改进的一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水性醇酸树脂涂料(包括整个水性涂料)的优缺点和克服其缺点的一些研究情况和可借鉴的经验,对正确宣传发展水性涂料重要意义提出了看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涂料》期刊2017年10期)

贾贵玉[8](2017)在《气干型阳离子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水性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醇酸树脂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合成工艺稳定、涂膜丰满、光泽度高、流平性好、附着力强等优点。但其涂膜存在干燥速度慢、硬度低、耐水性与耐候性较差以及有机溶剂含量较高,因此开发高性能环保型醇酸树脂涂料十分必要。本文通过采用溶液转相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出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杂化乳液,以改善醇酸树脂在干燥速度、硬度、耐候性、耐水性等性能方面的不足。以该杂化乳液为成膜物质,加入白粉浆料及涂料助剂制备出水性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涂料。通过分析各项因素对杂化乳液及涂料性能的影响,对合成杂化乳液及涂料配比进行优化。(1)丙烯酸树脂改性醇酸树脂杂化乳液: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醇酸树脂(BTS-SZ)为原料合成了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杂化乳液(WPAAR)。研究了聚合反应条件、丙烯酸酯单体配比、丙烯酸树脂与醇酸树脂之间的配比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杂化乳液粒径、流变行为、稳定性、黏度、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涂膜表面的平整度、吸水率、光泽度、干燥时间及涂膜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丙烯酸酯单体滴加时间为2 h,聚合反应温度为85℃,亲水单体DM用量为4.76%,m(MMA)∶m(BA)为18∶2,BTS-SZ用量为55%,引发剂用量为1.62%,助溶剂为丙二醇甲醚时,涂膜的干燥性能、硬度、光泽、附着力及抗冲击性较好,但乳液的储存稳定性及耐水性较差,需进一步改性。(2)丙烯酸十八酯(SA)参与体系改性反应:以DM、MMA、BA、BTS-SZ、SA合成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杂化乳液,通过调整SA用量合成系列杂化乳液。对杂化乳液及其涂膜性能测试表明,SA的引入能明显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表明涂膜表面平整度变好。当SA用量为1.54%时,涂膜表现出良好的机械性能,吸水率仍较高。(3)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KH-570)参与改性反应: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表明,KH-570参与了丙烯酸酯单体与醇酸树脂之间的共聚反应;热分析曲线(TGA)分析表明,KH-570的加入提高了涂膜的热稳定性;同时改善了涂膜的硬度及附着力,降低了胶膜的吸水率。(4)丙烯酸酯单体滴加时间为2 h,聚合反应温度为85℃,DM用量为4.76%,m(MMA)∶m(BA)为18∶2,BTS-SZ用量为55%,SA用量为1.54%,KH-570用量为0.62%,引发剂用量为1.62%时,杂化乳液及其涂膜表现出较佳综合性能。透射电镜(TEM)测试表明,乳胶粒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表明丙烯酸树脂改性之后的醇酸树脂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指数增加;乳液流变行为分析表明乳液具有良好的触变性。(5)水性涂料助剂对涂料性能的研究表明,当分散剂用量为4%,钛白粉用量为15%,流平剂用量为0.2%,成膜助剂用量为2%,催干剂用量为0.6%,增稠剂用量为0.2%,涂料综合性能优异。同时涂料在较佳原料配比下表现出良好的触变性;AFM测试分析,涂膜表面呈现出凹凸不平的纳米结构。通过对比改性前后醇酸树脂涂料的性能,改性后的水性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涂料在干燥性能、涂膜的硬度及耐水性方面明显优于醇酸树脂,光泽度及抗冲击性略有下降。(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7-03-01)

张庆忠,孟德群,孟令汉,曾胜伟[9](2016)在《低VOC醇酸树脂涂料制备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研制可参与醇酸树脂氧化交联成膜的反应型乳化剂作为桥将部分水乳化,并将水"包裹"起来,同时优选分散剂共同对颜料与填料润湿分散,研制成油包水(O-W)体系的颜填料浆,制备低VOC醇酸树脂涂料,以降低挥发性有机溶剂的使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涂料》期刊2016年09期)

王晓晖[10](2015)在《低成本高性能快干醇酸树脂涂料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大量实验比较,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中油度醇酸树脂,添加价格适中的偶氮系不溶性大红颜料,再配以适量的永固红颜料,制得了低成本高性能快干醇酸树脂涂料。其表干时间20~40 min,2~4 h后不粘包装薄膜,极大地提高了漆膜的干燥速率,同时,附着力、户外耐候性以及保光性良好。(本文来源于《上海涂料》期刊2015年10期)

醇酸树脂涂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树脂改性及颜填料改性两方面综述了水性醇酸树脂涂料的改性研究进展,包括引入聚氨酯、苯乙烯、丙烯酸、石墨烯等改性方法,以及颜填料的物理化学改性等,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醇酸树脂涂料论文参考文献

[1].戴国绪,刘洪娟.醇酸树脂合成配方与工艺对醇酸涂料性能的影响研究[J].涂层与防护.2019

[2].郝良刚,王承伟.水性醇酸树脂涂料的改性研究进展[J].上海涂料.2019

[3].刘晓庆,汪延茂,王琛,王娅丽,陈安强.石油钢管防护涂料用改性醇酸树脂合成及应用研究[J].中国涂料.2018

[4].李自军.聚苯胺的合成及其在水性醇酸树脂防腐涂料中防腐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8

[5].余伟,汪凌云,冯鹏程,杨林,程楠.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分析醇酸树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J].上海涂料.2018

[6].李雪.我市在全国率先研制成功绿色环保水性醇酸树脂涂料[N].咸阳日报.2018

[7].刘国杰.水性醇酸树脂涂料性能改进的一些研究[J].中国涂料.2017

[8].贾贵玉.气干型阳离子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水性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7

[9].张庆忠,孟德群,孟令汉,曾胜伟.低VOC醇酸树脂涂料制备方法[J].中国涂料.2016

[10].王晓晖.低成本高性能快干醇酸树脂涂料的制备[J].上海涂料.2015

论文知识图

1991~1997年醇酸树脂涂料年产量...铝粉在丙烯酸树脂涂料和氨基醇酸树纳米晶须ZnO(放大10万倍)抗菌实验照片上图中左边的样品为加入...成膜物红外谱图涂料表面的AFM图

标签:;  ;  ;  ;  ;  ;  ;  

醇酸树脂涂料论文_戴国绪,刘洪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