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活性论文_陈铖,刘汉希,赵晓蕾,张跃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絮凝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絮凝,活性,絮凝剂,污泥,笛卡尔,微生物,坐标。

絮凝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铖,刘汉希,赵晓蕾,张跃军[1](2019)在《PDAC对活性染料模拟印染废水絮凝脱色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混凝烧杯实验,考察了特征黏度系列化的聚丙烯酰氧乙基叁甲基氯化铵(PDAC)对3种活性染料模拟印染废水的絮凝脱色效果;通过Zeta电位分析和絮团形态、尺寸观察,探讨了絮凝机理。结果表明:PDAC对活性红3BF、活性黄3RF、活性艳蓝KN-R模拟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和COD_(Mn)去除率随其用量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分别为94.22%、87.91%、67.68%和74.65%、66.16%、38.27%;染料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所含磺酸基数越多,PDAC处理效果越好;絮凝脱色机理主要为电中和和吸附架桥。上述工作可为阳离子聚合物用于实际印染废水处理研究提供基础实验数据。(本文来源于《给水排水》期刊2019年S1期)

杨强,张莉力,闫荣,李晓娜[2](2019)在《不同发酵条件对玉米酸浆絮凝淀粉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将具有絮凝淀粉活性的酸浆应用在玉米淀粉生产中,试验采用从自然发酵甘薯酸浆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对淀粉颗粒具有絮凝活性的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L1(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ubsp. paracasei L1)接种在玉米浆中发酵制成玉米酸浆,研究不同氮源与碳源、不同接种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pH值等条件对玉米酸浆絮凝淀粉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不同发酵条件制备玉米酸浆,以5%的比例将玉米酸浆加入到玉米淀粉浆(5%,w/v)中,静置3min,采用碘显色法测定上清液液面下20mL处的淀粉含量,上清液中玉米淀粉含量越低则表明玉米酸浆的絮凝活性越好。结果表明:当酵母浸粉为氮源,乳糖为碳源时,玉米酸浆沉降淀粉的能力较强,酵母浸粉的最佳用量为3.0%,乳糖为2%,继续增加酵母浸粉及乳糖的添加量,絮凝活性反而降低;当接种量为10%时,玉米酸浆的絮凝活性最好。玉米酸浆培养36h时,玉米酸浆的凝絮活性较高,为0.10mg·mL-1;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玉米酸浆的絮凝活性先升高后降低,30℃时玉米酸浆的絮凝活性最大;酸浆絮凝活性在pH值5.5~6.0时较好,随着pH值的升高,絮凝活性降低;玉米粒浸泡时间24h时,玉米酸浆絮凝淀粉的能力较强;玉米以1:3的比例加水磨浆时,玉米酸浆絮凝活性最好。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发酵条件对玉米酸浆絮凝淀粉活性的影响较大,玉米酸浆的最佳培养方法为玉米粒浸泡24h,以1∶3的比例加水磨浆过滤后,加入3.0%酵母浸粉、2%乳糖,接种10%的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L1发酵液,调整pH值5.5~6.0,30℃培养36h。(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吉库,李蜜,刘玥彤[3](2019)在《电絮凝结合活性焦技术除磷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含磷工业废水中的磷含量,采用电絮凝结合活性焦曝气技术处理含磷废水。考察通电时间、极板间距、电流密度、活性焦用量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活性焦和曝气环节可使电絮凝除磷效果有较大提高,在通电时间为40 min,极板间距为4 cm,电流密度为20 A/m2,活性焦质量浓度为0.45 g/L,曝气时间为40 min的最优试验条件时,除磷率可达到89.19%。(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9年05期)

张兰河,赵倩男,张海丰,贾艳萍,李正[4](2019)在《Ca~(2+)对污泥硝化活性和絮凝沉降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Ca~(2+)是微生物重要的生长因子,影响污泥的活性和絮凝沉降性能.为了研究Ca~(2+)在活性污泥体系中的作用,采用比耗氧速率(SOURAOB和SOURNOB)分析硝化菌和亚硝化菌活性的变化,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和叁维荧光光谱(three-dimensional excitation emission matrix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3D-EEM)分析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组分和结构的变化,考察Ca~(2+)对污泥硝化活性和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a~(2+)浓度由0. 45 mmol·L-1逐渐提高至3 mmol·L-1时,SOURAOB和SOURNOB分别由6. 3 mg·(g·h)-1和2. 3 mg·(g·h)-1升高至10. 4 mg·(g·h)-1和3. 7 mg·(g·h)-1,EPS总量由68 mg·g-1增加至93 mg·g-1,污泥重絮凝能力(FA)增强.当Ca~(2+)> 3mmol·L-1时,SOURAOB和SOURNOB均下降,FA维持在30%左右,污泥粒径持续增大.随着Ca~(2+)浓度的增加,由FTIR分析可知,LB-EPS和TB-EPS的主要组成基团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以氨基、酰胺Ⅰ和羧基为主;由EEM分析可知,LB-EPS组成未发生变化,在低硝化速率下,TB-EPS中存在腐殖酸类物质.低浓度的Ca~(2+)促进污泥硝化活性和絮凝性,高浓度的Ca~(2+)导致污泥硝化活性降低.(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曾涛[5](2019)在《高分子右旋糖酐的氧化、接枝改性及其絮凝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高分子多糖改性絮凝剂在水处理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右旋糖酐是一种由重复的α-D-吡喃葡萄糖单元组成,主要通过以蔗糖为底物的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反应产生的中性多糖。本研究在采用酶催化反应制备高分子量右旋糖酐的基础上,对右旋糖酐进行氧化、接枝等改性修饰以满足制药过程废水处理中絮凝剂的要求。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首先采用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叁甲基氯化铵(METAC)与高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反应,获得具有高絮凝活性的阳离子型右旋糖酐衍生物类絮凝剂,并对接枝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分析和絮凝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摩尔比为METAC/右旋糖酐=3:1,反应浓度为60 g/L,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60℃,反应pH值为7时,所得右旋糖酐接枝产物的接枝度可达到94%,相应的电荷密度为3.0 meq/g,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效率为97.8%。絮凝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絮凝机理为电荷中和作用和电荷贴片效应。(2)其次采用微波引发聚合技术,通过右旋糖酐和壳聚糖的共聚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高效絮凝剂。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图、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结构表征证实了接枝反应的成功发生。考察了絮凝pH值、絮凝温度和絮凝剂用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在实际废水处理中,该絮凝剂在低用量下表现出良好的絮凝性能,能去除废水中93.6%的高岭土固体悬浮颗粒。絮凝机理研究表明,絮凝过程包括吸附桥接、电荷中和和清洗絮凝机理。改进修饰后的右旋糖酐有助于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也为设计新型高性能絮凝剂提供了广阔的前景。(3)最后通过H_2O_2氧化改性高分子右旋糖酐合成一种生态环保、可生物降解的食品级多糖絮凝剂。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H_2O_2氧化高分子右旋糖酐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右旋糖酐反应液浓度为50 g/L,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3h。右旋糖酐氧化产物对高岭土悬浮液的最高絮凝效率为96.4%,对赤铁矿悬浮液的最高絮凝效率为93.4%。而当絮凝剂投加量为70 mg/L,絮凝pH为6时,对甘蔗汁的最佳去浊度可达到80.1%。氧化改性过程主要发生在右旋糖酐的非结晶区,其主要絮凝机理则包括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作用。综上,本课题研究为高分子量右旋糖酐的改性修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新型生物多糖絮凝剂的合成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崔霞,穆军[6](2018)在《抗生素胁迫暂养下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的耐药絮凝活性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是一种新型天然生物絮凝剂,但其中活性成分的产生源尚不完全清楚。使用抗细菌抗生素在菲律宾蛤仔暂养条件下选择性抑制细菌,并由此分析其污泥絮凝活性的下降效果是检验细菌作用的有效方法,然而耐药菌群的出现部分抵消了污泥絮凝活性的下降,目前耐药菌群的生态多样性也不明确。本研究分离培养了菲律宾蛤仔抗生素胁迫暂养下的黏附污泥中具有絮凝活性的耐药细菌,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以及代表性分离株的16S r DNA基因测序等,结果表明,以97%相似度进行OTU分类,Alpha多样性指数表明其微生物多样性较低,耐药絮凝活性菌群以丰度比例为99.33%的Glaciecola sp.为主;以100%相似度进行OTU分类的结果与97%相似度的分类结果相同,初步表明耐药絮凝活性菌为同一物种;代表性耐药絮凝活性菌的形态学与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两株细菌均被鉴定为Paraglaciecola sp.,属于Glaciecola sp.重新划分的新物种。本研究从耐药菌出现的角度证实了细菌是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活性成分的产生源。(本文来源于《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刘权[7](2018)在《絮凝蛋白Flo1活性位构象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絮凝蛋白与多糖链的相互作用导致了酵母细胞的絮凝。Flo1p是絮凝能力最强的絮凝蛋白。N-Flo1p是Flo1p的N端,位于酵母细胞表面,与酵母细胞壁上的甘露聚糖相互作用。探索絮凝蛋白-配体相互作用有助于对絮凝的调控研究。N-Flo1p的结构形态有两种,一种是非结合态(PDB ID:4LHL),另一种是与甘露糖分子的结合态(PDB ID:4LHN)。比较两种构型发现:4LHN的活性位明显小于4LHL,说明甘露糖诱导了N-Flo1p活性位构型的变化。了解N-Flo1p活性位构型的变化过程,对于建立絮凝的模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蛋白质构象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涉及到复杂的机制和极高的自由度。本文围绕絮凝蛋白的构象的变化过程及其对功能的影响展开了研究。1.我们使用了不同的插值方法来产生蛋白质的中间结构。结果发现笛卡尔坐标插值不适用于处理灵活的侧链运动(如苯环翻转);侧链转置-骨架插值无法使得侧链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内坐标插值虽然可以使得侧链内部结构逐步变化,但是中间结构的骨架发生了交叉现象。2.提出组合型的插值方法。了解不同插值方法的优缺点之后,我们提出了BISO(Backbone Interpolation Sidechain Orientation)方法,具体来说是将内坐标插值产生的侧链与直角插值产生的骨架组装起来。对BISO方法产生的中间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这种方法产生的中间结构不会出现骨架交叉,侧链内部结构变形。在之后的结构优化,为了消除中间结构中不合理原子作用,分别制定了适用于骨架和侧链的优化方案。3.两种构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使用AMBER14软件对4LHL和4LHN两种构型与甘露糖形成的复合物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4LHL构型只能与甘露糖分子作用6 ns左右,6 ns后甘露糖离开4LHL的活性位。而4LHN构型可以在50 ns时间内与甘露糖稳定相互作用。分析模拟轨迹发现钙离子对稳定甘露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ASP160,ASP161两个氨基酸在甘露糖刚进入活性位中与配体作用明显;活性位的收缩使得甘露糖与LYS194,GLN94的作用变得明显。我们希望BISO方法可以提供所有的蛋白质构象变化的初始路径,为寻找大分子蛋白质体系的构象变化路径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姜宇,鲍立宁,朱曙光,董欣琦[8](2018)在《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活性污泥中经过初筛复筛得到了一株絮凝率为94.3%的絮凝剂产生菌。对该菌株所产的生物絮凝剂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絮凝条件为:静置时间为3~5 min,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2 mL,温度为20℃,pH为7~8、CaCl_2加入量为0.5 mL。对该菌株所产生物絮凝剂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絮凝条件为:发酵液投入量为3 m L、CaCl_2投加量为1 mL,pH为7。同时该絮凝菌在对污水的实际处理中有较好的效果,对COD及NH_3-N去除率分别达到62.35%和61.67%,并且可提高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及脱水率,脱水率可达42%。(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刘春骁[9](2018)在《过氧乙酸/高分子絮凝剂复合化学调理改善剩余活性污泥脱水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市政污泥产量大,含水率高、体积大,成分复杂,二次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寻找有效解决污泥的处理与处置的方法迫在眉睫。高含水率污泥含水率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污泥体积的巨大改变。因此,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对解决污泥的处理与处置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研究过氧乙酸(Peracetic acid,PAA)、高分子絮凝剂(Polymer flocculant)、过氧乙酸联合高分子絮凝剂化学调理方法对剩余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效果,结合叁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Matrix Spectra,EEM)分析化学调理法对污泥絮体理化性质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PAA能有效氧化破解污泥细胞,进而破坏污泥絮体结构的完整性,减小污泥絮体的粒径,释放污泥细胞内部的有机物质和胞内结合水,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PAA氧化破解污泥的最适反应时间为50 min,最适投加量为0.1035g/gMLSS,经PAA调理后的污泥,毛细吸水时间(Capillary Suction Time,CST)为48.1 s,抽滤泥饼含水率为70.6%,污泥比阻(Specific Resistance of Filtration,SRF)为3.42×10~(12) m/kg,均达到最低值,相比原始污泥分别降低40.32%,12.60%以及33.98%;随着PAA投加量的增加,污泥的溶解性胞外聚合物(Soluble Extracellular Polymer Substances,SEPS)逐渐增加,而疏松结合型胞外聚合物(Loosely Bound-Extracellular Polymer Substances,LB-EPS)和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Tightly Bound-Extracellular Polymer Substances,TB-EPS)则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EEM分析发现,PAA对污泥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 Substances,EPS)中类蛋白类物质和芳香族蛋白的去除作用强于其对腐殖酸和富里酸的去除作用。2.使用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硫酸铁(Polymerized Ferrous Sulfate,PFS)、聚合氯化铝(Poly Aluminium Chloride,PAC)以及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ationic Polyacrylamide,CPAM)进行污泥调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PFS调理污泥的最适投加量为6 g/L,PAC的最适投加量为3 g/L,CPAM的最适投加量为0.06 g/L;PFS对SRF的影响较大,CPAM取得最低的抽滤泥饼含水率。高分子絮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改善效果依次为CPAM>PAC>PFS;经PFS、PAC、CPAM调理后的污泥,中位粒径(d_(0.5))明显增大,Zeta电位明显上升;3种高分子絮凝剂对EPS中腐殖酸和富里酸含量的影响较小,对SEPS中的蛋白质类物质却有一定的去除作用;PFS和CPAM对蛋白质类物质的去除作用优于PAC;酸性条件对CPAM的调理作用产生不利影响。3.PAA联合高分子絮凝剂PFS、PAC或CPAM的调理方式能进一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污泥细胞首先被PAA氧化破解,释放胞内结合水,污泥絮体颗粒变小,后加入的高分子絮凝剂对污泥表面的负电荷进行电性中和,减小污泥颗粒间的排斥力,颗粒脱稳相互碰撞形成大颗粒,同时通过吸附架桥等作用形成大块絮体,污泥呈现有水分通道的骨架结构,减小过滤时滤饼层的阻力以及小颗粒物质对滤膜的阻塞程度。较单独投加高分子絮凝剂,联合调理方式中高分子絮凝剂的用量大幅减少,PFS的最适投加量为1.5 g/L,PAC的最适投加量为0.9 g/L,CPAM的最适投加量为0.04 g/L。在最适条件下,经3种联合调理方式(PAA+PFS、PAA+PAC和PAA+CPAM)调理后污泥的抽滤泥饼含水率分别为65.8%、66.3%和61.7%,SRF分别为3.24×10~(12) m/kg、3.21×10~(12) m/kg和2.88×10~(12) m/kg,CST分别为31.5 s、38.4 s和37.6 s。3种联合调理方式均使污泥的微观形貌发生巨大变化,经PAA联合PFS调理后的污泥呈疏松多孔的碎形团状结构,孔隙度大,在脱水过程中易保持水分通道的畅通;PAA联合PAC调理后的污泥呈条状的空间立体结构;PAA联合CPAM调理后的污泥呈层状的空间立体结构。(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8-03-28)

宋勃轩,聂麦茜,白雪蕊,聂红云,蒋欣[10](2018)在《提高唾液酸分泌量对克雷伯氏菌NⅢ_2高产高活性糖蛋白絮凝剂的影响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克雷伯氏菌NⅢ_2发酵产微生物絮凝剂(MBF)过程中提高唾液酸(SA)分泌量对其高产高活性糖蛋白絮凝剂的影响作用。采用摇瓶发酵,产物冻干后称重,利用高岭土悬浊液测定其絮凝活性,并利用酶标仪测定唾液酸量,从而得出相应结果。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SA分泌量越高,絮凝剂产量及其活性也会越高。当MBF中SA含量约为12 ng/g MBF时,MBF产量约为12 g/L。在SA分泌量提高的同时,MBF中蛋白质含量和Zeta电位值也得到提高。探索出一种能最大程度提高SA分泌量和MBF产量的叁碳源发酵体系:m蔗糖:m丙酮酸钠:m柠檬酸钠=20 g:4 g:2 g,此时MBF的产量为13.85 g/L,蛋白含量为0.41 g/g MBF,絮凝活性为98%。研究结果为高产高活MBF的发酵以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絮凝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将具有絮凝淀粉活性的酸浆应用在玉米淀粉生产中,试验采用从自然发酵甘薯酸浆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对淀粉颗粒具有絮凝活性的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L1(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ubsp. paracasei L1)接种在玉米浆中发酵制成玉米酸浆,研究不同氮源与碳源、不同接种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pH值等条件对玉米酸浆絮凝淀粉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不同发酵条件制备玉米酸浆,以5%的比例将玉米酸浆加入到玉米淀粉浆(5%,w/v)中,静置3min,采用碘显色法测定上清液液面下20mL处的淀粉含量,上清液中玉米淀粉含量越低则表明玉米酸浆的絮凝活性越好。结果表明:当酵母浸粉为氮源,乳糖为碳源时,玉米酸浆沉降淀粉的能力较强,酵母浸粉的最佳用量为3.0%,乳糖为2%,继续增加酵母浸粉及乳糖的添加量,絮凝活性反而降低;当接种量为10%时,玉米酸浆的絮凝活性最好。玉米酸浆培养36h时,玉米酸浆的凝絮活性较高,为0.10mg·mL-1;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玉米酸浆的絮凝活性先升高后降低,30℃时玉米酸浆的絮凝活性最大;酸浆絮凝活性在pH值5.5~6.0时较好,随着pH值的升高,絮凝活性降低;玉米粒浸泡时间24h时,玉米酸浆絮凝淀粉的能力较强;玉米以1:3的比例加水磨浆时,玉米酸浆絮凝活性最好。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发酵条件对玉米酸浆絮凝淀粉活性的影响较大,玉米酸浆的最佳培养方法为玉米粒浸泡24h,以1∶3的比例加水磨浆过滤后,加入3.0%酵母浸粉、2%乳糖,接种10%的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L1发酵液,调整pH值5.5~6.0,30℃培养36h。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絮凝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1].陈铖,刘汉希,赵晓蕾,张跃军.PDAC对活性染料模拟印染废水絮凝脱色效果研究[J].给水排水.2019

[2].杨强,张莉力,闫荣,李晓娜.不同发酵条件对玉米酸浆絮凝淀粉活性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9

[3].张吉库,李蜜,刘玥彤.电絮凝结合活性焦技术除磷试验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9

[4].张兰河,赵倩男,张海丰,贾艳萍,李正.Ca~(2+)对污泥硝化活性和絮凝沉降性能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9

[5].曾涛.高分子右旋糖酐的氧化、接枝改性及其絮凝活性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6].崔霞,穆军.抗生素胁迫暂养下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的耐药絮凝活性菌研究[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刘权.絮凝蛋白Flo1活性位构象变化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8].姜宇,鲍立宁,朱曙光,董欣琦.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8

[9].刘春骁.过氧乙酸/高分子絮凝剂复合化学调理改善剩余活性污泥脱水性能[D].华侨大学.2018

[10].宋勃轩,聂麦茜,白雪蕊,聂红云,蒋欣.提高唾液酸分泌量对克雷伯氏菌NⅢ_2高产高活性糖蛋白絮凝剂的影响作用[J].微生物学杂志.2018

论文知识图

3 培养时间对菌株 B5 生长量及絮凝活4 培养时间对絮凝活性的影响吕曲姆厄Tt.~U匆旅活性分布4 培养基初始 pH 值对菌株絮凝活性培养基初始pH对絮凝活性的影响培养时间对A-9的生长、MBFA9的粘度及其...

标签:;  ;  ;  ;  ;  ;  ;  

絮凝活性论文_陈铖,刘汉希,赵晓蕾,张跃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