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调峰论文_周琼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机组调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深度,机组,负荷,火电,经济,锅炉,安全性。

机组调峰论文文献综述

周琼芳[1](2019)在《300 MW机组深度调峰能力试验和安全经济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省一电厂在现有设备未进行改造的基础上,通过低负荷试验、燃烧优化调整等对电厂300 MW亚临界燃煤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进行验证。同时,就300 MW机组参与深度调峰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机组深度调峰运行及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能源与节能》期刊2019年12期)

姜馨,姜彩生[2](2019)在《1号、2号机组深度调峰灵活性技改方案特点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网系统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能容量比例的增大,在秋、冬、春季风级较大的供暖期,电网负荷超限与风电、光伏的过剩、火电供热机组抽汽供暖不足矛盾日益突出,弃风保热现象突显,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本文来源于《热电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王国成[3](2019)在《供热机组汽机锅炉异步负荷深度调峰系统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热电联产供热机组汽机锅炉异步负荷深度调峰系统可以提高供热机组参与电网深度调峰能力及增加机组供热能力,同时也能实现机组全负荷脱硝。本文拟对该系统进行分析说明,为同类型供热机组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35期)

陈飞,周晓韡[4](2019)在《1000MW二次再热机组深度调峰安全运行问题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发展"十叁五"规划》要求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提高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加大燃煤电站灵活性的改造力度,加大煤电调峰能力,更是重中之重。(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市场》期刊2019年12期)

李晓杰[5](2019)在《600 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对经济性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清洁能源输入量大幅增加,浙江电网日常运行峰谷差值日益增大,尤其在法定节假日期间体现的最为明显,此时系统负荷具有谷底低、时间短的特点。为应对电力系统的这种新形势,也为了避免机组频繁启停,维持电力系统的灵活安全性,火电机组进行深度低负荷调峰运行并且尽量快速地进行负荷调节成为必然。通过试验分析50%负荷深调至40%负荷对超临界机组经济性影响,以及按照2018年机组深度调峰运行时间统计情况,得出深度调峰对全年经济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节能措施。(本文来源于《节能》期刊2019年11期)

陈淦良[6](2019)在《西门子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深度调峰能力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随着风光核等清洁能源建设步伐的加快,火电机组已经从基础性、常规性能源供给向深度调峰、备用能源进行了转变,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尚未开展类似的研究工作。通过开展对某电厂西门子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深度调峰运行能力的研究,分析深度调峰期间的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和后期开展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深度调峰提出改进措施。(本文来源于《电站系统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陶丽,杨宇,陈国巍,程应冠,宋文雷[7](2019)在《300MW机组深度调峰技术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某300 MW亚临界机组进行了锅炉运行参数和控制优化,在高负荷下,适当降低炉膛烟温确保再热蒸汽不超温;在低负荷下,通过强化燃烧来提高再热蒸汽温度;对一次风进行了调平,对部分二次风门挡板开度进行了调整;修改了燃烧侧的部分热工组态逻辑,优化了保护参数,之后进行了锅炉在30%锅炉额定出力(BRL)工况的运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台磨煤机运行方式,在30%BRL工况时,锅炉能安全稳定运行,且经济、环保指标良好。(本文来源于《发电设备》期刊2019年06期)

陈宇,应光耀,包劲松,马思聪,顾正浩[8](2019)在《浙江省燃煤机组深度调峰汽轮机设备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能源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及外购电量的不断增加使得燃煤机组深度调峰迫在眉睫,通过对浙江省58台300 MW及以上容量燃煤机组进行40%额定负荷深度调峰可靠性验证试验,分析了机组在40%额定负荷深度调峰时汽轮机主、辅设备的运行情况,重点介绍了主机本体汽缸温差、振动,给水泵系统以及其它辅助系统的影响。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运行调整,浙江省内300 MW级以上汽轮机组各主、辅系统无需进行大的改造,均已具备调峰至40%额度负荷的能力。(本文来源于《浙江电力》期刊2019年10期)

刘桂生,石卫兵,高峥,吕剑虹[9](2019)在《基于仿人智能控制算法的330MW机组深度调峰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汽轮机DEH系统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在中低负荷段存在的非线性和时滞问题,提出了基于仿人智能控制算法的330MW亚临界机组协调系统控制策略,与其它先进控制策略如预测控制策略相比,该智能控制策略具有设计简单、易于实现且无需被控过程数学模型的优点。在国电江苏谏壁发电有限公司330MW亚临界机组实际应用表明,智能协调优化控制系统提高了机组负荷的调节性能,有效抑制了主要参数的波动,明显提高了机组的运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汽轮机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祁乐,陈标,江平,赵燃,高小镜[10](2019)在《燃煤火电机组提供调峰辅助服务的成本和效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汛期水电消纳与低谷调峰矛盾突出,为避免弃水需充分挖掘燃煤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潜力。燃煤火电机组提供调峰辅助服务存在多级调峰过程,应考虑给予涵盖调峰成本的合理补偿。本文针对此问题,首先研究了燃煤火电机组的多级调峰过程及原理,其次从燃煤火电机组的煤耗成本、油耗成本、损耗成本、环境成本等方面对其调峰成本进行综合分析,给出了燃煤火电机组调峰成本数学模型并进行算例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燃煤火电机组多级调峰的调度模型,对火电机组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及在其不同补偿力度下的经济效益进行仿真分析,算例采用标准10机系统,应用商业软件GAMS对调度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燃煤火电机组调峰成本模型和多级调峰调度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大数据》期刊2019年10期)

机组调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电网系统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能容量比例的增大,在秋、冬、春季风级较大的供暖期,电网负荷超限与风电、光伏的过剩、火电供热机组抽汽供暖不足矛盾日益突出,弃风保热现象突显,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机组调峰论文参考文献

[1].周琼芳.300MW机组深度调峰能力试验和安全经济性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9

[2].姜馨,姜彩生.1号、2号机组深度调峰灵活性技改方案特点比较[J].热电技术.2019

[3].王国成.供热机组汽机锅炉异步负荷深度调峰系统探讨[J].价值工程.2019

[4].陈飞,周晓韡.1000MW二次再热机组深度调峰安全运行问题浅析[J].技术与市场.2019

[5].李晓杰.600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对经济性影响分析[J].节能.2019

[6].陈淦良.西门子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深度调峰能力探究[J].电站系统工程.2019

[7].陶丽,杨宇,陈国巍,程应冠,宋文雷.300MW机组深度调峰技术研究与应用[J].发电设备.2019

[8].陈宇,应光耀,包劲松,马思聪,顾正浩.浙江省燃煤机组深度调峰汽轮机设备影响分析[J].浙江电力.2019

[9].刘桂生,石卫兵,高峥,吕剑虹.基于仿人智能控制算法的330MW机组深度调峰控制研究[J].汽轮机技术.2019

[10].祁乐,陈标,江平,赵燃,高小镜.燃煤火电机组提供调峰辅助服务的成本和效益分析[J].电力大数据.2019

论文知识图

考虑供热蝶阀开度的热电联产机组调峰采用燃油机组调峰的规划方案采用燃气机组调峰的规划方案“一拖一”方式下供热量与机组调峰不同模式下机组调峰能力比较不同模式下机组调峰能力比较

标签:;  ;  ;  ;  ;  ;  ;  

机组调峰论文_周琼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