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习特点与教师提问设计

幼儿学习特点与教师提问设计

【摘要】幼儿对未知的世界有着很大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也就是幼儿对知识学习的一种内在的心理需要。但由于幼儿不能根据自己现实的愿望与需要去选择学习内容,所以幼儿对知识的需要常处于一种潜伏。如何将这种潜伏状态转化为学习起实际促进作用的活动状态,这就需要教师不断采取措施进行激发,课堂提问就是这种有效的措施之一。【关键词】创造思维;教学方法

Thekid'sstudycharacteristicsliftwithteachertoaskadesign——Thebigclassseediagramrelate《beerbucket,boneLuLu》ofanalysiswithintrospect

ZhouXiao-ying

【Abstract】Thekidhastotheunknownworldverybigofcuriosity.Thiskindofcuriosityisalsoakidthestudyistotheknowledgeofakindofinsideofmentalstatedemand.Butbecauseofkidcan'taccordingtooneselfrealityofwishesanddemandgotochoicestudycontents,sothekidneedknowledgetooftenbeplacedinakindofincubate.Howwillthiskindofincubateappearanceconversionforstudyhaveactualmovableappearanceofpromotethefunction,thisdemandtheteachercontinuouslyadoptmeasuretocarryonstirup,classroom'sliftingtoaskbethiskindofvalidofoneofthemeasure.

【Keywords】Createthinking;Teachingmethod

幼儿对未知的世界有着很大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也就是幼儿对知识学习的一种内在的心理需要。但由于幼儿不能根据自己现实的愿望与需要去选择学习内容,所以幼儿对知识的需要常处于一种潜伏。如何将这种潜伏状态转化为学习起实际促进作用的活动状态,这就需要教师不断采取措施进行激发,课堂提问就是这种有效的措施之一。因为提问是开启幼儿创造思维能力,引导幼儿思维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借以接受幼儿反馈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古语亦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苏霍姆林斯基说得清楚:“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能摸到不懂的东西,使他们的面前出现疑问。”可见设疑是相当重要的。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精心设计提问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并有意识的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桥梁和阶梯。

图片是通过色彩、线条反映现实生活,为幼儿所喜爱的艺术形式,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证明。图片是向幼儿进行教育教学的有力工具。它能帮助语言与事物建立起联系,因此,运用图片进行讲述,很适合幼儿的学习特点。特别是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和讲述图片,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更具有意义。在幼儿观察图片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最基本的方法——提问。因为教师的提问起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内容,帮助他们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讲述的作用,因此,设计提问是很关键的。教师既要考虑提问的目的和内容,又要针对幼儿的心理特征和他们的学习特点,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方法。例如: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看图中人的动态时,教师就可直接点出主题,“你们看这个人在干什么?”如果教师换一种提问方法“你们看到了什么?”就会出现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观看到的部分,有的会说出看到的背景,有的会说出旁边的房子、车子、树、小革、小花等物品,各不相同。教师这时就发现围绕不到重点来,原因主要是设计提问范围太广,内容量太多,没有针对主要内容进行提问。教师可以把提问设计的面再缩小些。回到自己提问的目的上来,否则就难以收场。所以设计提问很关键,一定要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那应如何设计提问呢?具体如下:

第一,提问的问题要根据讲述图片的目的来考虑,提问要紧扣主题,不要提与主题无关的内容,也不要引导幼儿回答与主体不相干的事情。如:《啤酒桶,骨碌碌》中的第一幅图片,主要内容是运输啤酒的汽车上掉下了许多啤酒桶。啤酒桶在马路上骨碌碌的滚动,教师提问时,可以这样进入,“汽车上发生了什么事?”“啤酒桶滚到哪里了?”不必去问:“马路上的房子建在什么地方”“路上还有什么?”等等,否则,幼儿会理不清头绪,无重点,所以教师提问内容,要有一定的指向,目的性要明确。再如,当教师出示第三幅图时,幼儿一下子被图中玩耍的孩子吸引住了。都在讨论画面上孩子的动作及样子,根本不关注滚来的啤酒桶将与这些孩子们有什么联系。这显然,讨论偏了方向。当然这也是幼儿的学习特点所致,见故事中的人物打闹很有趣,就转移话题。这时,教师的引导很重要。一定要引导他们回到主题中来,可以这样提问“这些孩子在马路上玩耍,过了一会儿,咦?他们看到了街上有什么?(许多啤酒桶)”“这些小朋友看到啤酒桶会干什么呢?”把幼儿的目光转移到啤酒桶中来,让他们围绕主题发挥想象。当然教师要注意,引导时千万不要用直接性的语言进入主题,如:你们看到街上滚着什么?这样的问话,幼儿不会被吸引。所以.当幼儿偏题时,教师要及时引入主题,同时还要注意他们的学习特点。问话要有吸引力。

第二,要根据图片的内容考虑主要看什么?哪些是陪衬的?提问要能引导幼儿有次序地观察。从一部分观察到另一部分,使幼儿能有目的地去感知。如:《啤酒桶,骨碌碌》的第二副图中讲述的是剃了半边头发的人,跑出来追啤酒桶;啤酒桶又滚到修车的铺子。修鞋的人见了,没穿好鞋就去追啤酒桶;滚呀滚,啤酒桶又滚到了澡堂门口,洗澡的人没穿好衣服,也急急忙忙得出来追骨碌碌的啤酒桶。就这样,他们在大街上追呀追……主要观察这些人滑稽的姿态以及他们的心理变化。而这时汽车、房屋、树、草在一旁就是陪衬。教师就可以这样提问幼儿:啤酒桶滚到哪里了?这些人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做了什么动作?他们的心里怎么想的?引导幼儿有次序地观察,从地点、环境到人物的特征以及他们的活动,最后到人物和环境的关系,这样的顺序进行观察感知图片内容,而不是随便乱看。总之,提问时,要按照幼儿观察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先总后分的顺序进行提问。例如,总的部分,可这样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天气怎样?逐渐引申到局部细节部分,例如:这是什么样的人?他在干什么?他心里在想什么或她心里有什么感觉?其他人看了会怎么说?怎么做等等。

第三,教师提问的问题要能起到引导幼儿思维步步深入的作用。以大班看图讲述《啤酒桶,骨碌碌》为例,当教师出示第一幅图片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然后再问:“啤酒桶骨碌碌地滚着,滚呀滚,它将会滚到哪里?会发生什么事呢?为什么会这样?”让幼儿猜一猜,这种提问是先上幼儿回答与图片画面有关的内容,然后进一步让幼儿回答在图片上没有表现出来的事物。目的在于激起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想象、创造的空间,从而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另外,在看图讲述过程中,提问应起到故事提纲的作用,这样以启发幼儿有序的构思故事,帮助他们理清思路,逐步展开故事的情节。

第四,提问要有一定难度,也就是提问的问题必须是仔细观察图片,经过思考后,才能回答得出的问题。例如在《啤酒桶.骨碌碌》第一、第二幅图片中,教师问:“这是什么地方?”幼儿回答:“这是一条大街。”教师接着问:“你怎么知道这是大街?”幼儿答:“因为中间是一条大马路,路两旁有楼房,有商店,有人行便道,有树,路上还有来往的车辆。”后一个问题。是要求幼儿根据已掌握的关于大街的概念,对图片的背景进行判断,这对幼儿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回答这样的问题.是要求幼儿把在图片上观察到的内容,进行一番分析综合后,才能回答上来的。对于幼儿来说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样的提问,能培养幼儿分析综合能力,使他们养成爱思考、爱动脑的好习惯。

第五,教师设计提问时,应考虑幼儿之间的差异。有的幼儿喜欢观察.但不会如何表述。有的幼儿善于讲而不善于观察,粗粗看一眼就说好多东西,有的甚至不着边际的讲,有的幼儿观察和讲述水平都较低。针对这些不同情况,就要采用不同方法。第一种情况,就要在语言上多给他们启发,帮助他们选词、造句,特别是让他们多听范讲:第二种情况,就要严格让他们按照问题回答,而这些问题必须是经过细致观察才能回答上来的。例如:《啤酒桶.骨碌碌》中的第二副图对于善于讲,不善于观察的幼儿来说,就可以这样提问:“理头发的人变成什么样子跑出来的?”“洗澡的人又变成什么滑稽的样子跑出来的?”他们必须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回答出来。因此,对于这些幼儿最重要的是养成他们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对于第三种情况就要加强个别帮助。可让他重复别人的回答,也可以以鼓励口吻进行提问“XXX,你还看到了什么?我可看到这个滑稽的人只穿一只袜子,咦!你看,还光着脚丫跑了出来。”还可以“XXX,你看得最清楚,你把看到的告诉大家好吗?”等等放松这些幼儿的情绪,鼓励其大胆发言。

总而言之,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对幼儿进行设计提问时,一定要考虑他们的学习特点。这样,不但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而且还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从而使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高峰。

收稿日期:2009-12-23

标签:;  ;  ;  

幼儿学习特点与教师提问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