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传入纤维论文_马会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肾传入纤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纤维,腺苷,氧化氮,单位,生理学,神经,精氨酸。

肾传入纤维论文文献综述

马会杰[1](2004)在《腺苷对肾传入纤维自发活动和豚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肾传入纤维主要包括Aδ和C类纤维,起源于肾内感受器。肾内感受器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机械感受器,对肾内静水压变化敏感,其中部分感受器有自发放电活动;二是化学感受器,主要对肾缺血和/或肾间质、肾盂内化学物质浓度改变敏感。根据生理特性的不同,化学感受器又可划分为R1和R2两类,R1化学感受器无自发活动,可被肾缺血激活;R2表现自发放电活动,在肾缺血以及肾间质、肾盂液化学成分改变时被激活。因此,在生理状态下肾传入纤维表现有低频自发放电活动,其中R2化学感受器的冲动是其重要来源。肾传入纤维虽然不直接参与肾血管和肾小管功能的调节,但作为反射活动的起始环节,其传入冲动参与多种反射性调节,如引起肾-肾反射,参与循环系统的神经调节等;另外还可引起多种内分泌激素,如血管升压素、皮质醇、心房钠尿肽的释放。可见肾传入纤维活动的变化可影响机体多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腺苷是腺嘌呤核苷酸的代谢产物,是一种重要的神经调质。腺苷通过其受体介导对肾脏功能发挥显着的生理作用。例如:腺苷参与肾小球前和肾小球后血管阻力的调节,并参与调节肾小球滤过率,肾素释放,上皮细胞的转运,肾内炎症以及肾小球系膜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四种亚型的腺苷受体A1, A2A, A2B, A3均已在肾脏发现并被克隆。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效应分子,参与多种生理过程。现已<WP=4>证实叁种一氧化氮合酶(NOS)均存在于肾脏;同时,NO可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肾入球小动脉活动的调节。本研究目的主要是观察肾动脉内应用腺苷对肾传入纤维自发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所得结果如下:在65只麻醉家兔,应用记录肾传入神经多单位和单位放电方法,观察了肾动脉内注射腺苷(adenosine)对肾传入神经活动(ARNA)的影响。结果如下:(1)多单位放电记录显示腺苷(50,100和200 nmol/kg)浓度依赖地兴奋ARNA,(由100%分别增至138.06 ± 7.16 %,201.09 ± 21.85 %,和313.73 ± 23.81 %,P < 0.001;持续2 ~ 6 min);(2)单位放电记录观察也证实腺苷(100 nmol/kg)可兴奋肾传入纤维自发放电活动(从0.19 ± 0.03 增加到0.42 ± 0.09 impulse/s,P < 0.001;持续1~3 min);(3)肾动脉内预先应用选择性腺苷A1受体阻断剂8-环戊-1,3-丙基嘌呤(DPCPX,160 nmol/kg),可部分阻断腺苷对肾神经传入纤维的兴奋作用(ARNA由0.45 ± 0.04减少至0.29 ± 0.03 impulse/s, P < 0.001)。(4)静脉内预先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0.1 mmol/kg),增强并延长了肾传入纤维对腺苷(100 nmol/kg)的反应(ARNA由0.45 ± 0.10增加至0.64 ± 0.09 impulses·s-1 , P < 0.001;反应持续时间由2~5 min延长至3.5~7.5 min)。以上结果提示:肾动脉内应用腺苷可兴奋肾传入纤维的自发放电活动,NO可能作为一种抑制性因素参与肾传入纤维活动的调节。(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04-03-01)

马慧娟[2](2003)在《L-精氨酸、辣椒素对肾传入纤维自发活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肾传入纤维主要包括Aδ和C类纤维,起源于肾内感受器。肾内感受器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机械感受器,对肾内静水压变化敏感,其中部分感受器有自发放电活动;二是化学感受器,主要对肾缺血和/或肾间质、肾盂液化学物质浓度改变敏感。根据生理特性的不同,化学感受器又可划分为R1和R2两类,R1化学感受器无自发活动,可被肾缺血激活;R2表现自发放电活动,在肾缺血以及肾间质、肾盂液化学成分改变时活化。因此,在生理状态下肾传入纤维表现有低频自发放电活动,其中R2化学感受器的冲动是其重要来源。肾传入纤维虽然不直接参与肾血管和肾小管功能的调节,但作为反射活动的起始环节,其传入冲动参与多种反射性调节,如引起肾-肾反射,参与循环系统的神经调节等;另外还可引起多种内分泌激素,如血管升压素、皮质醇、心房钠尿肽的释放。可见肾传入纤维活动的变化可影响机体多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效应分子,参与多种生理过程。现已证实叁种一氧化氮合酶均存在于肾脏;而且有研究显示L-精氨酸,作为NO前体可影响隔离灌流肾的血流动力学和肾小球微循环。同时,NO可<WP=4>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肾入球小动脉活动的调节。辣椒素是红辣椒的主要辛辣成分,可特异性激活Aδ和C类纤维的初级传入神经元。肾内存在辣椒素敏感性神经元,且在肾各种组织中均有辣椒素受体(VR)分布。本研究目的主要是观察肾动脉内应用NO前体L-精氨酸和辣椒素对肾传入纤维自发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所得结果如下:1、肾动脉注射L-精氨酸抑制麻醉家兔肾传入纤维自发性活动在52只麻醉家兔,应用记录肾传入神经多单位和单位放电方法,观察了肾动脉内注射L-精氨酸(L-arginine)对肾传入神经活动(ARNA)的影响。结果如下:(1)多单位放电记录显示L-精氨酸0.05, 0.24, 0.48 mmol/kg浓度依赖地抑制ARNA,(由100%分别降至83.58 ± 2.06 %, 37.29 ± 4.10 %, 15.33 ± 2.70 %,P < 0.001;持续2 ~ 6min);(2)单位放电记录观察也证实L-精氨酸(0.24 mmol/kg)可抑制肾传入纤维自发放电活动(从0.19 ± 0.05 减少到0.07 ± 0.02 impulse/s P < 0.001;持续3.8 ± 0.3 min);(3)预先静脉应用一氧化氮合酶 (NOS) 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 (L-NAME,0.11 mmol/kg),可完全阻断L-精氨酸对ARNA的抑制;(3)肾动脉内应用吗啉-斯德酮亚胺(SIN-1,3.75 μmol/kg),对肾传入纤维自发活动也具有抑制作用(ARNA由0.19 ± 0.06降至 0.05 ± 0.01 impulse/s P < 0.001;持续5.1 ± 0.3 min)。以上结果提示,肾动脉应用NO供体L-精氨酸和NO前体SIN-1均<WP=5>可抑制肾传入纤维自发活动,NO可能作为一种抑制性因素参与肾传入纤维活动的调节。关键词:L-精氨酸;一氧化氮;肾传入纤维;单位放电;吗啉-斯德酮亚胺;N-硝基L-精氨酸甲酯(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03-03-01)

肾传入纤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肾传入纤维主要包括Aδ和C类纤维,起源于肾内感受器。肾内感受器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机械感受器,对肾内静水压变化敏感,其中部分感受器有自发放电活动;二是化学感受器,主要对肾缺血和/或肾间质、肾盂液化学物质浓度改变敏感。根据生理特性的不同,化学感受器又可划分为R1和R2两类,R1化学感受器无自发活动,可被肾缺血激活;R2表现自发放电活动,在肾缺血以及肾间质、肾盂液化学成分改变时活化。因此,在生理状态下肾传入纤维表现有低频自发放电活动,其中R2化学感受器的冲动是其重要来源。肾传入纤维虽然不直接参与肾血管和肾小管功能的调节,但作为反射活动的起始环节,其传入冲动参与多种反射性调节,如引起肾-肾反射,参与循环系统的神经调节等;另外还可引起多种内分泌激素,如血管升压素、皮质醇、心房钠尿肽的释放。可见肾传入纤维活动的变化可影响机体多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效应分子,参与多种生理过程。现已证实叁种一氧化氮合酶均存在于肾脏;而且有研究显示L-精氨酸,作为NO前体可影响隔离灌流肾的血流动力学和肾小球微循环。同时,NO可<WP=4>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肾入球小动脉活动的调节。辣椒素是红辣椒的主要辛辣成分,可特异性激活Aδ和C类纤维的初级传入神经元。肾内存在辣椒素敏感性神经元,且在肾各种组织中均有辣椒素受体(VR)分布。本研究目的主要是观察肾动脉内应用NO前体L-精氨酸和辣椒素对肾传入纤维自发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所得结果如下:1、肾动脉注射L-精氨酸抑制麻醉家兔肾传入纤维自发性活动在52只麻醉家兔,应用记录肾传入神经多单位和单位放电方法,观察了肾动脉内注射L-精氨酸(L-arginine)对肾传入神经活动(ARNA)的影响。结果如下:(1)多单位放电记录显示L-精氨酸0.05, 0.24, 0.48 mmol/kg浓度依赖地抑制ARNA,(由100%分别降至83.58 ± 2.06 %, 37.29 ± 4.10 %, 15.33 ± 2.70 %,P < 0.001;持续2 ~ 6min);(2)单位放电记录观察也证实L-精氨酸(0.24 mmol/kg)可抑制肾传入纤维自发放电活动(从0.19 ± 0.05 减少到0.07 ± 0.02 impulse/s P < 0.001;持续3.8 ± 0.3 min);(3)预先静脉应用一氧化氮合酶 (NOS) 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 (L-NAME,0.11 mmol/kg),可完全阻断L-精氨酸对ARNA的抑制;(3)肾动脉内应用吗啉-斯德酮亚胺(SIN-1,3.75 μmol/kg),对肾传入纤维自发活动也具有抑制作用(ARNA由0.19 ± 0.06降至 0.05 ± 0.01 impulse/s P < 0.001;持续5.1 ± 0.3 min)。以上结果提示,肾动脉应用NO供体L-精氨酸和NO前体SIN-1均<WP=5>可抑制肾传入纤维自发活动,NO可能作为一种抑制性因素参与肾传入纤维活动的调节。关键词:L-精氨酸;一氧化氮;肾传入纤维;单位放电;吗啉-斯德酮亚胺;N-硝基L-精氨酸甲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肾传入纤维论文参考文献

[1].马会杰.腺苷对肾传入纤维自发活动和豚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4

[2].马慧娟.L-精氨酸、辣椒素对肾传入纤维自发活动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病理生理原理示意图1.1HE染色观察肾交感神经剥除情况...肾交感神经分布一8RealtimePCR测定脊髓背根神经节CGRP...电针肾俞穴肾交感神经传出纤维放电电针肾俞穴HRV谱分析低频峰面积

标签:;  ;  ;  ;  ;  ;  ;  

肾传入纤维论文_马会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