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水量论文-蒋何斌,陈建康

失水量论文-蒋何斌,陈建康

导读:本文包含了失水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碳纤维,混凝土,失水量,电阻率

失水量论文文献综述

蒋何斌,陈建康[1](2018)在《碳纤维混凝土失水量—电阻率关联关系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已逐步成为检测混凝土结构变形以及损伤破坏有效传感设备的基本材料,然而在某些严酷腐蚀环境下由于水分的侵入会使此类传感设备对建筑物的状态监测产生较大的干扰。因此,本文围绕碳纤维混凝土失水量和电阻率的关系展开了部分实验研究。首先,得到了不同碳纤维体积分数下混凝土静态初始电阻率的变化,发现两者近似满足指数型关系。随后,采用梯度加热和梯度冷却法,分别得到了两类(高、低)碳纤维混凝土所对应的电阻率-失水量关系曲线。最后,我们采用原位标记法以及ESEM环境扫描电镜细观实验对试样再次观察分析。证实了二次攀爬现象主要是由损伤和热激活导致的内部潜在水分大量流失,离子导电能力削弱而引起的电阻率快速上升。此外,ESEM图像也表明混凝土内部碳纤维能较好的分散开,且只有小部分区域存在团聚现象,本文所用试样具有良好的均匀性。(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期刊2018-11-23)

吴凯[2](2018)在《发电余热供热系统失水量控制实践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发电余热供热系统的循环水被誉为黄金水,国内外专家都在致力于控制失水量的研究,中国航发黎明动力分公司在实践中摸索,采取多项措施并有力控制了系统的失水量,实际补水量由5%降至0.2%以下,远低于行业标准。(本文来源于《电力设备管理》期刊2018年01期)

刘洋,宋晓燕,刘宝林[3](2014)在《真空冷却中降压速率对失水量和冷阱捕水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降压速率对冷阱捕水性能和失重的影响,同时找到一个合适的降压方案,本文采用了可拆卸式冷阱,并用叁种不同的抽速方案(2L/s、1.6L/s、1.2L/s)进行实验,结果发现采用慢速(1.2L/s)降压可以显着抑制冷阱温度的升高(低于5℃);能够大幅度提高冷阱的捕水率(88.45%);使实际失水量(16.85g)最接近理论最小失水量(14.943g)。(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暨第六届全国冷冻冷藏产业创新发展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11-27)

许晓琳,乌效鸣,杜晶[4](2013)在《一种新的钻井液静失水量方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室测试钻井液的API失水量结束后,仪器内剩余钻井液的粘度比测试前有所增大。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对原钻井液静失水量方程推导中所采用的渗滤模式提出了不同看法,以一种不同的渗滤模式为基础提出了新的钻井液静失水量方程,此方程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依照此方程,实验室测试API失水量时仍然可用7.5 min失水量的测试结果乘以2得到的数值代替30 min失水量的测试结果。(本文来源于《煤田地质与勘探》期刊2013年05期)

王艳,周前,杜建平,彭展[5](2013)在《降低液体真空冷却过程中失水量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形式的滤网在液体真空冷却过程中降低失水的效果。实验中采用圆柱形容器并控制液面高度为定值,通过改变片状滤网在容器中的位置来研究失水情况;同时研究了能够阻挡容器侧壁气泡的柱状滤网及综合状滤网对失水的影响;为便于有效比较失水量,提出过压度、实际失水率及失水效率等概念。实验结果表明:将片状滤网置于失水终了的液面处,其降低失水的效果最好;柱状及综合状滤网与片状滤网相比,能够进一步降低失水量。(本文来源于《制冷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锦秀,霜红[6](2010)在《跑冒滴漏数字惊人》一文中研究指出据市供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我市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为10.62%,这意味着什么?我市日均供水量约为20万立方米,10.62%的漏失率意味着每天有2万多立方米的自来水因跑冒滴漏白白流掉,而按日均每人生活用水0.08立方米计算,这些水(本文来源于《大同日报》期刊2010-04-09)

石伟[7](2008)在《小失水量采暖系统补水定压的控制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对于小失水量采暖系统,为什么过去人们选择了变频器控制补水定压,而如今又为什么应当放弃它,并由此引发了一些对盲目技术应用问题的思考。(本文来源于《区域供热》期刊2008年06期)

赵锴,赵亮,赵树隆[8](2006)在《VRLA电池的析气失水量与循环寿命》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采用排气集气装置计量矿灯用4V-8A h阀控铅蓄电池因充电析气造成的电解液失水的方法,以及如何根据电解液失水量预测这类电池的循环寿命的公式。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有效,而且简便易行,测试周期较短。(本文来源于《电池工业》期刊2006年03期)

郭济[9](2006)在《新加坡:失水量全球最低》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水量流失”,是指所生产(经过处理后)的水量和售出水量的差异。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一些欧美城市,每年的水量流失现在还是介于15至30%之间。而在一些较落后的国家,水量流失可高达50至60%。新加坡每(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报》期刊2006-06-03)

[10](2006)在《新加坡失水量全球最低》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加坡每年的“水量流失”只有5%,是全球失水量最低的国家之一。所谓“水量流失”,是指所生产(经过处理后)的水量和售出水量的差异。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一些欧美城市,每年的水量流失现在还是介于15%~30%之间。而在一些较落后的国家,水量流失可高达50%~6(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快报》期刊2006年06期)

失水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发电余热供热系统的循环水被誉为黄金水,国内外专家都在致力于控制失水量的研究,中国航发黎明动力分公司在实践中摸索,采取多项措施并有力控制了系统的失水量,实际补水量由5%降至0.2%以下,远低于行业标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失水量论文参考文献

[1].蒋何斌,陈建康.碳纤维混凝土失水量—电阻率关联关系的实验研究[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2018

[2].吴凯.发电余热供热系统失水量控制实践与研究[J].电力设备管理.2018

[3].刘洋,宋晓燕,刘宝林.真空冷却中降压速率对失水量和冷阱捕水效率的影响[C].第九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暨第六届全国冷冻冷藏产业创新发展年会论文集.2014

[4].许晓琳,乌效鸣,杜晶.一种新的钻井液静失水量方程[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3

[5].王艳,周前,杜建平,彭展.降低液体真空冷却过程中失水量的方法研究[J].制冷学报.2013

[6].锦秀,霜红.跑冒滴漏数字惊人[N].大同日报.2010

[7].石伟.小失水量采暖系统补水定压的控制问题[J].区域供热.2008

[8].赵锴,赵亮,赵树隆.VRLA电池的析气失水量与循环寿命[J].电池工业.2006

[9].郭济.新加坡:失水量全球最低[N].人民长江报.2006

[10]..新加坡失水量全球最低[J].水利水电快报.2006

标签:;  ;  ;  ;  

失水量论文-蒋何斌,陈建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