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氧镁水泥论文_李双营

导读:本文包含了氯氧镁水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泥,涂层,复合材料,钢筋,盐湖,官能团,竹材。

氯氧镁水泥论文文献综述

李双营[1](2019)在《盐湖地区氯氧镁水泥混凝土中钢筋涂层防护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盐湖地区的建筑实验中发现,建筑物受侵蚀的现象十分严重,文章结合该地区的具体环境,以氯氧镁水泥混凝土中的裸露钢筋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材料的涂层对于钢筋的防护效用。笔者将防腐涂料的方法应用在对盐湖地区氯氧镁水泥混凝土中钢筋涂层的防护试验中,先是探究在氯氧镁水泥混凝土中添加涂层钢筋的实际效果,再运用化学方法,利用CS350电化学测量仪表和其它化学设备,对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进行数据的拟合从而展开剖析,以研究不同涂层对于钢筋的腐蚀是否具备防护作用及其效果如何。(本文来源于《建筑安全》期刊2019年12期)

夏雨,关博文,薛振华,高妮,王永维[2](2019)在《官能团对PCE在氯氧镁水泥中吸附-分散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向自制聚羧酸减水剂(PCE0)引入单体,设计并合成含不同官能团的改性PCE0,通过测试氯氧镁水泥(MOC)净浆流动度、MOC的性能及微观测试,分析改性PCE0中的官能团对MOC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单体取代量的改性PCE0对MOC最佳作用效果时,苯乙烯(ST)、酰胺基(AM)、酯基(ES)取代丙烯酸(AA)的摩尔取代量之比分别为:0.6、0.6、0.4;AM、ES取代AA的取代量对MOC水化放热过程诱导期、加速期影响显着;不同单体取代AA后,吸附性能最强的为ES-PCE0;改性PCE0分子在浆体中的吸附性能与其羧基量有关,羧基越多对体系的分散效果越好。(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11期)

杨少婷,荆琪宇,李晶,罗斌,刘红光[3](2019)在《竹复合氯氧镁水泥制备与改性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竹复合氯氧镁水泥制备工艺,制备出可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绿色生物质建材,通过实验探究物料配比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竹材进行改性处理增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得到性能优良的氯氧镁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试件拉伸断面形貌,从微观角度分析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机理。结果表明:(1)当竹丝掺量超过1%时,竹丝复合氯氧镁水泥的抗折强度与竹掺量正相关。当掺量达到12.5%,复合材料抗折强度为34.12 MPa,是未复合试件的292.1%。(2)不同改性剂对竹复合氯氧镁水泥的抗折强度增强效果排序为:碱液>未改性>复合改性>偶联剂。(3)得到一种制备高强度竹复合氯氧镁水泥原料配比:MgO∶MgCl_2∶H_2O(摩尔比)=4.7∶1∶14,粉煤灰掺量10%,5%NaOH改性竹丝掺量12.5%,制得竹复合氯氧镁水泥抗折强度达到40.86 MPa,是未改性材料的123.7%,是未复合材料的349.8%,抗压强度与未复合材料基本一致,达到相关标准的使用要求。(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鹏辉,乔宏霞,冯琼,曹辉[4](2019)在《考虑个体差异的氯氧镁水泥混凝土涂层钢筋寿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氯氧镁涂层钢筋混凝土(MOCRC)中涂层钢筋的制作误差导致不同MOCRC中涂层钢筋的寿命预测存在一定的差异,提出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性的溶液浸泡加速腐蚀试验,基于Wiener退化过程对涂层钢筋进行寿命预测.判断涂层钢筋腐蚀电流密度是否符合Wiener退化过程;在考虑涂层钢筋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引入漂移系数进行建模;将考虑个体差异与未考虑个体差异的涂层钢筋寿命预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溶液浸泡加速腐蚀试验下涂层钢筋的退化模型服从一个项数的指数函数.基于Wiener退化过程,考虑个体差异性的涂层钢筋在25 000 d左右发生严重锈蚀,未考虑个体差异性的涂层钢筋在30 000 d左右发生严重锈蚀.(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12期)

朱效甲,朱倩倩,朱玉杰,朱效涛,朱效兵[5](2019)在《不同测试方法对氯氧镁水泥制品氯离子含量测试结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不同标准的检测方法,测试了氯氧镁水泥制品中可溶出氯离子含量,分析了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无水乙醇作萃取溶剂,只有MOC中的游离氯离子被溶出;蒸馏水作萃取溶剂,不仅游离氯离子被溶出,P5遇水分解的氯离子也被溶出。所以,用水溶法和醇溶法两种测试方法测得的结果相差5~6倍。煮沸法和JGJ/T322—2013规定的测试方法皆用沸水作萃取溶剂,煮沸溶解过程P5结晶结构遭到破坏,MgCl2分解,氯离子游离出来,测试的氯离子含量几乎和理论计算的总氯离子含量相当,因此,测试氯氧镁水泥制品中的游离氯离子含量既不宜采用水溶法,也不宜采用煮沸法。(本文来源于《江苏建材》期刊2019年05期)

冯超,关博文,张奔,陈华鑫,房建宏[6](2019)在《外加剂对氯氧镁水泥水化过程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氯氧镁水泥(MOC)水化速率快、凝结时间短的特性,选择适宜的聚羧酸减水剂和某酸类缓凝剂掺入到MOC中以提高水泥的和易性。首先,通过水化热试验研究了基准MOC水化历程,并划分了水化阶段,运用水化动力学方法研究不同水化阶段的主要受控因素;然后,分析外加剂对MOC水化放热量、水化速率、水化产物类型及形貌的影响,采用动力学方程对比研究了外加剂作用下MOC水化历程的变化;最后,以旋转黏度试验表征外加剂作用下MOC水化过程的变化,以浸水后力学强度与未浸水强度的比值表征外加剂作用下MOC耐水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MOC水化过程与硅酸盐水泥类似,可分为起始期、诱导期、加速期、减速期和稳定期,其中加速期阶段水化速率完全受控于结晶成核和晶体生长,之后相边界反应和扩散因素逐渐影响水化速率;MOC结晶成核和晶体生长速率直接影响水泥浆体的凝结时间,降低MOC水化速率的主要措施为控制其结晶速率;掺入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并没有改变MOC水化产物,但其晶体形貌得到改善,浸水试验表明改善后的晶体形貌耐水能力更加优异;减水剂提高了浆体流动度,缓凝剂能够有效延长水化诱导期,加速期向后推迟了约2 h,但会小幅降低MOC的力学强度;旋转黏度试验表明添加外加剂有利于提高MOC的流动度。(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胡博,王建恒[7](2019)在《秸秆-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耐水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近年来为消化农村废弃秸秆而研发的秸秆-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的耐水性问题进行研究。通过采用磷酸二氢钾、柠檬酸、减水剂配制的复合磷酸盐溶液,丙烯酸乳液,超细二氧化硅来进行秸秆-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耐水性试验,得出:当丙烯酸乳液掺量40%,复合磷酸盐溶液浓度为10%,超细二氧化硅掺量为10%,秸秆-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吸水率低、软化系数高。(本文来源于《天津建设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郭赵梁,白利霞,王克佳,吴恩辉,左桂福[8](2019)在《氯氧镁水泥含量对聚苯乙烯泡沫板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将氯氧镁水泥浸渍到聚苯乙烯泡沫板(EPS)的间隙中,制成具有阻燃性能的聚苯乙烯阻燃板。研究氯氧镁水泥与水不同比例对EPS的阻燃性能、导热系数和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氯氧镁水泥的占比不断增加,EPS阻燃板的阻燃效果越好。(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23期)

王义超,余江滔,魏琳卓,徐世烺[9](2019)在《超高韧性氯氧镁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氯氧镁水泥基材料的脆性和耐水性能,本试验基于微观力学设计原理,采用聚乙烯纤维作为增强材料,进行了超高韧性氯氧镁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发。通过不同粉煤灰替代率(20%、30%、40%、60%)下复合材料的拉伸、压缩和单纤维拔出试验分析粉煤灰掺量对其基本力学性能、耐水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不同粉煤灰替代率下水化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浸水前、后均具有稳定的应变硬化和多缝开裂特性,抗拉强度介于4~7 MPa之间,拉伸应变介于5%~8%之间;聚乙烯纤维和粉煤灰的加入改善了氯氧镁水泥基材料的耐水性能,抗拉和抗压强度软化系数分别大于0.70和0.80,拉伸应变能力在复合材料浸水后均有一定的提升。(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16期)

甘季中,曹万智,王洪镇,杨永恒[10](2019)在《长期堆放氯氧镁水泥合格性检验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氯氧镁水泥性能与其他水泥不同,而长期堆放未使用的氯氧镁水泥无法用肉眼判断其合格性,因此需要探究一种检测方法对其性能进行检测,进而判定其是否合格可用。通过水泥胶砂法从强度方面进行检验判定,了解其力学性能的同时,可以判定其合格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建材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氯氧镁水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向自制聚羧酸减水剂(PCE0)引入单体,设计并合成含不同官能团的改性PCE0,通过测试氯氧镁水泥(MOC)净浆流动度、MOC的性能及微观测试,分析改性PCE0中的官能团对MOC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单体取代量的改性PCE0对MOC最佳作用效果时,苯乙烯(ST)、酰胺基(AM)、酯基(ES)取代丙烯酸(AA)的摩尔取代量之比分别为:0.6、0.6、0.4;AM、ES取代AA的取代量对MOC水化放热过程诱导期、加速期影响显着;不同单体取代AA后,吸附性能最强的为ES-PCE0;改性PCE0分子在浆体中的吸附性能与其羧基量有关,羧基越多对体系的分散效果越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氯氧镁水泥论文参考文献

[1].李双营.盐湖地区氯氧镁水泥混凝土中钢筋涂层防护试验[J].建筑安全.2019

[2].夏雨,关博文,薛振华,高妮,王永维.官能团对PCE在氯氧镁水泥中吸附-分散性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9

[3].杨少婷,荆琪宇,李晶,罗斌,刘红光.竹复合氯氧镁水泥制备与改性机理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9

[4].王鹏辉,乔宏霞,冯琼,曹辉.考虑个体差异的氯氧镁水泥混凝土涂层钢筋寿命预测[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5].朱效甲,朱倩倩,朱玉杰,朱效涛,朱效兵.不同测试方法对氯氧镁水泥制品氯离子含量测试结果的影响[J].江苏建材.2019

[6].冯超,关博文,张奔,陈华鑫,房建宏.外加剂对氯氧镁水泥水化过程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胡博,王建恒.秸秆-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耐水性试验研究[J].天津建设科技.2019

[8].郭赵梁,白利霞,王克佳,吴恩辉,左桂福.氯氧镁水泥含量对聚苯乙烯泡沫板性能的影响[J].建材与装饰.2019

[9].王义超,余江滔,魏琳卓,徐世烺.超高韧性氯氧镁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J].材料导报.2019

[10].甘季中,曹万智,王洪镇,杨永恒.长期堆放氯氧镁水泥合格性检验方法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9

论文知识图

矿渣对氯氧镁水泥反应历程的影响秸秆-氯氧镁水泥理论预测导热系...掺加1% P秸秆-氯氧镁水泥理论预...粉煤灰对氯氧镁水泥反应历程的影...掺加10% F秸秆-氯氧镁水泥理论

标签:;  ;  ;  ;  ;  ;  ;  

氯氧镁水泥论文_李双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