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铜多金属矿床论文-李伟,吴桐,刘淼,崔天日,陈井胜

锡铜多金属矿床论文-李伟,吴桐,刘淼,崔天日,陈井胜

导读:本文包含了锡铜多金属矿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夕卡岩型,内蒙古

锡铜多金属矿床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吴桐,刘淼,崔天日,陈井胜[1](2019)在《内蒙古中部大黄花夕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黄花铜多金属矿位于赤峰-朝阳金多金属成矿带南部,矿化发生在燕山期正长花岗岩与石炭系酒局子组大理岩接触部位,局部构成铜(铁)矿体.夕卡岩矿物主要为石榴石、透辉石、透闪石、绿帘石、绿泥石、角闪石及阳起石,金属矿物有黄铜矿、辉铜矿、黝铜矿、斑铜矿、铜蓝及氧化次生矿物蓝铜矿、孔雀石、褐铁矿.围岩蚀变强烈,呈现清晰的蚀变分带现象,自接触带向外可分为较强的透闪石-阳起石化带,较强的透闪石-透辉石化带,弱蚀变的大理岩化带.金属元素组合特征明显,为Cu、Pb、Zn、Au、Ag组合.该铜多金属矿的形成与正长花岗岩的侵入作用有关,成矿时代为中侏罗世晚期,与朝阳-赤峰地区金多金属矿成岩成矿时代一致.(本文来源于《地质与资源》期刊2019年05期)

阮明贤,李伟成,刘朱旭,崔强强,田海军[2](2019)在《青海冷湖盐场北山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一文中研究指出盐场北山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的阿尔金山主脊南坡,地处东昆仑造山带俄博梁元古宙古陆块体,属俄博梁华力西期(钨、铋、稀土)成矿带。经地表及深部探矿工程揭露控制,圈定镍矿(化)体、铜矿(化)体和镍铜复合矿(化)体共计57条,且区内花岗伟晶岩脉Nb、Ta和Rb等元素含量达到工业品位。在地质背景分析基础上,总结矿(化)体赋存特征和矿体矿石特征,指明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锰业》期刊2019年05期)

李要平,陈寿椅[3](2019)在《安徽省南陵县桂花冲铜多金属矿床物质组分及矿化阶段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南陵县桂花冲铜多金属矿床是安徽省地矿局321地质队新发现的一处中型矿床。矿床矿石物质组分复杂,种类多。本文在野外工作基础上,通过大量光、薄片观测,基本查明矿床矿物种类和特征,厘定了矿物生成顺序,对矿床成矿阶段进行探讨,以期对在该区找矿及矿床物质组分等研究方面给予一定参考和启迪。(本文来源于《资源信息与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熊巍,蒋婷婷[4](2019)在《江西地区铜多金属矿床矿物学特征及成矿要素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满足我国铜矿开采需求,对江西地区铜多金属矿床矿物学特征及成矿要素提取进行分析研究。研究主要针对矿区内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后,明细矿石主要类型,并以此为依据分析成矿要素,为今后江西地区铜多金属矿开采提供最新资料依据。(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16期)

吴梦增,董朔,韩广金,涂顺松[5](2019)在《东天山铜沟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天山博格达造山带内发育有一系列铜多金属矿床,形成了达坂城铜多金属矿集区。本次研究对达坂城地区铜沟铜多金属矿床开展成矿特征研究。研究区内铜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以似层状、透镜状及脉状产于下石炭统地层中。矿体围岩蚀变以青磐岩化为主,矿物组合(磁铁矿-黄铜矿-绿帘石-绿泥石-石英脉)特征与斑岩型矿化边缘的脉型多金属矿化矿物组合特征相似。因此,铜沟铜多金属矿化为与斑岩有关的脉型多金属矿化,深部具有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化的潜力。(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16期)

王振亮,邓友茂,孟银生,刘瑞德[6](2019)在《综合物探方法在维拉斯托铜多金属矿床北侧寻找隐伏矿体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维拉斯托铜多金属矿床北侧第四系覆盖严重,用地表地质手段很难发现该区是否存在隐伏矿体,因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重力、磁法、激电中梯及CSAMT法对该区进行了勘查工作,通过以上工作,在该区推断出3条断裂,圈定出2处找矿靶区,通过钻孔验证,成功找到一处隐伏矿体,总结出一套在覆盖区寻找隐伏矿体的技术方法组合。(本文来源于《物探与化探》期刊2019年05期)

廖文平,钟瑜,沈寅[7](2019)在《西藏丁玛日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丁玛日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叁江造山系拉达克-冈底斯弧盆系,综合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矿物结构构造、矿体产状及围岩蚀变特征,玛日铜矿床应归属于构造热液脉状-浅成低温热液型系列,矿床成因为热液变质矿床。(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9年09期)

谭元松,刘应飞[8](2019)在《福建政和下屯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组构特征及成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钻探岩芯矿石光片、薄片显微镜鉴定,并结合地表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对下屯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根据矿石组构特征、矿物组成特征及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组合、相互交叉生长关系,将矿床分为两个期次和四个阶段。初步认为该矿床为构造-热液迭加型多金属矿床。(本文来源于《地质找矿论丛》期刊2019年03期)

刘铭涛,陈向平,王居松,曹锦元,牛英杰[9](2019)在《内蒙古大井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成矿作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林西县大井铜多金属矿是大兴安岭中南段的重要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在铜矿化阶段,大井矿段的平均均一温度为179℃,高于通和矿段的170℃和利拓矿段的153℃;大井矿段的平均盐度为11.20%(NaCl_(eqv.)),也高于通和矿段的9.2%(NaCl_(eqv.))和利拓矿段的10.0%(NaCl_(eqv.))。铜矿化阶段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177℃,高于铅锌矿化阶段的144℃;但铜矿化阶段的盐度平均值为10.53%(NaCl_(eqv.))、密度平均值为0.97 g/cm~3,却低于铅锌矿化阶段的盐度平均值13.81%(NaCl_(eqv.))和密度平均值1.02 g/cm~3。铜矿化流体和铅锌矿化流体不是同一成矿流体的连续演化,而是两个不同的成矿流体。大井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大致是:锡、铜的成矿流体先侵位卸载成矿,晚些时候铅锌的成矿流体也迭加进来,但是铅锌矿化中心与锡、铜的矿化中心并不完全重迭,只是部分矿体在空间上有迭加。不同期次流体的迭加成矿是大井矿床的Cu、Pb-Zn、Sn、Ag均达到大型规模的最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地质调查与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刘颖,刘品德[10](2019)在《西昆仑欠孜拉夫铅锌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西昆仑重要的铅锌铜多金属成矿带瓦恰岛弧带发现了一批铅锌铜矿资源产地。通过对欠孜拉夫铅锌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矿体特征的研究以及对其成因的初步分析,认为铅锌铜多金属矿床是VMS型矿床,以期为在西昆仑地区寻找同类型的铅锌铜多金属矿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南省地质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7)

锡铜多金属矿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盐场北山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的阿尔金山主脊南坡,地处东昆仑造山带俄博梁元古宙古陆块体,属俄博梁华力西期(钨、铋、稀土)成矿带。经地表及深部探矿工程揭露控制,圈定镍矿(化)体、铜矿(化)体和镍铜复合矿(化)体共计57条,且区内花岗伟晶岩脉Nb、Ta和Rb等元素含量达到工业品位。在地质背景分析基础上,总结矿(化)体赋存特征和矿体矿石特征,指明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锡铜多金属矿床论文参考文献

[1].李伟,吴桐,刘淼,崔天日,陈井胜.内蒙古中部大黄花夕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特征[J].地质与资源.2019

[2].阮明贤,李伟成,刘朱旭,崔强强,田海军.青海冷湖盐场北山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中国锰业.2019

[3].李要平,陈寿椅.安徽省南陵县桂花冲铜多金属矿床物质组分及矿化阶段探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9

[4].熊巍,蒋婷婷.江西地区铜多金属矿床矿物学特征及成矿要素提取[J].世界有色金属.2019

[5].吴梦增,董朔,韩广金,涂顺松.东天山铜沟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

[6].王振亮,邓友茂,孟银生,刘瑞德.综合物探方法在维拉斯托铜多金属矿床北侧寻找隐伏矿体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9

[7].廖文平,钟瑜,沈寅.西藏丁玛日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J].低碳世界.2019

[8].谭元松,刘应飞.福建政和下屯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组构特征及成因探讨[J].地质找矿论丛.2019

[9].刘铭涛,陈向平,王居松,曹锦元,牛英杰.内蒙古大井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成矿作用探讨[J].地质调查与研究.2019

[10].刘颖,刘品德.西昆仑欠孜拉夫铅锌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C].河南省地质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标签:;  ;  ;  ;  

锡铜多金属矿床论文-李伟,吴桐,刘淼,崔天日,陈井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