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冷冻论文_董晶晶,曲巍

导读:本文包含了胚胎冷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胚胎,体外,卵巢,精子,公羊,方案,囊胚。

胚胎冷冻论文文献综述

董晶晶,曲巍[1](2018)在《人类胚胎冷冻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及其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胚胎冷冻技术是保存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后剩余优质胚胎的重要手段。从个体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叁个层面探讨了人类胚胎冷冻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认为其具有自身地位的伦理争议、对传统婚姻及亲子关系带来冲击、商业化风险以及剩余冷冻胚胎的应用问题。接着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认为可以通过强化人类胚胎冷冻技术运用的伦理原则,加强对从业人员和患者的伦理道德教育,加强法律对人类胚胎冷冻技术的伦理监督来有效规约人类胚胎冷冻技术所带来的伦理及其社会问题。(本文来源于《医学与哲学(A)》期刊2018年09期)

翁杰,陈小平,高晓晓[2](2018)在《胚胎冷冻20年 湖羊宝宝今出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 翁杰 通讯员 陈小平 高晓晓) 9月4日凌晨,杭州华丽牧业有限公司里,最后一只移植了1998年冷冻胚胎的母羊成功分娩。这标志着我国首批长期冷冻家畜胚胎移植培育获得成功。“此次试验成功是对我国畜禽保种技术可靠性的重要验证。”省畜牧(本文来源于《浙江日报》期刊2018-09-06)

巩晓芸,赵静,胡泊,王鹏,朱玥洁[3](2018)在《冷冻载体对人卵裂期胚胎冷冻复苏结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冷冻载体对人卵裂期胚胎冷冻复苏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冷冻胚胎移植且符合纳入标准的860个周期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按照冷冻载体分为2组:叶片(Cryoleaf)载体组(n=522)和闭合型拉细麦管(CPS)载体组(n=338),比较2组间胚胎复苏率、胚胎完全复苏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 Cryoleaf载体组和CPS载体组间年龄、不孕年限、体质指数(BMI)、移植日内膜厚度,移植胚胎个数、移植优质胚胎个数、胚胎复苏率和胚胎种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yoleaf载体组的胚胎完全复苏率和临床妊娠率高于载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复苏胚胎的质量、发育潜能以及冷冻复苏效率,叶片载体优于闭合型拉细麦管载体。(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佟桂芝,宋斌,董正德,李信涛,王伟霞[4](2018)在《提高牛、羊胚胎冷冻保存效果的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胚胎冷冻保存是胚胎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质量型畜牧业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我国牛、羊体内(外)胚胎冷冻效果还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水平,从而限制了胚胎移植技术的商业化推广应用。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问题是胚胎冷冻、解冻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以及保护剂毒性影响。因此在胚胎冷冻保存中各种抗冻保护剂及冷冻方法要相互结合,取长补短,针对不同发育阶段胚胎而筛选合适的冷冻保护剂及冷冻保存方法,同时简化冷冻一解冻程序,我们应寻找无需昂贵的冷冻设备、操作时间短、易推广的方法。对于胚胎冷冻胚胎移植流产率高、妊娠率及产仔率低等现象还需进一步研究。植物抗冻蛋白在猪胚胎玻璃化保存上的成功应用,使得此项技术能在畜牧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研究内容的意义较大。(本文来源于《现代畜牧科技》期刊2018年07期)

曾梅芳[5](2018)在《卵裂期胚胎与囊胚期胚胎冷冻复苏移植妊娠结局比较:一项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探讨不孕患者行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助孕所获卵裂期胚胎与囊胚期胚胎冷冻复苏移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检索发表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相关的可比较的文献,截止时间2017年7月份。主要的观察指标包括临床妊娠率(clinical pregnancy rate,CPR)和胚胎种植率(implantation rate,IR)。次要的观察指标包括多胎妊娠率(multiple pregnancy rate,MPR),流产率(miscarriage rate,MR),活产率(live birth rate,LBR)和持续临床妊娠率(ongoing pregnancy rate,OPR)。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及在95%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s)内来评估风险比(summary risks ratios,RRs)。结果:我们的meta分析共纳入八篇研究文献。七篇是回顾性研究,一篇是前瞻性研究。研究信息归纳总结了6590个冷冻复苏周期(卵裂期n=4594;囊胚期n=1996)。卵裂期胚胎冷冻复苏移植与囊胚期胚胎冷冻复苏移植相比,临床妊娠率没有统计学差异(RR=0.97,95%CI=0.90-1.04;固定效应模型;I~2=21%),而囊胚期胚胎冷冻复苏移植的胚胎种植率优于卵裂期胚胎冷冻复苏移植(RR=0.85,95%CI=0.74-0.97;随机效应模型;I~2=43%)。卵裂期胚胎冷冻复苏移植与囊胚期胚胎冷冻复苏移植相比,两者多胎妊娠率(RR=1.20,95%CI=0.79-1.82;固定效应模型;I~2=22%),活产率(RR=1.07,95%CI=0.98-1.16;固定效应模型;I~2=0%)和持续临床妊娠率(RR=1.01,95%CI=0.92-1.120;固定效应模型;I~2=0%)没有统计学差异,而囊胚期胚胎冷冻复苏移植的流产率要高于卵裂期胚胎冷冻复苏移植(RR=0.65,95%CI=0.45-0.93;随机效应模型;I~2=23%)。结论:本meta分析表明卵裂期胚胎冷冻复苏移植与囊胚期胚胎冷冻复苏移植二者妊娠结局没有差异。(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文晓凤,郑洁[6](2018)在《刺激周期行新鲜胚胎移植与全部胚胎冷冻后行冻融胚胎移植对患者妊娠结局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刺激周期行新鲜胚胎移植(ET)与全部胚胎冷冻后行冻融胚胎移植(FET)对患者妊娠结局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0例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患者,分为对照组(98例)给予刺激周期行新鲜ET及观察组(102例)经全部胚胎冷冻后行FET,并对比两组促排卵情况、ET情况、妊娠结局及OHSS发生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促性腺激素启动量及促排卵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促性腺激素总量、h CG日优势卵泡数及获卵数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受精率及卵裂率等ET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OHS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多胎妊娠率及活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刺激周期给予全部胚胎冷冻后行FET能够增加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亦可以明显降低OHSS发生率,取得较为理想的妊娠结局。(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8年03期)

梁俊仕,夏培元,李亮,胡靓雅,吕晨昭[7](2017)在《小鼠胚胎冷冻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胚胎冷冻技术如OPS、冷冻环、冷冻帽、冷冻膜等,在胚胎复苏率和囊胚形成率、技术可行性、温度适用范围、冰冻和解冻速率等方面各具有其特定优缺点,在实际推广和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就新型微滴式玻璃化(Modified droplet vitrification,MDV)胚胎冷冻技术和高重量渗透摩尔浓度玻璃化(High osmolality vitrification,HOV)两种新型胚胎冷冻保存技术进行概述,并阐明胚胎冷冻保存及复苏发育过程中所受温度、饮食中植物雌激素、N-乙酰半胱苷酸等参数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实验动物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孔娜,刘景瑜,陈华,王玢,孙海翔[8](2017)在《微刺激全部胚胎冷冻方案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的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刺激全部胚胎冷冻方案在常规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方案失败的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6例IVF/ICSI-ET应用常规促排卵方案因POR放弃周期或移植失败后改用微刺激方案的402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前、后2次不同促排卵方案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结果 402个微刺激周期中32个周期取消,周期取消率为7.96%,370个周期获得卵母细胞,平均获卵数(2.2±1.5)个,共233个周期有胚胎冷冻,胚胎冷冻率为57.96%,共194个周期进行了ET,临床妊娠74例,早期自然流产6例,起始周期累积妊娠率为37.75%(74/196),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临床妊娠率为38.14%(74/194),其中≤37岁组FET周期的临床妊娠率(50.89%)明显高于>37岁组(20.73%)(P<0.05)。微刺激方案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均显着优于常规长方案。结论微刺激全部胚胎冷冻方案对常规方案IVF/ICSI-ET治疗失败的POR患者具有疗程短、刺激剂量小,获卵率高、可利用胚胎率高、周期取消率低等特点,对于该类患者再次助孕可考虑微刺激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期刊2017年08期)

仇雪梅,王磊,丁晨,赵淑芹[9](2017)在《全部胚胎冷冻对不同促排卵方案患者临床应用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同超促排卵方案新鲜胚胎移植和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探讨全部胚胎冷冻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胚胎移植的525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3个周期为新鲜胚胎移植周期,272个周期为同期的复苏胚胎移植周期。纳入的促排卵方案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组(A组)和GnRH-a短方案组(B组)。分别比较两组中新鲜胚胎移植和冻融胚胎移植(FET)的妊娠结局,以及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和复苏胚胎移植周期中2种方案妊娠结局。结果 A组中,新鲜胚胎移植周期(A1组)和FET周期(A2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5.95%和47.71%(P>0.05);B组中,新鲜胚胎移植周期(B1组)和FET(B2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7.94%和46.30%(P<0.05);A1组和B1组的受精率和可用胚胎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平均获卵数、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显着高于B组(P<0.05);A2组和B2组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FET并不能显着改善长方案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但可显着提高短方案组的临床妊娠率,提示短方案患者可考虑采用全部胚胎冷冻。(本文来源于《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期刊2017年08期)

孔娜,刘景瑜,陈华,王玢[10](2017)在《微刺激全胚胎冷冻方案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刺激全胚胎冷冻方案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2例年龄≥38岁、应用微刺激方案行IVF/ICSI-FET的1 020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组:A组(38~<40岁);B组(40~<43岁);C组(≥43岁),比较3组间月经第3天FSH、Gn总量、Gn天数、平均获卵数、成熟卵母细胞总数、胚胎形成数、胚胎冷冻数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1 020个刺激周期中119个周期因卵巢反应不良放弃周期,周期取消率11.67%;1 001个取卵周期中69个周期获卵失败,平均获卵率93.11%。932个周期获得卵母细胞,平均获卵数(1.98±1.40)个,共565个周期有胚胎冷冻,胚胎冷冻率60.62%。3组比较HCG日卵泡数、获卵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月经第3天FSH水平、Gn天数、成熟卵母细胞数、胚胎形成数、胚胎冷冻数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B组的Gn天数、Gn总量、成熟卵母细胞数、胚胎冷冻数显着高于C组(P<0.05),C组的成熟卵母细胞数、胚胎冷冻数显着低于其他两组(P<0.05)。342人共行585个移植周期,移植周期的妊娠率为20.00%,移植周期的累积妊娠率为34.21%,起始周期的累积妊娠率为21.59%。3组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妊娠率逐渐下降(P<0.05)。结论高龄患者使用微刺激全胚冷冻方案可以获得相对满意的妊娠结局,不失为临床上的一个选择。但针对高龄患者如何根据年龄、卵巢储备功能和前次促排卵治疗结果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有待于进一步的随机对照试验探讨。(本文来源于《生殖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09期)

胚胎冷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记者 翁杰 通讯员 陈小平 高晓晓) 9月4日凌晨,杭州华丽牧业有限公司里,最后一只移植了1998年冷冻胚胎的母羊成功分娩。这标志着我国首批长期冷冻家畜胚胎移植培育获得成功。“此次试验成功是对我国畜禽保种技术可靠性的重要验证。”省畜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胚胎冷冻论文参考文献

[1].董晶晶,曲巍.人类胚胎冷冻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及其对策[J].医学与哲学(A).2018

[2].翁杰,陈小平,高晓晓.胚胎冷冻20年湖羊宝宝今出世[N].浙江日报.2018

[3].巩晓芸,赵静,胡泊,王鹏,朱玥洁.冷冻载体对人卵裂期胚胎冷冻复苏结局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8

[4].佟桂芝,宋斌,董正德,李信涛,王伟霞.提高牛、羊胚胎冷冻保存效果的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8

[5].曾梅芳.卵裂期胚胎与囊胚期胚胎冷冻复苏移植妊娠结局比较:一项meta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8

[6].文晓凤,郑洁.刺激周期行新鲜胚胎移植与全部胚胎冷冻后行冻融胚胎移植对患者妊娠结局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

[7].梁俊仕,夏培元,李亮,胡靓雅,吕晨昭.小鼠胚胎冷冻技术的研究进展[J].实验动物科学.2017

[8].孔娜,刘景瑜,陈华,王玢,孙海翔.微刺激全部胚胎冷冻方案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的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17

[9].仇雪梅,王磊,丁晨,赵淑芹.全部胚胎冷冻对不同促排卵方案患者临床应用的探讨[J].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17

[10].孔娜,刘景瑜,陈华,王玢.微刺激全胚胎冷冻方案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J].生殖医学杂志.2017

论文知识图

冷冻胚胎复苏后24h囊胚发育情况小鼠发育不同时期胚胎冷冻前后显...6 牛胚胎冷冻程序曲线图不同品系小鼠胚胎冷冻着床率的比...一5小鼠8一细胞胚胎冷冻前后情况不同品系小鼠胚胎冷冻复苏率的比...

标签:;  ;  ;  ;  ;  ;  ;  

胚胎冷冻论文_董晶晶,曲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