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石世刚河北省魏县北皋中心校056805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通过情感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初步感受课文,使学生用真情实感读书、用心读书。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抓住“特定环境”之下特定的“背影”,望着父亲艰难动作的背影,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感受到“父爱子”的浓浓深情。

2、要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加深感受课文的能力。如:在学习《乡愁》一文时,让学生谈谈离别的情绪,积累古诗词中的离别佳句,使得学生很容易感知文章的主旨。

二、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素养,保证阅读教学顺利进行

教师要不断地提高阅读教学的理论素养,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实际作用,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阅读水平和课本阅读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确立阅读训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根据阅读课程计划、目标,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加强阅读训练。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1、巧设导语。如在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我从网络上找到了相应的导语:同学们,苏轼有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温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鲜花盛开,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

2、鼓励学生驰骋想象。如教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古诗的画面美,在学生头脑中就会形成这样一个画面:朗润的清晨,优雅的旅舍,轻柔的杨柳,斜飞的细雨,沾湿的轻尘,诗人将平常的眼前景结合在一起,使人如在画中,真可谓“景也依依,人也依依,情也依依”,离愁别绪,就在不知不觉中寄寓于这如画的春景之中了。这种深切的理解感受,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提高了。

3、充分地运用多媒体。如学习《安塞腰鼓》一文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置身于黄土高原鼓声震天的场景中,学生内心的兴奋随着擂鼓那股冲劲和节奏鲜明的隆隆鼓声不断升温,对于安塞腰鼓所带来的震撼也不言而明。

四、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五、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1、通过朗读,“复现”作者生动的语言。鉴赏性的阅读讲求因声求气和绘声绘色。如教学阅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文时,采用语言的高低、缓急、抑扬、顿挫等语调,能读出这风卷雪飞的边塞风光和银妆素裹的白雪世界的感受来,并能读出“忽如”的转折性语气和“千树万树”的强调性语气,以传达出诗人先抑后扬的情绪状态和惊喜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自主选择,提高阅读水平。一篇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内容进行探究,改变以往教师预定好的思路。有的学生喜欢朗读,就去探究课文该怎么读,怎样才能读出情、读出神;有的学生喜欢抓重点句,体会句子蕴含的意思,就去探究课文中哪些句子含义深刻、该怎么理解;有的学生不明白课文中的某些情景,就会带着疑问去寻找答案等等。总之,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阅读学习,提高阅读水平。

3、提供适宜的文学作品,进行美感熏陶。课外阅读既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增加积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的阅读和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自由、无拘束、无负担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所以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盎然、如痴如醉,充分享受着阅读的自由、阅读的快乐。

六、阅读教学首先是培养阅读能力,其次培养写作能力

“新概念阅读教学”强调阅读课应明确多元的阅读教学目标(包括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思维能力、陶冶思想情操),而以“培养阅读能力”作为首要的最直接的目标,方使阅读课显露它的本色,成为真正的阅读能力训练课、阅读知识疏导课、阅读情志修养课。

七、让“阅读教学过程”尽可能逼近“实用阅读过程”

阅读教学要培养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就必须让阅读教学的特殊过程逼近生活和工作中的一般阅读过程,即经历“披文→得意→及物”的全过程。阅读是吸收和表达相统一的过程,先要把作者的书面言语内化为读者的内部言语,后要将读者的阅读心得外化为口头或书面言语,再身体力行将精神营养转化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物质能量。

八、在“学习性阅读”中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教育

如果把阅读行为分成学习性阅读、欣赏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四级,那么初中阅读教学基本属于“欣赏性阅读”,即以学习阅读知识、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主要目标。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标签:;  ;  ;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