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酶活性论文_董娜,戴兴德,张爱菊,张小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过氧化氢酶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过氧化氢,活性,碘化钾,灌丛,氧化酶,酵母菌,滤纸。

过氧化氢酶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董娜,戴兴德,张爱菊,张小林[1](2019)在《过氧化氢酶活性检测罗丹明B褪色光度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检测过氧化氢酶活力的罗丹明B褪色光度法。方法在硫酸介质中,加入过氧化氢氧化罗丹明B褪色,再加入Fe3+加速反应进程,根据酶促反应前后吸光度变化值△A确定过氧化氢酶活性。对建立的方法中的罗丹明B褪色反应条件(褪色反应催化剂、罗丹明B用量、褪色反应时间、褪色反应温度、硫酸用量)及酶促反应条件(过氧化氢体积、酶促反应时间)进行优化;确定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加入浓度小于过氧化氢基底液1/2的共存还原性物质(葡萄糖、果糖、乳糖、半乳糖)进行干扰试验。用建立的方法检测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以1 mL Fe~(3+)作为催化剂,5 mL罗丹明B作为底液时,体系吸光度控制在0. 8以内;在2 mmol/L硫酸介质中,40℃条件下反应60 min,罗丹明B褪色程度趋于最大;取过氧化氢基质液1. 00 mL,在15 min内,酶促反应达到完全。在最佳条件下,过氧化氢酶活性在0. 02~0. 3 U/mL范围内与△A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 999 2,检测限为0. 011 U/mL。建立的方法可检测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结论建立的罗丹明B褪色光度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适用于生物样品微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李冰,李玉双,陈琳,史荣久,魏建兵[2](2019)在《沈北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均匀网格布点法采集沈阳市沈北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101个表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细菌优势菌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沈北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水田,城市绿地,天然林地,旱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pH、含水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容重呈显着正相关,pH和含水质量分数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具有直接效应,容重主要通过pH和含水质量分数间接作用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为影响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细菌多样性(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呈正相关,说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受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蓝藻细菌(Cyanobacteria)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影响较大,其菌群丰度主要受土壤pH、含水量和容重的调控,且其随土壤pH、含水质量分数和容重的变化特征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一致,提示这些菌群可能是土壤过氧化氢酶的重要来源.(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马志良,赵文强,刘美[3](2019)在《高寒灌丛生长季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对增温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青藏高原东部窄叶鲜卑花高寒灌丛生长季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对增温(1.3℃)的响应,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高寒灌丛根际土壤生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季中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显着高于生长季初期和末期;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非根际土壤中随生长季节逐步提高,在根际土壤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在非根际土壤中,增温使生长季末期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和生长季中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提高17.5%和2.2%,而在其他时期对2种土壤酶活性没有显着影响.而在根际土壤中,增温仅在生长季初期使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提高6.5%和1.3%.在整个生长季,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均表现为正根际效应,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根际效应不明显,而增温仅在生长季末期使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根际效应显着降低15.2%.这表明,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东部高寒灌丛生态系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将发生不同的变化,进而影响高寒灌丛根际土壤生态过程.(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董娜,张爱菊,张小林[4](2019)在《基于碘化钾-淀粉显色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碘化钾-淀粉显色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新方法。在硫酸介质中,双氧水氧化碘化钾生成碘,碘与淀粉快速反应呈现蓝色,根据酶促反应前后吸光度变化值△A确定CAT活性。结果表明,在30分钟内,酶促反应符合一级反应的特征,CAT活性E(U/mL)在0.002~0.04U/mL范围内且与△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A=0.06843+16.9866E(U/mL),r=0.9970,检测限为0.0018U/mL。该方法用于鱼肝中CAT活性分析,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1.7~2.6%。(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期刊2019年08期)

翟晨,王书雅,时超,黄蔚霞[5](2019)在《基于量子点荧光探针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及酶量的快速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出一种基于量子点荧光探针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及酶量检测方法。[方法]以谷胱甘肽(GSH)稳定的CdTe/CdS量子点为荧光探针,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及酶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酶活性检测基于荧光猝灭法,对荧光猝灭机理进行探讨,并对试验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反应溶液最优pH为9,量子点与过氧化氢最优反应时间为10 min。在最优条件下,对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检测,检测范围为0.25~12.00U/L,过氧化氢和酶反应前后荧光差值(F_1-F_n)与猝灭前荧光值(F_0)的比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有较好的相关性(R~2=0.953)。酶量检测基于竞争免疫荧光法,通过对固化时间、抗体浓度等参数的优化,获得酶量检测的最优模型,检测范围为0.04~1.40 mg/L(R~2=0.964)。通过简单的样品前处理,对大米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及酶量进行检测,得到酶活性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2.0%~114.0%,酶量检测加标回收率为85.0%~115.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灵敏,通过一次简单的样品前处理,获得酶活性及酶量检测的食品样品提取液,为食品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及酶量的快速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单志琼[6](2019)在《用滤纸片上浮法探究底物浓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采用土豆滤液中的过氧化氢酶,用滤纸圆片润浸湿吸附法固定酶。以此作为酶原,以滤纸片上浮法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底物过氧化氢在0.1%~3%范围内呈现很好的浓度—效应曲线;反应在1 min内完成。该方法适合中学课堂教学。(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教学》期刊2019年06期)

王艺焜,戴毅,林小琪,刘婕,艾复清[7](2019)在《叁种烘烤方式下中部叶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烟叶在烘烤过程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动态,为科学烘烤提供理论依据,在常规烘烤、"两炖一停"烘烤、散叶烘烤叁种不同烘烤方式过程中定时取样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叁种烘烤方式下中部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现缓慢上升—快速上升—快速下降—缓慢下降—下降的变化趋势;T2在48 h达到高峰,峰值为67.57 U/mgprot,T3在36 h达到高峰,峰值为58.37 U/mgprot;T1在42 h达到高峰,峰值为66.33 U/mgprot;T2高峰出现时间比T1、T3分别延迟12 h、6 h,较T1高出9.2 U/mgprot,较T3高出1.24 U/mgprot;36 h前酶活性表现为T3>T1>T2,36~42 h酶活性表现T1>T3>T2,42 h后酶活性表现为T2>T1>T3。(本文来源于《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2019年05期)

张粒[8](2019)在《注射器和酵母菌液在“pH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实验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pH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实验的教学效果,从实验装置、实验材料、实验方案等方面对浙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案进行重新设计和实践。结果显示:两通注射器方法简单,可进行定量实验;使用酵母菌液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教学》期刊2019年05期)

李宏观,李玉,樊杨,柏晓云,吉春慧[9](2019)在《毒死蜱和重金属对近海沉积物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连云港近海临洪河口河心浅滩沉积物,采用不同浓度毒死蜱和重金属于室内培养,研究了毒死蜱和重金属对沉积物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酶活性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碱性磷酸酶活性受毒死蜱影响显着,峰值出现在10-200mg/kg浓度区间,培养第叁周时V_(max)显着下降,酶活性抑制作用最显着。2)毒死蜱对过氧化氢酶激活作用的峰值出现在50mg/kg处。培养叁周,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回归正常值。3)Cd处理对沉积物碱性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抑制作用显着,明显强于Pb处理以及Cd、Pb复合处理,而Pb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Cd对两种酶的抑制作用。4)酶活性可以用来指示沉积物的早期污染状况。(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2019年02期)

葛暄,徐海丽[10](2019)在《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恢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课堂生成的问题,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模块中"探究影响酶活性条件"这一实验进行拓展和创新,尝试探究不同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恢复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安徽教育科研》期刊2019年06期)

过氧化氢酶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均匀网格布点法采集沈阳市沈北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101个表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细菌优势菌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沈北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水田,城市绿地,天然林地,旱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pH、含水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容重呈显着正相关,pH和含水质量分数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具有直接效应,容重主要通过pH和含水质量分数间接作用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为影响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细菌多样性(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呈正相关,说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受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蓝藻细菌(Cyanobacteria)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影响较大,其菌群丰度主要受土壤pH、含水量和容重的调控,且其随土壤pH、含水质量分数和容重的变化特征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一致,提示这些菌群可能是土壤过氧化氢酶的重要来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氧化氢酶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1].董娜,戴兴德,张爱菊,张小林.过氧化氢酶活性检测罗丹明B褪色光度法的建立[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

[2].李冰,李玉双,陈琳,史荣久,魏建兵.沈北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马志良,赵文强,刘美.高寒灌丛生长季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对增温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9

[4].董娜,张爱菊,张小林.基于碘化钾-淀粉显色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

[5].翟晨,王书雅,时超,黄蔚霞.基于量子点荧光探针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及酶量的快速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9

[6].单志琼.用滤纸片上浮法探究底物浓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J].生物学教学.2019

[7].王艺焜,戴毅,林小琪,刘婕,艾复清.叁种烘烤方式下中部叶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

[8].张粒.注射器和酵母菌液在“pH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实验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19

[9].李宏观,李玉,樊杨,柏晓云,吉春慧.毒死蜱和重金属对近海沉积物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J].海洋湖沼通报.2019

[10].葛暄,徐海丽.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恢复的影响[J].安徽教育科研.2019

论文知识图

对L2(252-273)-SUMO-KatA和KatA在A...在不同H2O2浓度下过氧化氢酶的Linewe...纯化得到的过氧化氢酶的吸收光谱过氧化氢酶活力检测Figure5-11Catal...的晶体结构(来源于PDB数据库)不同处理种子中过氧化氢酶活性...

标签:;  ;  ;  ;  ;  ;  ;  

过氧化氢酶活性论文_董娜,戴兴德,张爱菊,张小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