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周志飞

思维“学贵存疑”,人的活动起始于问题,有疑问才会去思考,古人言“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有疑问是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发现新观点的起点,正确的质疑往往还是成功的开始,纵观物理学吏,每一个阶段的进展几乎都是从质疑开始的。例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对此提出质疑,通过理想实验,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时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后经牛顿进一步研究,总结出了牛顿运动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从而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以上举例可以得知质疑能力是多么重要,正如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总是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是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潮流,这就要求我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质疑的上些常用方法,创造良好的质疑情景,加强学生质疑能力培养,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造性人才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本人认为: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参与课改,转换角色,改进教学方法,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探究式”教学。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教师习惯于“高效率”的教学,把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平铺直叙地全部端给学生,面面俱到,喜欢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只重视传授知识,教师致力于“讲清讲透”,学生致力于“听懂听会”,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消极地随着老师的思路了解知识、掌所握知识,无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参与意识较差,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和懒惰性,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质疑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是教师要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在教和学的方式上,由单向输导向多向交流转变,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中,发生摩擦、碰撞、共振、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丰富教学内容;其次在教学方式上,必须抛弃传统的“注入式”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知识传授和掌握上,由面向结果面向过程转变,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其产生的基础以及它与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诱导学生沿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道路去学习,使学生通过

讨论、交流、举证等方式,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疑可质。

(二)师要以积极的态度为学生刨设一个良好宽松的质疑环境,启发学生进行质疑,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引起寻根问底的“思”,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诱思”,通过设疑提问诱发学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里:首先教师要掌握设疑的艺术,经常运用开放性提问法,诱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多种思路来考虑教师提出的问题,诱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学了曲线运动后,可设问:(1)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撤去一个力后物体的运动情况怎样?其次,教师设疑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层次,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一环扣一环,保证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堂课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于问题的产生和问题的解决之中。例如:在讲授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可设问:(1)电路的接法有几种?(2)不同电路中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有何区别?(3)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若需测电流表A或电压表V的电阻,又怎样测量?设计方案如何?再次教师要在物理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多问“为什么“,引导学生对课本上的物理规律、物理概念的引入要大胆质疑,去揭示隐藏在知识中和内涵和平外延,让学生逐字逐句地剖析、领悟,通过质疑和释疑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充分理解,并设法获得科学的结论。对于学生大胆的猜测和疑问要积极充分地给予肯定,既使有些质疑是错误的,我们也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表扬和鼓励,决不可嘲讽打击,让每一个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营造师生多边交往的气氛,促使学生质疑。

总之,为了充分体现新课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们广大教师应更新观念,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质疑,以真情实感、真知灼见去引导和帮助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匀惯,提倡“质疑法”学习,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可持续的学习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标签:;  ;  ;  

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