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论文_王其彰

导读:本文包含了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食管,隧道,吻合术,胃壁,贲门,食管癌,肿瘤。

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其彰[1](2014)在《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食管外科电子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汤志刚,艾万军[2](2010)在《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78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实施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年3月~2009年6月施行的78例食管(贲门)癌根治、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的方法和经验体会。结果 78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无住院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日15.6d。结论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是治疗食管(贲门)癌安全、可靠、经济的手术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0年18期)

杨勇[3](2009)在《隧道式和器械式食管胃弓上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状况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主动脉弓上食管胃隧道式吻合和器械式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的状况及差异。方法:2008年3月~2009年1月,选取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胸外科食管癌手术患者56例,食管胃吻合部位均为经主动脉弓前弓上吻合。按照吻合方式不同分为器械组(35例,食管胃器械式吻合)和隧道组(21例,食管胃隧道式吻合)。术后3个月分别行烧心症状调查和电子纤维内镜检查,对患者进行胃食管反流症状学分级和评分,及内镜学反流性食管炎的分级和评分;应用24小时食管pH监测胃食管反流的总次数、超过5分钟的反流次数、最长的反流持续时间、pH<4的总时间、pH<4占总时间的百分比和DeMeester总评分。参考上述指标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隧道组和器械组比较,烧心症状发生率(6/21,28.6%和22/35,62.9%,P<0.05)、烧心症状评分(0.48±0.87和1.00±0.97,P<0.05)以及烧心症状分级(P<0.05)有统计学差异;胃镜检查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11/21,52.4%and 28/35,80%,P<0.05)、评分(0.76±0.83和1.43±0.92,P<0.05),以及分级(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在全组患者中烧心症状发生率(28/56,50%)和胃镜检查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39/56,69.6%)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隧道组和器械组pH各项监测指标:DeMeester总评分(33.70±18.60和57.74±33.31,P<0.05),24h酸反流次数(66.38±49.60和100.60±57.93,P<0.05),大于5min的反流次数(8.38±7.13和15.20±10.01,P<0.05),最长的反流持续时间(24.95±12.14min和40.11±17.33min,P<0.05),pH<4总时间(161.57±99.13min和287.40±154.06min,P<0.05),pH<4占总时间%(11.22±6.88和19.89±10.49,P<0.05),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术式术后均有较为普遍的胃食管反流发生;隧道式吻合有明显的抗反流作用;器械式食管胃吻合术附加抗反流措施或可减少术后胃食管反流症状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期刊2009-05-01)

方秦模,祝沪军,郭德庆,李庆志,夏宏伟[4](2006)在《改良隧道式胃食管吻合术在食管、贲门癌治疗中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食管外科中,吻合瘘、狭窄返流仍是目前胸内食管胃吻合的严重并发症。我们受隧道式吻合方法的启发,施行了改良隧道式胃腔内食管胃吻合重建消化道。方法本文报告了24例改良“隧道式”腔内食管胃吻合的方法在食管外重建消化道应用体会。本组男19例,女5例:年龄39~71岁。食管癌6例均为下段食管癌:(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期刊2006-11-01)

蒋成榜,董光同,郑亮承,孙成超,谢德耀[5](2005)在《经左胸食管胃胸顶隧道式吻合术52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食管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迄今为止,食管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式较多,但术后吻合口瘘、返流性食管炎及吻合口狭窄仍有发生,目前手术方法仍处于不断改进完善之中。我(本文来源于《温州医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6期)

汤志刚,胡松林,王荔[6](2005)在《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38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施行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施行的38例食管(贲门)癌根治、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的方法和经验体会。结果:38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均在住院10~15天后痊愈出院。结论: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是治疗食管癌安全、可靠、经济的手术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05年20期)

沈中斌,黄春开,王希龙,董玉强[7](2005)在《晚期贲门癌切除后食管胃隧道吻合术加胸膜包盖18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晚期贲门癌根治术后预防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的方法。方法对晚期贲门癌根治术后采用隧道式吻合加壁层胸膜包盖。结果1998年1月—2004年8月对18例III期贲门癌根治术患者采用此方法,无吻合瘘、吻合口狭窄及手术死亡者。结论这种吻合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壁层胸膜粘连愈合力强;(2)对吻合口包盖严密可靠;(3)壁层胸膜可紧贴在吻合口上,不留残腔,可促进粘连。(4)壁层胸膜取材方便。(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05年03期)

薛虎,王东[8](2005)在《食管胃隧道式吻合术治疗148例食管贲门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切除采用隧道式吻合对预防反流性食管炎及防治吻合口瘘的作用。方法对1998年以来食管贲门癌隧道式吻合1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食管胃吻合口黏膜正常及轻度充血水肿率95 %,钡剂造影检查反流率10.2 %,食管内pH值呈酸性者20 %,吻合口瘘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食管贲门癌切除采用隧道式吻合能减少胃食管反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肿瘤研究与临床》期刊2005年01期)

张新波,贾信书,姬亚军,崔海峰,段海涛[9](2004)在《“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在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附4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1997年3月~2003年9月我院采用“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对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性切除进行消化道重建41例,1例在麻醉复苏期间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死亡,40例治愈。无1例发生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41例,男35例,女6例,年龄38~71岁。均有吞咽梗噎或困难,或上腹部不适,有症状距手术时间为3周~8个月。术前均进行食管胃钡餐X线造影及纤维(本文来源于《河南外科学杂志》期刊2004年02期)

沈中斌,黄春开,王向东,董玉强,李洪涛[10](2004)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后食管胃隧道吻合术加大网膜覆盖56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992 -0 1~ 2 0 0 3 -0 3 ,我们对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的吻合方法进行了改进 ,应用食管胃“隧道式”吻合术加胃大网膜包裹覆盖术连续进行 56例吻合 ,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效果满意 ,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手术死亡率 ,现报告如下。1(本文来源于《西北国防医学杂志》期刊2004年01期)

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总结实施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年3月~2009年6月施行的78例食管(贲门)癌根治、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的方法和经验体会。结果 78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无住院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日15.6d。结论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是治疗食管(贲门)癌安全、可靠、经济的手术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论文参考文献

[1].王其彰.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J].食管外科电子杂志.2014

[2].汤志刚,艾万军.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78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0

[3].杨勇.隧道式和器械式食管胃弓上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状况的比较[D].遵义医学院.2009

[4].方秦模,祝沪军,郭德庆,李庆志,夏宏伟.改良隧道式胃食管吻合术在食管、贲门癌治疗中的临床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2006

[5].蒋成榜,董光同,郑亮承,孙成超,谢德耀.经左胸食管胃胸顶隧道式吻合术52例分析[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

[6].汤志刚,胡松林,王荔.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38例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5

[7].沈中斌,黄春开,王希龙,董玉强.晚期贲门癌切除后食管胃隧道吻合术加胸膜包盖18例[J].临床军医杂志.2005

[8].薛虎,王东.食管胃隧道式吻合术治疗148例食管贲门癌[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5

[9].张新波,贾信书,姬亚军,崔海峰,段海涛.“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在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附41例报告)[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4

[10].沈中斌,黄春开,王向东,董玉强,李洪涛.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后食管胃隧道吻合术加大网膜覆盖56例[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4

论文知识图

正常对照组食管上皮超微结构

标签:;  ;  ;  ;  ;  ;  ;  

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术论文_王其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