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峰:儒家“忠恕”思想对当代领导干部的启示论文]()
[摘要]“忠恕”思想是儒家重要的伦理思想,是孔子“仁”的中心理念贯彻执行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古文典籍及儒家传统“忠恕”观念的梳理,意在提炼出其对当今治国理政的重要意义,“忠恕...
![何中华:美德与责任心是二分的吗?——与安靖如先生商榷论文]()
拜读了美国著名学者安靖如(StephenC.Angle)先生的大作《责任心是美德吗?——美德伦理学视域下重思孔孟荀的主张》(以下简称“安文”),深受启发。安文处理问题很细腻,可...
![段江波:“悟”:一种中国传统道德哲学运思方式论文]()
摘要:“悟”是一种集道德情感、道德理性与道德行动总和效应下,实现个体道德境界提升的道德认知实践活动,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一种较为独特的运思方式。从字义上看,“悟”的内涵从身体的...
![孙春晨:新中国70年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论文]()
【伦理与道德】摘要: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艰辛岁月,受当时特殊政治生活环境的制约,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没有获得应有的学术地位。改革开放后,中国...
![刘耘华:欧洲启蒙思想与中国文化有何相干?——就一个学界热点问题回应张西平先生#论文]()
请允许笔者先交代一下此文的缘起。2018年11月3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举办“十八世纪研究高峰论坛”工作坊,主事者金雯(JINWen)教授邀请著名学者张西平教授做主旨发言,同时...
![邵友伟:略论王阳明书院办学的实践与理念论文]()
摘要: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的王阳明,在其一生中始终将书院教育作为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从事教学和指导的书院有14所。在书院实践中,王阳明将道德理性作为其书院...
![陈宝贵:务本之思——《论语》夜读论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
![于超艺:论“饰”在《荀子》文本中的含义论文]()
摘要:“饰”字本非严格的学术概念,但《荀子》中却频频出现,且内涵不一,有在客观意义上作修饰解,有作对邪说奸言之掩饰解,但更多的是描述“礼”的文饰功用,即“饰别”与“饰情”。人、...
![张静莉:儒家管理哲学的核心理念探究论文]()
摘要:儒家管理哲学中的核心理念是强调以道德为主题,把提升管理者道德作为主要基础,以修齐治平的方式推动道德在组织中的影响,最终实现组织的管理目标。在儒家管理哲学中提取其核心理念,...
![赵梓桐:道势之间的儒家与共同体视野下的观照——评《传道与出仕——共同体理论视野下的先秦儒家》论文]()
李友广、王晓洁合著的《传道与出仕——共同体理论视野下的先秦儒家》一书(以下简称《传道与出仕》),由人民出版社于2018年11月正式出版。作者运用德国社会学家裴迪南·...
![岳芬:论塔克视角下的儒道生态智慧论文]()
摘要:作为一名卓越的生态学者和汉学家,玛丽·伊芙琳·塔克对中国传统儒家和道家思想均有深入的研究,她认为,中国儒家与道家思想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这些...
![杨德春:儒家真道统论论文]()
摘要:儒家的真道统应该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子夏、穀梁子、荀子、孟子。由于孟子是从子夏、穀梁子这一派学习,独立出去后恢复或重建了子思之学,所以...
![李亚宏:生活的最高境界——中庸之道论文]()
摘要:儒家的中庸思想既是一种高效、深邃、科学的人生哲学,也是一种充满中国智慧的方法论。基于此,从思想内涵、孔子的阐释和具体应用等三个方面来探求中庸的思想精华和普世价值,以便人们...
![张纯纲:《论语·八佾》第八则解读论文]()
在《论语·学而》第十五则中,子贡引用了《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生动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教诲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言语效果,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孔子说可以...
![吴奇萍:《大学》“止于至善”说及其相关问题论文]()
摘要:《大学》是圣人教化之学,更是君子修身之学。《大学》首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说是儒家的一种追求,也是学术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本着以经释经的...
![张晓庆:师德修养视域下的儒家君子人格论文]()
摘要:儒家君子人格蕴涵着浓郁的道德精神,是儒家师德的修养目标。从理念层面,它以追求仁道为价值旨归,以合于天命的性善论为理论基础;从规范层面,它以“有教无类”为基本原则,以“学而...
![杨家刚:重构道统,回归中道:清华简《保训》中道传承双重维度与统合孟荀论文]()
摘要:清华简《保训》以文王训诫太子发之形式叙述先秦“中”之传授谱系,学界多有讨论。今重新解读清华简《保训》文本结构与思想内涵,可见此篇中文王所述“中”之传授分为两部分,各有明显...
![赵志浩:“仁”与“孝”的矛盾与超越——王阳明“仁孝”观辨析论文]()
摘要:“仁”与“孝”皆是儒家强调的重要德目,对二者关系有不同解读。王阳明继承了宋儒以“体”“用”解释“仁孝”关系的做法,认为“孝”是“仁”体之用,而体认万物一体之“仁”需从对父...
![李阳:《论语》中的“遂志”论文]()
摘要:“君子以致命遂志”,不同学派所看重的“志”不同,相应的如何“遂志”也是不同。从《论语》一书中谈及何谓“遂志”与何为“遂志”。在《论语》中,“遂志”中的“志”指“志于道”,...
![邓国宏:学统的重建:汪中荀子学新探论文]()
摘要:乾嘉前后,在《荀子》一书获得充分校释、整理的同时,学者对于荀子之生平事迹及学术源流亦开始进行了考辨,这突出地表现在汪中(1744-1794)身上。汪中的荀学考辨工作不仅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