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远:唯仁者能恶人:论孔子的厌恶观论文]()
[摘要]厌恶是人的一种基本情绪体验,其反映出人对于某种事物的反感态度,以及拒斥或远离该事物的愿望。作为人的一种消极情感,厌恶在孔子的言行当中多有流露,其通常以恶人的形式表现出来...
![陈寒鸣:现代平民儒学:当代儒学创新发展之路论文]()
摘要:坚守人民本位,充分发掘儒学传统中民本思想的有益成分,构建现代平民儒学,是儒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自信是现代平民儒学的根基。现代平民儒学的实践者是人...
![黄元元:《中庸》“诚”的伦理学依据及其意义论文]()
摘要:《中庸》的“诚”首先是天道的本体状态,客观存在的所有实体只要正常的存在、发展,真实无妄,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诚”是一种纯善至诚的天道,而人日常行中庸之道的伦理...
![孙旭鹏:信任如何可能——以儒家义利观为视阈论文]()
摘要:当今社会道德问题的表现之一便是诚信的缺失,并进一步导致了社会信任危机。以儒家义利观为视阈来审视当今的信任问题,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发。首先,“信”即为“义”,体现为两个层面...
![白贤:朱熹“法者,天下之理”辨析论文]()
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朱熹不但是理学的代表人物,为“集诸儒之大成者”,而且在法律思想方面也颇多建树且影响深远,故向来亦为治法史者所重视。目前在都兰县关于免耕播种技术的示范...
![尹佳丽:“引用”视野中的孔子与五经——以《论语》为中心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论语》作为记录孔子言行及孔门活动的语录与作为孔门教材的五经之间的联系没有得到较为实证的关注与研究,然二者之间的文献联系却是进一步研究孔子思想及孔门教学的基本...
![魏明康:先秦儒家与法家比较三题论文]()
摘要:在先秦时期,以孔孟之道为思想核心的儒家,和以商韩之说为思想核心的法家,是中国思想史上针锋相对的两大流派。在政治价值观上,儒家主张民本,法家主张君本;在国家治理观上,儒家主...
![陈迎年:荀子“义利两有”政治哲学辨正论文]()
摘要:生活中有幸福,但也不缺乏苦难。面对这样的一个世界,政治要处理欲望、财产、权力等问题。欲望、财产与权力等,假若不是卑下的,那也绝不是高尚的,它涉及俗人俗务。人的这种存在论所...
![刘雪宁:云南建水团山民居建筑中的儒家文化论文]()
摘要:儒家文化是以儒学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对中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至于云南建水这种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也与儒学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更有团山民居这一由汉族移民...
![李东若:论孔子的出世情怀及其审美之维论文]()
论孔子的出世情怀及其审美之维李东若(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100081)摘要:在关于孔子思想是入世或出世问题的争辩中,大多数论者将之归于入世一维。在孔子入世思想的...
![陈永宝:论朱熹的“辟佛”思想论文]()
摘要:唐末宋初的辟佛运动,导致两宋时期的佛教内部发生了相应的转变。这种转变,呈现出以智圆、契嵩、宗杲等大德高僧采用不同的方式浸染儒典的现象。一般认为,这种背景对朱熹早期思想的形...
![杨万江:论荀子本分权利观下的法治理论及其价值根基论文]()
摘要:阐发了荀子本分权利观下的法治理论,认为荀子《天论篇》“明于天人之分”而“不与天争职”的价值框架所划定的本分本利边界,及其用以进行“权物称用”而建立的本分权利观,是法治理论...
![王晓昕:黔中王学大师孙应鳌及其“《四书》学”五题论文]()
摘要:《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千百年来儒家对《四书》的问学与探究形成所谓“《四书》学”。黔中王学大师孙应鳌在其所著《四书近语》中,以大量篇幅对“四书”...
![张永超:欲望、秩序与幸福:荀子礼乐教化思想之现代省察论文]()
[摘要]欲望优先于理性和道德,因此可以作为探究秩序合理性以及幸福问题的起点。“人生而有欲”,从起源角度讲欲望自身无善恶,但是实现欲望的方式产生了善恶,欲望之争导致了礼义秩序的必...
![彭潇:“性”与“伪”:荀子“性恶论”的概念架构研究论文]()
摘要:“心性论”的话题时论而长新,本文从纵横两个维度进行解析,一方面以“性恶论”为源点,将其投入当时的文化生态背景,从“性”与“伪”的关系架构揭示“性恶”并非荀子价值理论的依归...
![董晓红:“有”“无”“空”——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三重维度论文]()
摘要:随着人类生命意识的不断增强,人类与自然万物的关系越发值得关注,生命哲学逐渐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的维度之一,在生命洪流中,对天、地、人、神统一的哲学思维成为中国传统生命哲学贯...
![王楷:生命的感通与荀子道德主体的证成论文]()
赵文化研究·荀子专题[教育部名栏]摘要:既有的荀子道德主体研究大多在知性的维度上强调行动者对礼义的认知能力,然而,如果行动者没有对礼义的内在要求,单纯的知性并不足...
![杨德春:儒家的真道统论文]()
摘要:儒家的真道统应该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子夏、穀梁子、荀子、孟子。由于孟子是从子夏、穀梁子这一派学习,独立出去后恢复或重建了子思之学,所以...
![张驰:从生生到人本:从复卦的诠释演变看儒家的人文情怀论文]()
摘要:从生生到人本,体现出对复卦的认识,从“用”发展到了“工夫境界”。宋明的大儒们接受了王弼对于复卦引申义的阐述,但并没有赞同其将“无”视为复卦本体的观点,而是依据王弼对于天地...
![蔡先金:黑格尔哲学史视域下的孔子评判的评判——以《哲学史讲演录》文本为基础论文]()
总体而言,西方学界对于孔子的整体评价是客观与公允的,而且不乏赞誉之词,如伏尔泰(1694—1778年)赞叹孔子开辟了比基督教高明得多的“一个崭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然而,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