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降笔
  • 首页
  • 智能降重
  • 一键组稿
  • 论文查重
  • 写作助手
首页>标签>朱熹论文

朱熹论文

  • 朱熹理学论文
  • 朱熹佚文论文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16ZDA105)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朱熹礼学诠释学美学与构建当代和谐生活世界之意义研究”(06BZX070)的阶段性成果论文
  • 编号:FJ2018X0062018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朱熹易学方法论研究”
  • 2018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朱熹易学方法论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朱熹易学思想研究”(15YJA720005)论文
  • 朱熹闽学的传承关系”(项目编号:17WTA09)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18年度重大课题“周敦颐与湖南”(项目编号:XSP18ZDA010) 湖南省湘学研究院2017年度重点课题“明代的湖南王学研究”(项目编号17XXB08)的阶段性成果论文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二程到朱熹的解释学研究”(13BZX053)前期成果论文
  • 朱熹与王阳明孝论比较研究"
  • 秦彤:自欺现象的哲学思考论文

    秦彤:自欺现象的哲学思考论文

    摘要:自欺与欺骗不同。欺骗包括一个行骗者和一个受骗者,是一种二元结构,而自欺是只有一个自欺者的一元结构。面对自欺的逻辑矛盾,最常见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心理分割将自欺还原为二元结构。...
  • 樊智宁:经权思想的汉宋之别及其规范性来源论文

    樊智宁:经权思想的汉宋之别及其规范性来源论文

    [摘要]汉代的经权思想以公羊学为代表,主张“反经有善”。《公羊传》在强调善的结果的同时又在手段上对行权进行限制。董仲舒则以“复正”释权,并且将动机纳入对行权的考量,对行权进行更...
  • 吴东泽:论朱熹对程颐、苏辙“思无邪”观点的扬弃论文

    吴东泽:论朱熹对程颐、苏辙“思无邪”观点的扬弃论文

    摘要:程颐、苏辙作为北宋时期洛学与蜀学的代表人物,政治立场和思想理念皆有不同,尤其体现在《诗经》学方面,诸如《毛诗序》存废、说《诗》方法,亦体现在解经的立论依据上,这一根本性的...
  • 张瑜:朱熹诚信思想及现代价值论文

    张瑜:朱熹诚信思想及现代价值论文

    摘要:朱熹诚信思想是其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儒学德性伦理形态。社会价值传统伦理学的继承和弘扬对构建当代诚信有一定的积极价值。文章在考察朱熹诚信思想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朱熹...
  • 巩洪静:论宋、清时期“程学”的发展论文

    巩洪静:论宋、清时期“程学”的发展论文

    摘要:程颢、程颐世称“河南二程”,是理学的奠基人。自“二程”殁后,程氏义理之学几经波折,而后被学者认可。“二程”学说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吸收学者的个人理解,从而逐渐发展为儒学极为...
  • 石 磊:论朱熹“物死气灭”说下的鬼神祭祀观论文

    石 磊:论朱熹“物死气灭”说下的鬼神祭祀观论文

    摘要:朱熹的理气说是其祭祀观和鬼神观的理论基础。在理气关系中,朱熹持理能生气、物死气灭(理生气灭)的观点。这种理气观使朱熹认为人死之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留存作为鬼神或灵魂的材质,...
  • 谢琳惠:论邵雍对洛学的影响论文

    谢琳惠:论邵雍对洛学的影响论文

    摘要:邵雍与洛学有着深厚和天然的联系。邵雍作为理学奠基人之一,基于先天六十四卦的基础,构建了新的宇宙观,突破了秦汉以来的解易模式。作为洛学奠基人之一,邵雍与主创洛学的二程有着近...
  • 何玮:朱熹陈淳思想的承传与创新——第四届海峡两岸朱熹陈淳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

    何玮:朱熹陈淳思想的承传与创新——第四届海峡两岸朱熹陈淳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

    2018年12月6~8日,“第四届海峡两岸朱熹陈淳学术研讨会”在福建漳州召开。会议由中共漳州市委宣传部、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政府、朱子学会、厦门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北京大学、中...
  • 白贤:朱熹“法者,天下之理”辨析论文

    白贤:朱熹“法者,天下之理”辨析论文

    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朱熹不但是理学的代表人物,为“集诸儒之大成者”,而且在法律思想方面也颇多建树且影响深远,故向来亦为治法史者所重视。目前在都兰县关于免耕播种技术的示范...
  • 陈永宝:论朱熹“理”学思想的历史缘起论文

    陈永宝:论朱熹“理”学思想的历史缘起论文

    摘要: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他哲学思想中的核心,也是在南宋时期他对中国古代思想的总结。“理”学思想逐渐被为后世学者所重视。然而,对“理”学思想进行诠释和研究的过程中,近代的分科细...
  • 陈永宝:论朱熹的“辟佛”思想论文

    陈永宝:论朱熹的“辟佛”思想论文

    摘要:唐末宋初的辟佛运动,导致两宋时期的佛教内部发生了相应的转变。这种转变,呈现出以智圆、契嵩、宗杲等大德高僧采用不同的方式浸染儒典的现象。一般认为,这种背景对朱熹早期思想的形...
  • 聂威:三种格物思想的再考察论文

    聂威:三种格物思想的再考察论文

    摘要:朱熹把《大学》的“格物近道”改进到“格物合道”,格物由“近道”理论转为“得道”方法;王阳明把格物作为道德修养的“得道”工夫;王门后学把格物作为切己的身心工夫,更加突出个人...
  • 张驰:从生生到人本:从复卦的诠释演变看儒家的人文情怀论文

    张驰:从生生到人本:从复卦的诠释演变看儒家的人文情怀论文

    摘要:从生生到人本,体现出对复卦的认识,从“用”发展到了“工夫境界”。宋明的大儒们接受了王弼对于复卦引申义的阐述,但并没有赞同其将“无”视为复卦本体的观点,而是依据王弼对于天地...
  • 李翰琳:从《孟子集注》浅析朱熹的儒学思想论文

    李翰琳:从《孟子集注》浅析朱熹的儒学思想论文

    【传统文化】摘要孟子以后,儒家的思想学说逐渐衰微,朱熹通过对儒家经典“四书”的解读开创了新的诠释系统,构建了庞大精密的儒学思想体系。其中,《孟子集注》加入了许多创新理学思想,是...
  • 倪培民:良药也需遵医嘱——阳明学普及所需注意的倾向论文

    倪培民:良药也需遵医嘱——阳明学普及所需注意的倾向论文

    摘要:阳明心学是治疗当今社会癌症的一剂良药,但良药也需要慎用。首先它须是真药,不能为似是而非的假药。作为空口号乃至名利手段的所谓的“阳明学”,本身就是违背阳明精神的。其次良药也...
  • 陈婷婷:比较视域下的理欲之辨探析论文

    陈婷婷:比较视域下的理欲之辨探析论文

    〔摘要〕作为理学命题的理欲之辨至今仍有重要的讨论价值。首先从批评新学、重塑新官学以及出入佛道、重建新儒学两个方面阐述理欲之辨的主要论旨,其次从理与欲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入手揭示理欲...
  • 刘艳:会通朱熹与王阳明如何可能?——以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为中心论文

    刘艳:会通朱熹与王阳明如何可能?——以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为中心论文

    摘要:《朱子晚年定论》是王阳明为了宣扬其学说,以朱子之言论为自己的思想体系作论证的一部编著,同时也是研究会通朱熹与王阳明的重要著作。在《朱子晚年定论》中,王阳明从朱子对往日之学...
  • 彭卫民:中国传统礼法关系的一个新解释——以朱熹“天理民彝”思想为中心的考察论文

    彭卫民:中国传统礼法关系的一个新解释——以朱熹“天理民彝”思想为中心的考察论文

    ·哲学研究·摘要:“天理民彝”是程朱理学在讨论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礼法)体系时确立的一个元命题。朱熹认为,圣人因“天理”而制定的规则、确立的秩序,皆可...
  • 乐爱国:朱熹《孟子集注》解“尽心知性”与“格物致知”——兼论牟宗三的误解论文

    乐爱国:朱熹《孟子集注》解“尽心知性”与“格物致知”——兼论牟宗三的误解论文

    [提要]牟宗三以现代主客二分的认知论把朱熹的“格物致知”诠释为“泛认知主义”,又认为朱熹以《大学》“格物致知”诠释《孟子》“尽心知性”,因而“尽心”是“认知地尽”,非孟子意。但...
  • 土田健次郎:朱熹的帝王学论文

    土田健次郎:朱熹的帝王学论文

    【摘要】按朱熹的道统论,孔子以前是王者以道统相传,孔子以后的道统传人则不再是王者;另一方面,朱熹所说的正统是指政权的正统性,成为正统的条件就是统一天下并维持两代以上,对于道德性...
  • 共 143 条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
  • 8
  • 下一页
  • 最新文章
  • SiteMap

© 2025 神降笔 版权所有 鄂ICP备12018319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