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辉:音乐对幼儿空间工作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

李文辉:音乐对幼儿空间工作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

摘 要:为探究音乐对幼儿空间工作记忆是否具有影响,本研究选取41名大班幼儿为实验被试,随机分为音乐欣赏与安静休息两组,以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为实验材料,采用视觉空间工作记忆任务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幼儿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在最大值上,音乐欣赏组比安静休息组更多;在平均值上,音乐欣赏组比安静休息组更多;在空间工作记忆的正确率上,音乐欣赏组比安静休息组更高;在空间工作记忆的反应时上,音乐欣赏组比安静休息组更快。实验结果说明,音乐能提高幼儿的空间工作记忆水平,对幼儿空间工作记忆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音乐;幼儿;空间工作记忆

一、问题提出

音乐训练对人的生理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以往研究中,研究者们借助多种脑成像技术对音乐训练与大脑可塑性的关系进行了实验,发现音乐训练与脑功能性神经的激活、脑前额叶的执行功能都有着潜在的联系[1]。长期的音乐训练不仅能够提升大脑对音乐刺激的敏感性、缩短反应时,还能改变大脑的功能与结构。Francois和Schon的研究发现,在行为实验中,音乐家被试组在音乐材料选择敏感性与反应时的成绩均优于非音乐家被试组[2]。还有研究指出,早期的音乐学习经历能够促使正处于神经系统发育关键期的儿童,其运动皮层的组织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

音乐训练对人的认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大量研究通过测验、实验、问卷等方法证实了音乐训练可以提升人的认知能力,尤其对幼儿的感知觉、言语、思维、社会性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李文辉等人选用《语音意识与文字意识评估测试》对40名5-6岁幼儿进行测验,研究表明,音乐训练能促进幼儿的语音意识发展[4]。王杭等人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实验研究的整理归纳,分析得出音乐训练与个体的语言知觉能力、空间视觉化能力都存在正相关,音乐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认知能力[5]。由此可见,音乐训练可以提升人的多种认知能力,其中就包含了记忆力。朱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音乐训练能够对幼儿的语言工作记忆、情绪工作记忆及数字工作记忆效能产生影响[6]。李美善采用韦氏量表对11-12周岁的儿童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儿童在工作记忆、总智商两项指数上都显著高于未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儿童,说明音乐训练对儿童工作记忆能力有正向积极影响[7]。

不仅是长时间的音乐训练会对记忆产生影响,即时音乐、先导音乐、背景音乐等短时间的音乐也能够促进记忆的提升。大量研究者对音乐是否会对记忆产生影响进行了探讨。杨青等人在对背景音乐与幼儿工作记忆的关系进行实验研究后发现,背景音乐节奏的快慢对幼儿的工作记忆呈现显著影响,快节奏的背景音乐更有助于幼儿工作记忆的提高[8]。孙长安等人采用n-back实验范式,以肖邦音乐为刺激材料,对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ERP实验,结果显示,肖邦音乐可以有效促进工作记忆的提高[9]。

“六环十八河”构建以十八河相联系的南宁市中心城区内的六大环城水系:石灵湖环、大相思湖环(可利江—心圩江—二坑溪—朝阳溪环)、南湖—竹排冲环、凤凰湖环、亭子冲环以及五象湖环。设连通老口水利枢纽的南北贯城渠连通六环,渠水位与老口枢纽水位75.5 m持平,分别引水流量8 m3/s或15 m3/s,南贯城渠连接老口枢纽与凤凰江、马巢河、亭子冲和凤凰江;北贯城渠连接老口枢纽与江北内河西明江、石埠河、可利江、心圩江、朝阳溪、竹排冲,彻底解决南宁市南北内河补水水源。由此构筑“蓝脉绿羽”的城市内河水系和绿地景观系统结构,建设水、景、人和谐共存的“绿城”和“水城”总体布局。

1960 年,Miller,Galanter与 Pribram 在 Plans and the Structure of Behaviour一书中首次提出“工作记忆”的概念。传统观点认为,工作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负责讯息的暂时储存与处理。但近年来研究发现,个体的工作记忆水平可以通过工作记忆训练获得提升。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证明了工作记忆对人的智力、推理、创造力、问题解决等高级认知活动都具有显著作用。彭君等人通过实验对4-5岁幼儿进行工作记忆训练,实验结果表明,n-back工作记忆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流体智力成绩,并且这种训练效果具有长期的稳定性[10]。赵鑫等人研究发现,工作记忆水平可以通过工作记忆训练提高。通过训练,个体的阅读能力、智力水平等都可得到提升。工作记忆训练还对多动症儿童、酒精谱系障碍儿童临床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作用[11]。空间工作记忆属于工作记忆模型中的一个次级系统,在个体的讯息处理过程中负责维持与操控视觉和空间的资讯。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幼儿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均值较低,说明幼儿只能记住少量讯息,空间工作记忆水平十分有限。国外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幼儿的工作记忆容量很小,但随着年龄到青春期都会稳定增加,成人的工作记忆容量相当于四岁幼儿的两倍之多[12]。从结果的最大值、最小值与均值的比较中也可以发现,幼儿的空间工作记忆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大量研究也表示,空间工作记忆水平较高的幼儿,其摄入的图片、文字、语音等讯息量较为丰富,不仅可以促进学习知识的获取,长此以往,有效知识得到积累,其长时记忆也会得到充分强化,从而建立起良性的记忆系统循环。反之,若在幼儿空间工作记忆水平低的情况下,很可能造成其接受信息少、注意力难以维持较长时间、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下降等,最终导致学习成效的低落。如此,工作记忆就如同电脑内存一般,日常生活中幼儿看似糊里糊涂,常常背不住故事、记不住成语等,这些都是工作记忆“内存低”的体现。

综上所述,音乐对人的生理、认知能力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作记忆可通过专门的工作记忆训练抑或是音乐得到提高;空间工作记忆属于工作记忆的次系统,对于记忆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以往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成年人或初、高中生,而如果能在幼儿阶段就觉察到其在空间工作记忆水平上的个别差异,将会提早帮助工作记忆水平不佳的幼儿,运用合理的辅导策略,协助幼儿在未来道路上走得更为通顺。所以,为进一步拓宽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文选取幼儿园大班幼儿对其进行音乐欣赏,通过实验探究音乐是否能够提高5-6岁幼儿的空间工作记忆水平。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辽宁省某公立幼儿园中随机抽取42名大班幼儿参与实验,将其随机分为音乐欣赏组和安静休息组两组,每组各21人。由于1人未完成实验,最终只统计41名幼儿的数据。其中音乐欣赏组20人,男生10人,女生10人,平均年龄为5.3岁;安静休息组21人,男生11人,女生10人,平均年龄为5.35岁。所有幼儿均视力正常,智力发展正常,无躯体及精神疾病。

以我院2016年01月-2018年01月内收治的40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指征[4],经系列检查可确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利用电脑双盲法将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04人。实验组内包含男性86人,女性118人,患者年龄44.5-79.6岁,平均(63.4±5.7)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46人,心功能分级Ⅳ级58人;对照组内包含男性91人,女性113人,患者年龄43.0-80.5岁,平均(65.5±5.2)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39人,心功能分级Ⅳ级65人。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

(二)实验材料与程序

音乐不但扩大了幼儿空间工作记忆的广度,还使得空间工作记忆效率得到提高。实验结果显示,音乐欣赏组幼儿在工作记忆的正确率上显著高于安静休息组幼儿;在反应时间上,音乐欣赏组幼儿比安静休息组幼儿速度更快,证实了音乐能够提高幼儿的空间工作记忆的效率水平。由于记忆、逻辑等认知活动主要在大脑左半球进行,而音乐欣赏、空间知识等艺术活动多在大脑右半球进行,在正常状态下,右半球加工区不易被激活。但是,音乐却可刺激大脑右半球的觉醒状态,使得大脑左、右半球协同运动,大脑进入最佳活跃状态,加速了认知任务的加工过程,记忆、思维等能力随之加强,从而提高了空间工作记忆的效率水平。因此,此次实验前听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也可能是由于音乐激活了幼儿右半球的觉醒状态,促进了其认知加工过程,进而有效提升了幼儿空间工作记忆的加工效率。

用SPSS19.0软件对幼儿空间工作记忆容量、正确率和反应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

图1 实验程序示意图

(三)数据统计

实验开始前由主试向幼儿讲解实验方法,幼儿了解实验进程后,先进行练习实验。练习实验开始时(刺激呈现阶段)首先呈现注视点,呈现时间无限,被试按键后开始实验。接着呈现5×5白色方格,随后3个方格依次变绿,每个方格变绿的持续时间为1 000ms。随后进入反应阶段,首先呈现500ms的注视点,之后呈现与之前界面相同的5×5白色方格,呈现时间无限,被试需要用鼠标在方格阵列中依之前呈现的顺序点击正确的方格位置(点击过的方格变绿)。从刺激呈现阶段开始至反应阶段的反馈界面为止为一个实验试次,实验序列循环3次进行,待幼儿理解并完成练习实验进程后进入正式实验。实验结束后记录每个幼儿所能达到水平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实验程序如图1所示。

三、研究结果

(一)幼儿空间工作记忆容量结果

对本研究中幼儿空间工作记忆容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音乐欣赏组与安静休息组幼儿的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在最大值(p=0.02)与平均值(p=0.03)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小值(p=0.17)上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具体数据结果见表1。

表1 幼儿空间工作记忆容量水平差异

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类别 M±SD t值 df值 p值音乐欣赏安静休息音乐欣赏安静休息音乐欣赏安静休息1.24±0.14 0.95±0.15 2.86±0.08 2.45±0.15 1.98±0.08 1.64±0.13 1.4390.17 3.29 2.28 39 39 0.02 0.03

(二)幼儿空间工作记忆正确率结果

对本研究中幼儿空间工作记忆的正确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音乐欣赏组(6331.32±1473.73ms)比安静休息组(7956.75±2757.01ms)的反应时更快,t=2.4,df=39,p < 0.05。具体见图3。

图2 安静休息组和音乐欣赏组的空间工作记忆任务正确率结果

(三)幼儿空间工作记忆反应时结果

对本研究中幼儿空间工作记忆的正确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音乐欣赏组(62.62±13.69%)比安静休息组(51.88±18.72%)的正确率更高,t=2.1,df=39,p<0.05。具体见图 2。

图3 安静休息组和音乐欣赏组的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反应时结果

四、讨论

(一)幼儿空间工作记忆水平有限

It is shown that the analytical result (line)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ne in the whole region of electric fields.

(二)音乐能提高幼儿空间工作记忆容量

一般来说,塌方体较多为碎块页岩,松散的碎块会对隧洞的台阶法开挖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一定要良好的固结塌方体。首先,沿塌方体坡面喷射C25 混凝土做止浆墙,在掌子面下部布置3 排注浆管,再采用水玻璃双浆液进行注浆,并要将注浆压力控制在0.6MPa 以内。

(三)音乐能提高幼儿空间工作记忆效率

本实验为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自变量为有无音乐(音乐欣赏、安静休息),因变量为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的正确率。实验中使用的音乐材料为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实验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实验准备阶段,音乐欣赏组的幼儿听5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而安静休息组则要求在座位上休息5分钟;第二部分为实验执行阶段,所有幼儿坐在笔记本电脑(屏幕15.6英寸,分辨率1920×1080)前完成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实验程序采用E-prime2.0编制和呈现。

在空间工作记忆容量上,音乐欣赏组幼儿的空间工作记忆容量水平显著大于安静休息组幼儿。具体表现为音乐欣赏组幼儿的工作记忆容量在平均值、最大值上均显著高于安静休息组幼儿。究其原因,一方面,音乐欣赏对大脑内部区块构成了刺激反应,活跃了大脑细胞,使得发育中的大脑结构和功能产生变化,其可塑性和延展性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音乐之所以能够扩大幼儿空间工作记忆的广度,与工作记忆系统中的视觉空间模板密不可分。视觉空间模板的主要功能是处理时间信息或空间信息,对视空材料进行存贮、保持和控制。本实验中幼儿需要记住的就是闪现小方格的顺序、位置等空间信息,刺激以视觉空间模式呈现,所以幼儿依赖于使用视觉刺激的反应特性来贮存信息,反映出这一时期幼儿视觉编码模板较其他两个系统的发展更具优先性。Gathercole在其实验结果中也发现,儿童的工作记忆在4岁左右开始显露,但幼儿仍主要依靠使用视觉空间模板存储讯息。直至11岁以后,儿童才可以像成年人一样灵活使用所有复杂的工作记忆系统[12]。由此可见,尽管幼儿空间工作记忆水平有限,但是音乐却能对幼儿空间工作记忆容量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基于出行连续性识别公交刷卡乘客下车站点模型是建立在日刷卡次数在2次及以上的基础上,根据公交乘客出行具有连续性规律,即公交乘客往往会在上次出行的目的地乘车返回上次出行的出发地. 采用该模型对IC卡乘客的出行OD进行识别,仅有一次IC卡刷卡记录和所有IC卡1 d内的最后1次刷卡记录不在本算法考虑范围内. 具体步骤为:

五、教育建议

本研究表明,音乐对幼儿工作记忆有积极促进作用,音乐又是一门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充分利用音乐的特点来提高幼儿的工作记忆水平,进而帮助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是当前亟须关注的问题。

(一)运用多元化感官输入,扩充记忆水平

工作记忆就像一个工作平台,支持着日常的认知活动,并储存心智活动中的重要讯息。在幼儿阶段,工作记忆系统尚未发展完善,空间工作记忆水平有限,对于烦琐、复杂的事情尚不能全部纳入平台中,而工作记忆又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对于工作记忆容量正处于发展期的幼儿来说,在完成复杂任务时,思维很容易掉线,难以集中注意力。假设班级中教师正在进行故事分享,幼儿就必须暂时将教师分享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情节等重要讯息放入工作记忆中,等待通篇故事结束开始谈论发言时,幼儿才针对教师的问题将暂存在工作记忆中的讯息提取出来,并且结合自身经验使用言语表达,即是工作记忆的使用。所以在日常活动中,幼儿教师应注意要以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实物作为起点,尽量选择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材料,充分利用视觉空间模板的优势,例如,利用制作记忆卡片、制作图画书或直接用肉眼去观察等多元方式引起幼儿共鸣,以此作为感官输入的重要媒介,激发幼儿的空间工作记忆,加快大脑左、右半球的运作与思考,提升幼儿对学习知识、参与活动的热情。另外,还可以将记忆策略自然地融入课程当中,例如,利用分类记忆、协同记忆、记忆游戏、邀请幼儿进行亲身体验等多种方式,使幼儿在识记过程中既听又看,从而提高幼儿视觉空间模板与语音回路系统的结合率,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帮助幼儿记得既完整又牢固。

(二)创设积极化音乐氛围,陶冶音乐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什么样的环境就得到什么样的刺激。”从胎教时期开始,家长就选择听舒缓、柔美的音乐,待孩子降生后,继续保持这一习惯,会让音乐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的关键期,家长和幼儿教师应努力为幼儿营造积极的音乐氛围,创设多样化的音乐环境。首先,可以为幼儿选择贴近生活、情感鲜明的动听旋律,也可让儿童自行选择喜爱的音乐,给予幼儿丰富的音乐体验,同时增强其对音乐的兴趣,促进幼儿与同伴或成人间的互动与交流;其次,在不同时间段播放音乐可以作为对幼儿不同行为的提示,例如,在幼儿睡前播放一段柔美的音乐,营造入睡氛围,长此以往形成习惯,当幼儿听到这个音乐响起时,就知道睡觉的时间到了,自觉准备入睡。有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家长已经会介入到家庭音乐教育中,但对于幼儿音乐教育问题,由于物质投入比重大,及家长自身参与家庭音乐教育的意识薄弱,常常缺乏为孩子创设良好音乐环境的积极性[13]。因此,家长必须要对音乐环境的塑造重新重视起来,增加对幼儿音乐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在营造丰富音乐氛围的前提下,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也可以让幼儿尝试学习一种乐器,切身通过听、唱、弹等多种方式直接感受音乐的曼妙,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三)开展游戏化音乐教育,提升音乐素养

幼儿园中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因其娱乐性的特点,能够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音乐看不见摸不着,是一门听觉艺术,也是表演艺术,但幼儿生性好动、好玩,注意力时间短,思维具体形象,所以开展游戏化音乐教育必不可少。在幼儿园对孩子们进行音乐教育因组织者是幼儿园教师,参与者数量较多,教育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多变。幼儿园通常有专门的教育时间对幼儿进行音乐集中教育,每周几次集中的音乐教育必不可少,但是仅仅这些时间是不够的,幼儿园教师应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将音乐活动与音乐教学渗透到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因此,幼儿园必须将音乐与幼儿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直接地、亲身地体验音乐,积极开展游戏化音乐教育才能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主动接受熏陶,提升音乐素养。例如,在游戏设置方面,幼儿园可以多设计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游戏活动,边学边玩,将歌曲游戏化。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教师也可加入音乐元素,如阅读绘本故事时搭配恰当的音乐效果,既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又能促进大脑活动,提升记忆效果。教师还可以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用一段音乐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在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用歌谣指导孩子们下一步的动作。幼儿园通过游戏的方式将节奏与动作融合,使幼儿不断接触音乐、提高音乐感受力,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幼儿记忆容量水平,为幼儿未来的发展造就坚固的堡垒。

参考文献:

[1] 韩明鲲,吕静.音乐训练对改善儿童前额叶执行功能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4):542-545.

[2] Francois C,Schon D.Musical Expertise Boosts Implicit Learning of both Musical and Linguistic Structures[J].Cerebral Cortex,2011(10):2357-2365.

[3] K.L.Hyde,J.Lerch,A.Norton,et al.The Effects of Musical Trainingon Structural Brain Development:ALongitudinal Study[J].NewYork Academy of Sciences,2009(1169):182- 186..

[4] 李文辉,索长清,但菲,等.音乐训练对5-6岁幼儿语音意识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6):668-669+672.

[5] 王杭,江俊,蒋存梅.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5(3):419-429.

[6] 朱丹.音乐影响儿童工作记忆的心理学实验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1.

[7] 李美善.音乐训练对儿童工作记忆影响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8] 杨青,谢悦悦.背景音乐对幼儿工作记忆及任务转换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7(4):48-55.

[9] 孙长安,韦洪涛,岳丽娟.音乐对工作记忆影响及机制的ERP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2):195-199.

[10] 彭君,莫雷,黄平,等.工作记忆训练提升幼儿流体智力表现[J].心理学报,2014(10):1498-1508.

[11] 赵鑫,周仁来.工作记忆训练: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5):711-717.

[12] Gathercole,S.E.Working mem oryand learning during the school years[J].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2004(125):365-380.

[13] 姜媛媛.大班幼儿家庭音乐教育中家长参与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Music on Children’s Spatial Working Memory

Li Wenhui,Shen Yike,Zhang Yuhua,Liu Xiaonan
(College of Preschool&Primary Education,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034)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whether music has an impact on children’s working memory,this study selected 41 large class children as experimental subjects,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music appreciation and quiet rest.Mozart’s“D major piano”was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visual space working memory task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of the children,the music appreciation group was more than the quiet rest group at the maximum.On the average,the music appreciation group was more than the quiet rest group;in the correct rate of spatial working memory,the music appreci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rest group;in the response time of spatial working memory,the music appreciation group was faster than the quiet rest group.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music can improve the working memory level of young children and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children’s working memory.

Key words:music;children;spatial working memory

中图分类号:B84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50(2019)01-0115-05

收稿日期:2018-09-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190010;17YJC190010);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WQN201727);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指导计划项目(20170520170)

作者简介:李文辉,男,吉林长春人,沈阳师范大学讲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申谊可,女,辽宁丹东人,沈阳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张雨华,男,河北保定人,沈阳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刘笑男,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赵 颖 责任校对:赵 践】

标签:;  ;  ;  ;  ;  ;  ;  ;  ;  ;  ;  ;  ;  

李文辉:音乐对幼儿空间工作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