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稳定性论文-朱江,雷云,王雁

路由稳定性论文-朱江,雷云,王雁

导读:本文包含了路由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稳定性,能效,网络生命周期

路由稳定性论文文献综述

朱江,雷云,王雁[1](2018)在《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稳定性的能效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认知传感器节点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过程中,为了降低节点的能量消耗和提高数据的传输能力,提出一种基于稳定性的能效路由协议。该协议引入了稳定性因子,通过采用授权用户占用信道模型建模,并不断调整稳定性因子来研究路径选择与系统能量消耗的关系,找出一种受主用户影响最小的合理路径选择方案,减少链路失效的次数,提高数据传输能力,且保证较小的能量消耗,从而有效地均衡网络能量,延长网络生命周期。模拟的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且表明所提出的协议在能量消耗和数据传输能力方面都具有更好的表现。(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陆冰琳[2](2018)在《基于角度及链路稳定性的AODV路由协议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很多适用于车载网络的路由协议。论文吸取了现有协议的一些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角度及链路稳定性的AODV路由协议改进措施。在此协议中,节点可以通过GPS得知自身的相关信息,并利用此信息判断转发角度和链路状况,从而限制路由请求分组的广播范围,增强路由的可靠性。论文最后利用NS2网络仿真软件,通过在不同条件下的测试分组投递率、平均端到端时延,分析得出改进后路由协议在这两方面均有所提升。(本文来源于《信息系统工程》期刊2018年10期)

赵云波,姚俊毅[3](2018)在《多径路由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建模和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基于多径路由的网络化控制系统,对多径路由中存在的时延和丢包进行建模,并对由于长时延和多路径丢包所导致的控制信息的乱序进行分析,并将其建立成有限状态的Markov链的形式。利用基于包的控制方法针对不同的执行器端时延的情况设计控制器。最后数值仿真验证了算法的优越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第37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D)》期刊2018-07-25)

王菲,吴比,姜胜明[4](2018)在《机会网络中基于最短路径的路由协议的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机会网络协议存在过多的冗余信息、网络延时过大以及传输率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设计出一种为消息标号的路由协议。然而,在机会网络中,节点的密度及频繁移动会使机会网络的连通性呈现多变性与间歇性。所以,选择一款收包率及稳定性较好的路由协议尤为重要。首先在仿真平台EXata将该协议编程实现,然后将该协议与典型的无线自组织网络协议在收包数和收包的稳定性上进行比较。(本文来源于《现代计算机(专业版)》期刊2018年18期)

莫家威[5](2018)在《AODV路由协议的安全与稳定性改进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变得愈发重要,车载自组网(Vehicular Ad Hoc Network,VANET)也将会作为物联网的重要成员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VANET中最不可缺少的核心组成部分就是路由协议,虽然国内外众多研究已经提出了许多路由协议标准,但是每种路由协议的适用环境均有所不同,为了使VANET适应复杂多变的城市交通环境,需要对其进行研究改进。按需距离矢量路由(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AODV)协议是现如今众多研究的焦点,但其运行在复杂网络状态时稳定性较差,并且VANET中无线信号均采用开放传输导致AODV路由协议安全性较差,因此本文选择对AODV路由协议进行相应改进,以令其符合现代交通系统的要求。本研究将对VANET的路由协议进行稳定性及安全性改进。本文提出了基于使用遗传模拟退火优化的模糊神经网络的AODV路由协议稳定性和安全性改进方案,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基于AODV路由协议提出一种稳定改进方案,对VANET中移动节点运动过程中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其中能够影响链路稳定性的参数,使用遗传模拟退火优化的模糊神经网络进行模糊计算得到节点稳定度。在路由协议的路由发起和路由选择路由中使用节点稳定度进行稳定度判别,选择稳定链路进行数据传输;在路由维护过程中使用遗传模拟退火对模糊神经网络进行参数优化,使得路由协议在不同运动环境下均能良好运作,最终提升VANET的稳定性。2.基于AODV路由协议提出一种安全性改进方案,削弱恶意节点的影响,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改进方案对VANET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分析在常见的攻击方式中,恶意节点与安全节点在节点参数上的异同。改进方案提取了影响节点安全性的几个主要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后使用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模糊神经网络进行模糊处理,得到每个节点的节点信任值。改进方案在路由发起阶段利用节点信任值进行路由消息及数据的转发控制,在路由维护阶段使用遗传模拟退火动态调整模糊神经网络中使用的参数,令其与当前节点所处的网络情况对应,更利于路由协议在不同网络环境的中运行。3.使用网络仿真平台NS2(Network Simulator Version2)对改进方案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出其相对于传统AODV路由协议在网络性能上的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AODV路由协议改进方案能够针对不同运动环境进行动态调整,选取稳定、安全节点进行路由活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06-01)

沈玮阳,刘强,欧阳峰[6](2017)在《基于节点稳定性与跨层优化的MANET路由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中优化链路状态路由(OLSR)协议路由稳定性差和端到端延时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OLSR路由协议。考虑MANET拓扑的移动性,通过优先选择平均相遇率较小、稳定性较高的中继节点构建移动拓扑,避免路由震荡。基于跨层技术,利用链路层共享的链路速率优化路由权值,从而提高路由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OLSR协议相比,改进协议在MANET网络中具有更好的网络稳定性及更低的端到端延时。(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7年10期)

张铮,曹守启,李军涛,朱建平,陈佳品[7](2017)在《基于能量与链路稳定性感知的按需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复杂的室外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如何建立可靠的路由,并尽可能延长全网寿命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分析总结现有无线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与链路稳定性感知的多度量的按需路由协议ELSA-AODV。ELSA-AODV协议是AODV协议的增强与扩展,在保证路由可靠性与稳定性的同时,平衡全网的通信负荷与能量,大大延长了全网的工作寿命。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ELSA-AODV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半导体光电》期刊2017年05期)

白春红[8](2017)在《接触可预测的认知自组织网络动态多路径机会路由模型及其稳定性度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可用的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尤其是随着无线局域网、无线个域网和无线城域网等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的宽带无线应用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的频谱分配体制造成了网络使用方式僵化、无线频谱规划紧张,难以满足未来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化、泛在化、融合化的发展趋势。作为认知无线电技术与自组织网络结合的认知自组织网络,采用频谱共享的认知无线电系统,使网络从静态工作模式发展到动态自适应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频谱资源短缺的问题,提高了网络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然而,在认知自组织网络中,网络拓扑具有时变性,容易形成网络孤岛,进而导致认知节点之间的链路频繁的断开,需要中继节点以多跳存储携带转发、接触关系预测的方式将数据包以动态机会路由模式转发至目的节点。因此,本文采用接触可预测的方法描述不同网络孤岛间SU节点间接触关系,基于接触可预测的认知自组织网络的特性,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在接触可预测的认知自组织网络可用频谱与网络拓扑时变性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动态多路径机会路由选择算法-SefRoute。通过利用电磁场中电场线的分布,初步确定多条不相交路径的轨迹,结合社交网络中相关知识,构造出节点之间相遇概率的函数,通过机会连接率将多元社交关系中的中心性、相似性与信任度叁个重要因素与节点相遇概率结合在一起。结合认知自组织网络自身的特性构造出叁个重要因素的相关函数,最终在多条不相交路径轨迹的基础上确定多路径机会路由。仿真结果表明所提SefRoute算法在成功传输率、时延等方面均有很好的性能。2、定义了一种链路稳定度指标的度量方法,结合路径稳定度与业务类型优先级别提出多路径路由动态速率分配算法。考虑用户不同类型业务的性能参数,引入流量感知因子,在保证不同类型业务对流量需求的基础上,将路径稳定性因子考虑在内,利用数学工具-非合作微分博弈建立多路径路由动态的速率分配模型。构造最优问题并得到最优解,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在不同业务对QoS(服务质量)需求方面有很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期刊2017-06-01)

李添泽,武穆清,武岳巍[9](2017)在《一种基于节点状态预测机制的高稳定性路由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旨在为拓扑动态变化的无线自组织网络设计一种稳定性路由机制。首先建模分析了动态变化网络中节点间通信路径存在的条件,以及数据包在该路径上可靠传输的条件,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保证路径有效的关键指标:链路持续时间、拥塞可能性因子。接下来提出基于节点当前运动情况计算链路持续时间,以及基于缓冲区队列长度与队列长度变化率计算节点拥塞可能性因子的算法。结合链路持续时间与节点拥塞可能性等信息,该文提出了一种面向路径可靠性及稳定性综合指标的按需路由机制(ODRP-DR),并利用NS2仿真平台对该机制性能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的情况下能有效减小数据包丢包概率,路由重建次数。(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王春燕[10](2017)在《无标度网络上概率路由策略的稳定性与脆弱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Internet、WWW、大型电力网络、全球交通网络、新陈代谢网络、科研合作网络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网络等大型网络都已被证明具有无标度特性。但是网络拥塞是不可避免的难题,不仅给人们生活造成不便,还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故在无标度网络上研究网络拥塞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优化路由策略改善网络的通信性能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从而引起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许多有效提高网络容量的路由策略几乎都是在固定的网络上被提出的,但现实网络总是会受到蓄意攻击或是无意的断电等故障破坏网络的拓扑结构。那么先前提出的路由策略是否在破坏后的网络上是否还有很高的网络容量,这还是很值得深入的研究。本文中采用网络容量和平均路径长度作为评价路由策略优劣的两项标准。相比最短路径路由策略和效率路由策略,张晓军副教授已证实在无标度网络上概率路由策略具有最高的网络容量和较短的平均路径长度。本文主要研究概率路由策略在无标度网络遭受随机攻击和目标攻击时具有的稳定性和脆弱性。根据网络中路由路径的恢复情况分成两类概率路由策略的稳定性与脆弱性。1第一类假设网络受到攻击时很难恢复,需要重新制定路由路径,因此考虑最大连通子图上网络容量和平均路径长度的情况;2第二类假设网络受到攻击初期,路由路径来不及调整,从而考虑整个网络上网络容量和平均路径长度的情况。然后采用随机失效和选择失效的方法删除节点模拟无标度网络遭受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随机攻击是随机删除网络中比例0-10%的节点,而蓄意攻击则先把无标度网络中节点的度按着从大到小的降序排序,再选择删除0-10%的大节点。最后通用MATLAB仿真实验给出网络容量和平均路径长度与网络中删除节点比例的变化曲线,从而得出概率路由策略在无标度网络遭受随机攻击和目标攻击时具有的稳定性与脆弱性。为了使结论具有一般性,分析了网络规模(节点数)及网络的平均度这两个变量对于概率路由策略稳定性和脆弱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3-28)

路由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很多适用于车载网络的路由协议。论文吸取了现有协议的一些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角度及链路稳定性的AODV路由协议改进措施。在此协议中,节点可以通过GPS得知自身的相关信息,并利用此信息判断转发角度和链路状况,从而限制路由请求分组的广播范围,增强路由的可靠性。论文最后利用NS2网络仿真软件,通过在不同条件下的测试分组投递率、平均端到端时延,分析得出改进后路由协议在这两方面均有所提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路由稳定性论文参考文献

[1].朱江,雷云,王雁.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稳定性的能效路由协议[J].计算机科学.2018

[2].陆冰琳.基于角度及链路稳定性的AODV路由协议改进[J].信息系统工程.2018

[3].赵云波,姚俊毅.多径路由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建模和稳定性分析[C].第37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D).2018

[4].王菲,吴比,姜胜明.机会网络中基于最短路径的路由协议的稳定性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8

[5].莫家威.AODV路由协议的安全与稳定性改进与研究[D].广西大学.2018

[6].沈玮阳,刘强,欧阳峰.基于节点稳定性与跨层优化的MANET路由设计[J].计算机工程.2017

[7].张铮,曹守启,李军涛,朱建平,陈佳品.基于能量与链路稳定性感知的按需路由协议[J].半导体光电.2017

[8].白春红.接触可预测的认知自组织网络动态多路径机会路由模型及其稳定性度量[D].河北工程大学.2017

[9].李添泽,武穆清,武岳巍.一种基于节点状态预测机制的高稳定性路由设计[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7

[10].王春燕.无标度网络上概率路由策略的稳定性与脆弱性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7

标签:;  ;  ;  ;  

路由稳定性论文-朱江,雷云,王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