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电极论文_张亮,周明革,李崇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空气电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极,空气,电池,性能,催化剂,材料,倍率。

空气电极论文文献综述

张亮,周明革,李崇琳[1](2019)在《利用空气吹扫电极提高加热罩点火率》一文中研究指出柳钢冷轧厂退火机组现有全氢罩式退火炉181座,拥有加热罩99台,产能达330万吨。热处理作为冷轧板带生产中重要的环节,加热升温效果也是影响产品质量与产能提升的重要因素,加热罩电极点火不稳定,点火率低下会直接导至产品的性能不稳定与生产周期延长。(本文来源于《中国金属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周旭,曹云东,付思,侯春光[2](2019)在《电极旋转运动过程中直流空气电弧的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极旋转运动过程中直流空气电弧动态特性的研究,提出直线+旋转运动的电极运动方案,并与电极直线运动过程中电弧的动态特性进行对比分析。为此,以磁流体动力学(MHD)为基础,建立叁维直流空气电弧的数学模型,通过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得到两种电极运动方式对直流空气电弧运动过程中弧根位置、弧柱体流速、电弧温度的对比分布,并与实验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电极直线+旋转运动较电极直线运动,加大了阴极弧根与阳极弧根的相对位置偏差,使得电弧有了更大的运动空间,从而加速弧柱体的流动,造成电弧温度下降得更快,缩短了电弧的燃弧时间,更有利于电弧的熄灭。(本文来源于《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庄树新,何佳怡,张伟鹏,周南,路密[3](2019)在《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在氧/空气双功能电极中的应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近期钙钛矿型氧化物在氧/空气电极中作为氧还原和氧析出双功能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详细地介绍了各种制备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的制备方法对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形貌和物理化学性能影响很大。钙钛矿型氧化物作为双能电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空气电池中,归纳了其制备方法与电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在氧/空气电极应用中,重点讨论了影响钙钛矿型氧化物的结构稳定性、相组成和电催化活性的因素,指出了其作为双功能电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预测。(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期刊2019年06期)

张诗雨[4](2019)在《高温熔盐金属空气电池及其电解质和电极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寻找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热点之一。目前,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已经在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相比于传统的火力发电,太阳能/风能发电有着极大的优势,但是,太阳能/风能发电的间歇性、波动性以及并网发电的调频和调峰问题至今尚难解决,为了顺利实现太阳能/风能并入电网,研究能够用于大规模储电的储能电池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常见的储能技术有机械储能、热储能、电器储能、化学储能和电化学储能,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在近些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金属空气电池因其具有能量密度高、电池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势,在电动汽车、便捷式电源以及大型储能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当今发展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金属空气电池又存在电池不易密封、电解质不稳定以及电极钝化的问题,使得电池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本课题尝试以高温熔盐作为电解质,从电池器件设计与加工层面上针对性改善和解决电池密封和电极不稳定的问题。分别从电解质结构创新和电极材料加工制造两个方面着手,通过添加具有传导离子和隔绝熔盐作用的固体电解质以及凝胶注模成型高温导电陶瓷电极为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以高温熔融盐和固体氧化物作为电解质的双电解质体系,研究以熔融碳酸锂和YSZ双电解质的铁空电池的电池组装、机理及其循环充放电性能。利用XRD、XANES、穆斯堡尔谱、循环伏安法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电化学反应机理,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恒电流充电恒功率放电等模式研究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以及电池的循环稳定性。(2)利用琼脂作为粘结剂的凝胶注模成型方法得到了LSM块体,研究了琼脂浓度和烧结温度对块体成型的影响,利用XRD、SEM、TEM、BET、压汞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块体的微观结构和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陈思[5](2019)在《多孔碳基氧电极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可充放电锌-空气电池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杂原子改性的石墨碳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它已广泛用于电催化、锌-空气电池、燃料电池等,但是,相关的氧电化学反应,其动力学过程缓慢,通常需要高效的电催化用于提高电化学反应速率。设计合成具有双功能氧气催化活性的碳基催化剂,用于取代贵金属基催化剂对于构建高效的可充放电锌-空气电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运用简单高效的合成方法,从控制多孔碳基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研究角度进行设计,最后,合成了具有多孔结构的杂原子掺杂碳基纳米材料催化剂。结合理论计算,深入研究碳材料的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关系,并用于构建高效可充放电锌-空气电池,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以葡萄糖和氯化铵、叁聚氰酸作为碳源和氮源,通过简单高温煅烧制备相互连接的鼓泡壁结构的多孔碳材料,通过研究其催化剂性能之间的差异,表明了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具有较高效的双功能电催化活性。2.通过苯胺界面聚合反应合成具有多孔结构的聚苯胺球,再经热处理碳化合成具有多孔结构和氮磷共掺杂的多孔碳球,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揭示了多孔结构有助于暴露边缘修饰的氮磷掺杂活性位点,从而提高其催化活性和锌-空气电池性能的规律。3.通过协同配位自组装法,充分利用聚乙烯亚胺(PEI)的胺基官能团与钴离子间的配位络合能力和与木质素磺酸钠(SLS)形成有机-无机前驱体,后经裂解生成嵌有空心CoO颗粒的氮硫共掺杂的多孔碳材料,测试结果显示,我们所制备的碳载CoO纳米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双功能催化活性,并作为可充电锌-空气电池的阴极催化剂,展现出较高的功率密度,有效提升了可充放电锌-空气电池的器件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30)

赵立伟,王国庆,张林[6](2019)在《MnO_2纳米棒/石墨烯空气扩散电极的铝空气电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绿色安全的化学电源需求,通过空气扩散电极的制备、铝阳极的优选、电解液浓度的选择、铝空气电池模组电解液的循环设计和电池集成,制备了具备实际供电能力的铝空气电源。其中空气扩散电极采用MnO_2纳米棒和石墨烯作为氧还原催化材料,使铝空气电池单体总能量达到1 009.7 Wh,比能量可以达到721.2 Wh/kg,电解液的循环设计使电池能够持续稳定地放电。铝空气电源功率可以达到1 171 W,给一台电脑一体机和一台红外灯同时供电,性能表现良好。(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董运发,李忠涛[7](2019)在《用于空气电池的非贵金属类纳米电极材料的结构调控和性能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人类对化石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极大的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清洁,高效的替代性能源,建立起可持续能源发展体系是现代社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则取决于新型能源转换与储存器件的发展。锌-空气电池由于其较高的比能量密度和较低的价格成本有望成为下一代移动可穿戴设(本文来源于《2019年第四届全国新能源与化工新材料学术会议暨全国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9-04-20)

王晓雪,郑丽君,汪逸峰,迟茜文,徐吉静[8](2019)在《锂空气电池功能电极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锂空气电池是继锂离子电池之后的一种全新的高比能电池体系,其理论能量密度是锂离子电池的10倍以上。它的研发成功将是能源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然而,受限于空气正极反应动力学和传质动力学慢、电解质和负极稳定性差、电极钝化等问题,锂空气电池潜在优势难以发挥,能量转换效率、倍率性能、循环寿命等均亟待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我(本文来源于《2019年第四届全国新能源与化工新材料学术会议暨全国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9-04-20)

兰电,马正青,罗双[9](2018)在《银掺杂对二氧化锰空气电极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活性碳表面沉积纳米银及其银掺杂的二氧化锰空气电极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电极材料的形貌;利用电化学方法测试电极材料的极化曲线、开路电位及铝-空气电池的放电性能。结果表明:化学还原法制备的纳米级银均匀、弥散分布在活性碳表面;掺杂少量纳米银的二氧化锰空气电极,随银含量的增加,阴极电流密度增大,空气电极极化减弱;当掺杂银含量为3.0%(质量分数)时,在4.5 mol/L NaOH+15 g/L Na_2S O_3碱性电解质中,二氧化锰空气电极的阴极电流密度达到185.92 m A/cm~2;1 m A/cm~2电流密度恒电流极化时,二氧化锰空气电极的稳定电位为0.61V,铝-空气电池放电电压为1.81 V。并探讨了银掺杂二氧化锰空气电极的催化机理。(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熊文浪,张万毅,林忠平,朱卫东,段海宁[10](2018)在《新型驻电极空气净化装置容尘性能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新型净化装置由驻电极集尘模块和针尖放电模块组成,空气中的颗粒物荷电后在集尘通道中被捕集。利用多物理场数值分析软件COMSOL模拟了集尘通道内的流场、静电场、粒子迁移轨迹。结果表明:容尘不改变流场,但改变静电场的分布;容尘后电荷不断累积在集尘极板表面,形成反电场并减弱原有场强,从而削弱对粒子的捕集能力,造成装置的一次通过效率下降;在大多数容尘时间内,模拟得到的净化效率与实验结果基本保持一致,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18年12期)

空气电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电极旋转运动过程中直流空气电弧动态特性的研究,提出直线+旋转运动的电极运动方案,并与电极直线运动过程中电弧的动态特性进行对比分析。为此,以磁流体动力学(MHD)为基础,建立叁维直流空气电弧的数学模型,通过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得到两种电极运动方式对直流空气电弧运动过程中弧根位置、弧柱体流速、电弧温度的对比分布,并与实验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电极直线+旋转运动较电极直线运动,加大了阴极弧根与阳极弧根的相对位置偏差,使得电弧有了更大的运动空间,从而加速弧柱体的流动,造成电弧温度下降得更快,缩短了电弧的燃弧时间,更有利于电弧的熄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气电极论文参考文献

[1].张亮,周明革,李崇琳.利用空气吹扫电极提高加热罩点火率[J].中国金属通报.2019

[2].周旭,曹云东,付思,侯春光.电极旋转运动过程中直流空气电弧的动态分析[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9

[3].庄树新,何佳怡,张伟鹏,周南,路密.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在氧/空气双功能电极中的应用(英文)[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2019

[4].张诗雨.高温熔盐金属空气电池及其电解质和电极材料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9

[5].陈思.多孔碳基氧电极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可充放电锌-空气电池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9

[6].赵立伟,王国庆,张林.MnO_2纳米棒/石墨烯空气扩散电极的铝空气电源[J].电源技术.2019

[7].董运发,李忠涛.用于空气电池的非贵金属类纳米电极材料的结构调控和性能优化[C].2019年第四届全国新能源与化工新材料学术会议暨全国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9

[8].王晓雪,郑丽君,汪逸峰,迟茜文,徐吉静.锂空气电池功能电极的构建[C].2019年第四届全国新能源与化工新材料学术会议暨全国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9

[9].兰电,马正青,罗双.银掺杂对二氧化锰空气电极性能的影响[J].电源技术.2018

[10].熊文浪,张万毅,林忠平,朱卫东,段海宁.新型驻电极空气净化装置容尘性能模拟研究[J].暖通空调.2018

论文知识图

等提出的C4D等效电路模型(a)空气气氛中放置前后样品0.1C首次...针端部的仿真模型封闭式电极室[97,98]不同气压下沿着轴线的电子密度、电子...文献报道的铜电极在空气饱和7.4mgmL1...

标签:;  ;  ;  ;  ;  ;  ;  

空气电极论文_张亮,周明革,李崇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