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善德网编辑部:《朱子家训》:律己修身垂训后世论文]()
朱柏庐(1627—1698年),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清顺治二年(1645年),其父朱集璜在守昆山城抵御清军时遇难,他上侍奉母亲,下抚育弟妹,辗转流离,备极...
![解惠本:内疚情绪:道德情绪的新进展及其未来论文]()
摘要:内疚情绪是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违背了自身的道德准则,或对他人造成了损害,继而产生的带有悔恨、愧疚、焦虑不安等的一种负性的情绪体验。因为内疚情绪是一种负性情绪,所以以往研究者...
![谢吉琴:萨特的存在主义道德观及其对青年道德自主建构的影响论文]()
摘要:青年人道德发展的关键在于自主建构,萨特的存在主义道德观对人存在价值的高度弘扬,对人自为存在特殊性的高度肯定,为当代青年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建构道德实现自我超越提供了可能性...
![沈思彤:机器人伦理学的兴起及其道德地位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机器人”交互行为变得愈加频繁,机器人伦理学已成为应用伦理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机器人作为一种“超人类中心主义”的新型实体,具备感知力和理性...
![陈晓曦:试论一种道德隐恕责任——从被遗忘权谈起论文]()
摘要:法学界确立的“被遗忘权”概念启示我们,人们对自己曾发生过的非重大过失都渴求被他人遗忘、忽略,公共场合下重提此事会造成不愉快、尴尬甚至痛苦。“隐”源自儒家伦理精神,“恕”属...
![廖福霖:生态道德论文]()
EcologicalEthics生态道德的内涵生态道德是指:人类的道德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基础上,增强人类对于...
![陈张壮:自利的三种形式论文]()
摘要:自利指主体出于过一种“好生活”的动机而为自己谋取利益,这是人类行为的基本特征,不同于利己主义。自利存在三种形式,即生存性自利、价值性自利和道德性自利。生存性自利是保证主体...
![刘飞:道德记忆视域下的道德文化自信论文]()
【哲学研究】摘要:道德记忆在人类道德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与人类道德文化自信密切相关,更是作为增强人类道德文化自信的重要条件而存在。道德记忆是确立道德文化...
![田宏宇:文学教育的“教学伦理”研究论文]()
摘要:教学伦理是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人际关系,使得人际关系逐渐和谐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行为规范。然而谁作为行为主体,谁作为实施对象却成为该概念视角争议的关键点。教学伦理是以教师作为行为...
![李军时:马克思主义哲学道德观视域下的儒学义利之辨论文]()
摘要:道德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学共同的重大基本问题,儒学道德观集中体现在其核心问题义利之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学义利之辨在关于道德的本质和基础上,前者认为道德的本质为社会意识...
![李家莲:论阴阳在斯洛特情感哲学中的本质与功能论文]()
摘要:近年来,迈克尔·斯洛特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概念引入自己的道德情感哲学体系,其目的是为了对自然情感的内在道德法则进行一种自然主义的描述。在斯洛特看来,作为一...
![张铭:小议道德运气在道德行为中的影响力论文]()
内容摘要:传统道德哲学倾向于为道德行为设定一种不偏不倚的践行准则,忽略道德运气的存在和影响,威廉姆斯、内格尔提出的“道德运气”回答了公众对道德行为的评价产生“偏见”的原因,同时...
![易连云:“自由”的向度及其超越——东西方文化中“自由”意义的分殊与当代学校德育审视论文]()
[摘要]自由是个古老的观念,东西方文化均给予众多关注,然而,两者自始便内涵有异,实施的路径也各不相同。儒家文化中的“自由”思想具有独特的向度。然而,自中国近代引入西方自由概念以...
![郭良:重建“信念伦理”与坚守“网络底线”——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网络伦理价值体系的重构论文]()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要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就必须依赖于网络伦理健康发展的文化支撑,这种支撑应该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
![赵冰:罗国杰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贡献论文]()
[摘要]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始于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创建的政治伦理思想与实践活动。新中国成立后,罗国杰是在伦理学专业学科视野内推进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主要...
![李薇:功利概念之辨:休谟与边沁论文]()
[摘要]尽管休谟与边沁都对功利概念做了深入的论述和研究,但由于各自秉持的道德根据不同,使这一概念在他们的道德哲学中发挥着不同的基础性作用,进而导致的理论结果和意义也不尽相同。休...
![王慧宇:罗明坚对《中庸》道德哲学概念的释译论文]()
【摘要】对明清之际致力于沟通中西文化的来华耶稣会士而言,“四书”成为他们向西方介绍中国思想的最佳素材,译介“四书”成为其中学西传的核心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庸》《大学》等儒...
![江国华:论司法的道德能力论文]()
摘要道德能力是人类对于文明和德性生活的认知、追求和向往之能力,是人类直面野蛮、战胜邪恶、不断走向文明和进步的内在力量。司法的公信力取决于司法的道德能力。它内在地包含法官的道德认...
![陈绪新: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发展的生生之理论文]()
【伦理与道德】摘要:综观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民族性和共通性,按照中华传统美德的概念界定—理论剖析—问题澄清的逻辑,可以从三个层次、五个方面,把握中华传统美德之“传统”“美德...
![邵永生:境遇伦理的形态分析论文]()
[摘要]从历史哲学的角度,伦理学理论的形态分为伦理形态、道德形态和伦理-道德形态三种。通过“伦理-道德形态”及其特征、境遇伦理与其关联性、境遇伦理与相关伦理学理论之形态比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