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冬:荀子与张载之间:礼学的主要倾向及其现代价值论文]()
【张载与关学】[摘要]荀子和张载都重视“礼”,他们所讲的“礼”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特点。从“天人二分”的思路和对现实人性的关注出发,荀子认为礼出于“伪”,是圣人的制作,是对...
![张扬:“轴心时代”的概念与中国哲学的诞生论文]()
【文化哲学】摘要“轴心时代”源于西方哲学家对哲学文化的研究,是一种理论假设概念,主要是用来说明在公元前6至公元前4世纪这一时期的哲学发展现象: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存在某些相似之处...
![王佳:从气之动静看王阳明的善恶观论文]()
[摘要]王阳明在论述善恶问题时,采用了传统理学以气解恶的思路,将气作为恶之来源,认为气之动产生恶。而在面对“气即是性”与“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产生的冲突时,应当从体用关系和区分...
![王鲁宁:《道德经》“祸福相倚”幸福观与老子本体论哲学论文]()
摘要:《老子》中蕴含着比较丰富的“祸福相倚”幸福观念,“福”比较接近于我们现代实用的“幸福”一词的实质内涵,并不排斥“乐”的内涵;在“三去”中包括“祸”所指。“祸福相倚”既是老...
![陈艾迪:从“吾丧我”论庄子回归本心的齐物思想论文]()
从“吾丧我”论庄子回归本心的齐物思想从“吾丧我”论庄子回归本心的齐物思想陈艾迪(苏州科技大学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000)摘要:《齐物论》首段中“吾丧我”开启该本...
![肖俊毅:儒家法先王思想的心性论指向——以《四书》为中心的考察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儒家法先王思想被学界定义为一种政治思想,这种认识忽视了心性之学在儒家思想中的根源性地位,割裂了“内圣外王”的整体结构。儒家法先王思想在本质上属于心性之学的范畴...
![张昭炜:主静功夫的发展与丰富——从万廷言到刘宗周论文]()
摘要:吴与弼持敬,陈献章主静,从师承来看,刘宗周更认同吴与弼的着实功夫。刘宗周的主静功夫直接受到阳明学影响。从江右王门的传承来看,刘宗周的老师许孚远与万廷言为挚友,其中万廷言的...
![陈来:王阳明的万物一体思想论文]()
[摘要]阳明先生继承了中国哲学史上“万物一体”的思想观念,并表现出为追求内心生活的高远的精神境界和宇宙体验的特质。他的万物一体思想,在价值观上体现为对生民苦难的一种迫切的悲悯情...
![张海燕:牟宗三学术视域下的当代“儒学热”分析论文]()
摘要:当代“儒学热”文化思潮在复兴传统、扩大儒学影响力等方面与牟宗三的学术思想主旨有共同点,但二者在文化态度、研究方法和研究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别。以牟宗三为代表的新儒家属于学院派...
![黄保罗:汉语语境里的经与经学论文]()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一个话题。我最早是做老子研究的,这方面虽有一点点工夫,但是没有学问,是一个机器人或者木头人差不多都能做的,多下点工夫就可以。后来...
![廖春阳:太极三分:朱子太极哲学的意象诠释论文]()
摘要:朱子太极观的形成,受濂溪《太极图》影响很大,并以对《太极图》的解读作为重要表达渠道,可以说,太极—《太极图》—《通书》及朱子的解读三者之间相互贯通,构成了朱子太极观的纵向...
![张沛林:西汉经典的“传”“受”与“通”“明”——汉昭帝始元五年六月诏书疑义辨正论文]()
摘要《汉书·昭帝纪》载始元五年六月诏书中“通《保傅传》《孝经》《论语》《尚书》未云有明”一句如何理解,历来争议较多。但西汉人对经典“传”“受”与“通”“明”的用法...
![杨飘飘:《老子》著述体例及成书形式论文]()
摘要:汉魏以前,《老子》著述体例及成书形式几经变迁,已经基本定型;魏晋以后,《老子》纳入经注和注疏范畴,其著述体例及成书形式进入“变形期”。总的说,《老子》著述成书之变化,集中...
![王向清:朱熹治学思想论析论文]()
文史哲研究:考证专题研究摘要:朱熹是我国学术史上对治学这一主题进行全面而深入探讨的学者。他的治学思想主要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觉的问题意识,体现为对自身、学术和社会的自觉反...
![仝延龄:正本清源古为今用——孔子《论语》在新时期的启示论文]()
【中国文化】[摘要]孔子是我国儒教的鼻祖,《论语》是孔子毕其一生心血的精辟论述,是我国社会发展初期的一部较为完整的治国宝典和丰富的思想宝库。挖掘这部历史宝典,正本清源,给予新的...
![丁汝雄:《周易》乾卦“龙德”的潜态之美论文]()
摘要:乾卦是《周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为纯阳之卦,其六爻以龙设象,自初及上,从潜龙到亢龙,以其“龙德”之美动态再现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中乾卦“龙德”的潜态之美是“龙德”之美的...
![程曦:儒家“仁爱”对费尔巴哈幸福观的影响论文]()
【文化哲学】摘要费尔巴哈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在其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建立起自己的伦理幸福观。费尔巴哈对于“爱”的认识,与儒家的“泛爱众”思想有一定的相...
![萧平:论吕柟对《大学》“格致诚正”工夫的阐释论文]()
【张载与关学】[摘要]吕柟是明代中期关中地区的理学名儒。他以程朱理学为宗,并继承了河东之学朴实无华、躬行实践的学风,对《大学》的“格致诚正”做了新的阐释,认为“格物穷理”即是“...
![苗圃:朱熹解《易》方法之理一分殊——兼与程颐解《易》方法比较论文]()
摘要:“理一分殊”是朱熹易学思想的核心。朱熹用这一方法来注解《周易》,指出应通过占筮,根据不同的卦爻辞,推出义理,不得脱离占筮而直言义理。朱熹解《易》的方法,即是通过“分殊”来...
![苗江磊:论《晏子春秋》的拟托性质——兼谈拟托文与小说的联系与区别论文]()
晏子研究摘要:拟托文是托名真实历史人物而虚构其言辞、编造相关故事的作品。《晏子春秋》中存在数量不少的非实录之作,符合拟托文的相关特征,乃托名晏子而虚构。相关拟托文的产生应与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