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潜:知行合一:新时代阳明心学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启示论文]()
摘要:阳明心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同质性,二者都强调人的主体性、社会的责任意识以及对“德”的追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知行合...
![豆角:西方人最推崇《道德经》论文]()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据,世界文化名著总销量最高的不是《圣经》,而是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也是世界上外文译本总数最多的经典名著。宫颈是女性生上生殖道的重要防线,可有...
![王启涛:慈、俭、柔:老子的从政三宝(四)论文]()
道家篇(四)从领导艺术角度看,老子的“柔”在心理上,体现为以柔克刚(详见本刊2019年第1期)。而在态度上,则表现为谦虚做人,低调行事。老子曾经说过:“我有三种宝贝,持守而保全...
![王茹俊:庄子平等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论文]()
【传统文化】摘要平等是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庄子平等思想立足于道、气,涉及物物平等、物我平等、人我平等和政治平等等内容,在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当历史发展到今天,庄...
![刘淑龙:论《周易》中“气”的思想论文]()
【传统文化】摘要《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经典中一直占据着崇高的地位。学界对于《周易》思想探讨已久、成果甚多,但很少对《周易》中“气”的思想进行系统论述,而“...
![徐宏勤:以《论语》为例,谈“离经还子”论文]()
“新子学”论坛摘要:作为先秦学派之一的儒家,曾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历了逐渐神化、至尊化的转型。而其学术著作如《论语》等作品,也随之历经“升子为经”的转变。时至今日,同样是由于...
![陈 凡:“新子学”的兴起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新子学”论坛摘要:“新子学”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什么,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哪的思考与回答,是当下中国建立一个适应历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新经典”。“新子学”是对“子学现象”的正视,...
![吕之奇:《论语》视角下“礼”的内向化发展——以情、义、仁为研究进路论文]()
[内容提要]先秦时期“礼”是一套对氏族社会进行外在约束的制度和仪式,中华民族受礼乐文明的影响形成了独特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在三代礼乐传统频临崩坏之际,孔子一方面时刻维护传统,继...
![张新民:黔中王门大儒李渭学行述要——《李渭集》序论文]()
一、引言:龙岗讲学与黔中王门的崛起王阳明因得罪朝廷宦官,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遂置身于帝国政治中心之边缘,感受与内地差异很大的边地民风礼俗;同时也不断追问人生与天地万物的终极存在...
![阴苏哲:《荀子·富国篇》研究论文]()
[摘要]《富国篇》是《荀子》一书的第十篇,该篇主要阐发了荀子以“礼”为准则,以“明分使群”为方法的富国思想。该篇较为集中地诠释了荀子的经济伦理思想,然而历代学者对该篇的研究,多...
![马旭垚:来氏《周易集注》渊源考略论文]()
摘要:明代大儒来知德隐于四川万县深山之中,积二十九年心力,潜心探索,纵横推演,著成《周易集注》一书。来氏《周易集注》采“汉象”“宋理”之精华,广征博引,备极蕴奥,实赅二派六宗之...
![谢清果:道家内向传播的观念、路径及其目标论文]()
摘要:道家传播思想研究领域中言语传播思想研究居于主流地位。不过,道家内向传播思想的特色则更鲜明。为此,笔者相对系统地提出了道家独特的内向传播意识、道家的主我客我观、道家内向传播...
![倪琛:明明德—朱熹与中江藤树的解释比较论文]()
摘要:本篇论文旨于区分朱熹与中江藤树关于“明明德”的解释。朱熹认为“明明德”的基础是“天”与之“民”的“仁义礼智”之“性”,“明德”即是此“性”,而“明明德”的方法是“知其性之...
![孙立:试论《大学》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文]()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学》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推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其进行重构,以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新...
![刘悦笛:比较哲学视野中的荀子性恶论论文]()
摘要:在善恶问题上,中国偏“善”与西方重“恶”,曾几成共识,因之形成了一种非此即彼的比较观,但细思起来,中西之前参差抵牾之处甚多,需要进阶反思之。关键词:荀子;性恶论;比较哲学...
![朱人求:大历史视野中的朱子学——评陈支平《朱熹及其后学的历史学考察》论文]()
朱子集宋代理学之大成,“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朱子学与众多的儒学思想体系一样,既有内圣的精神修炼,也有外王的事功追求。在中国思想史传统中,内圣外王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二者是...
![周同燕:中国儒家群体意识的内涵及其对当今语言文化教育的启示论文]()
[摘要]作为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群体意识是以宏观层面宇宙论中的“尽心”与“知命”,中观层面政治学说上的“忠君爱国”与“孝悌信义”,微观层面人生观中的“重义轻利”为内涵的“内圣”...
![柴旭达:薛瑄格物用敬工夫辨正论文]()
摘要:薛瑄被称为“明初理学之冠”,在以“性”取代“理”作为基础范畴的前提下,发展出以“敬”为核心的工夫架构。在“格物”与“用敬”的关系方面,一方面以“格物”之“识道”作为“用敬...
![董飞:先秦儒者以君主为“言说”对象传播儒家之道的尝试与失败论文]()
摘要:战国时期,为政者的地位受到传统贵族的威胁,其有向士人寻求方略的需求,儒者亦将“为帝王师”视为实践其政治思想的重要途径,两者的契合促成了儒者以“言说”为手段向君主传播儒家之...
![邹芳望:黔学的形成及其转折论文]()
【内容摘要】在郑珍莫友芝时代之前,心学和理学经过王阳明、陈法等人的先后倡导,在贵州产生了既深且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牢牢地盘踞在贵州学术风气的最基层上,成为了贵州士人相互交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