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镍锰氧化物论文_李平,窦树梅,李慧勤,卫粉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锂镍锰氧化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氧化物,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电容器,纳米,电压。

锂镍锰氧化物论文文献综述

李平,窦树梅,李慧勤,卫粉艳[1](2019)在《镍锰氧化物电极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镍锰氧化物电极材料的形貌及相组成对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模板法、水热法及旋转蒸发方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镍锰氧化物,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手段对材料的物相、晶体结构以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采用叁电极体系测试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循环伏安和电化学性能循环测试结果表明,在0.1 A/g电流密度下,空心球、微米球及纳米颗粒3种不同形貌的镍锰氧化物电极材料的的放电容量分别是90.57,36.4和8.72 F/g。空心球状镍锰氧化物电极材料显示出较优异的电容特性。充放电循环1 000次后,其放电容量保持率为85.28%。结论独特的空心球状结构有利于增强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立祥,付长,吕学良[2](2019)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镍钴锰氧化物的制备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增多,具有优越性能的锂电池自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相比负极材料,容量相对偏低,它是制约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叁元氧化物正极材料LiNi_xCo_yMn_(1-x-y)O_2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正极材料,它与锂镍钴材料相比,具有容量较高、热稳定性好、制造成本低的特点。(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20期)

黄远超[3](2019)在《镍锰氧化物复合低温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火电厂燃煤、锅炉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多以氮氧化物为主,这些废气是造成大气环境失衡的重要因素。而且可以引起很多生态安全问题,如酸雨、光化学烟雾和温室效应等。因此,最近高效的脱硝催化剂成为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目前,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方法(NH_3-SCR)是脱硝工艺中广泛使用的技术之一,最受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当前工业生产上使用的NH_3-SCR催化剂是以含钒或者锰的复合氧化物为主,但是该脱硝工艺存在许多缺点,如制备和运行成本较高、催化剂活性温度范围较高(300-400℃)、反应装置复杂、催化剂寿命短和易失活等。烟气中存有的SO_2气体,在温度范围为180-300℃内,和还原剂氨相互作用,易反应生成硫酸铵等物质,使排烟管道堵塞和设备腐蚀。而利用低温催化剂和烟气再加热技术,可实现先脱硫再脱硝,从而减少管道的阻塞。因此研发低成本、低反应温度、降解率高、稳定性高的SCR催化剂成为重中之重。本文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合成一系列镍锰氧化物复合低温脱硝催化剂,并在相同的模拟烟气条件下进行了降解NO(NH_3-SCR)的活性测试并观察记录了其催化降解一氧化氮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将乙酸镍和乙酸锰作为前驱体,碳酸铵作为沉淀剂而合成的催化剂在110℃时,NO转化率接近100%并在110℃-250℃保持着高的降解率;将草酸作为沉淀剂合成的催化剂在80℃下NO转化率高达了76%,90℃下NO转化率达到了100%,且在90℃-250℃保持着高的转化率。然后通过XRD、SEM、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BET和BJH)、XPS等表征技术方法对镍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进行了测试。结果说明NiMnO_3、MnNi_2O_4、Mn_4O_3、NiO是催化反应中的主要反应物质。相比于将硝酸锰、硝酸镍作为前驱体,将乙酸锰、乙酸镍作为前驱体合成的催化剂,Mn~(4+)离子相对浓度提高。将草酸作为沉淀剂合成的催化剂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更高相对浓度的表面吸附氧(Oα)和Mn~(4+)离子。这些可能是提高催化剂在低温区间降解NO效率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5-01)

陈玉红,张炳烛[4](2018)在《石墨烯包覆锂钴镍锰氧化物正极材料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了石墨烯包覆锂钴镍锰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总结了石墨烯包覆对锂钴镍锰氧化物材料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石墨烯复合材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本文来源于《电池工业》期刊2018年04期)

刘凤[5](2018)在《镍、锰氧化物纳米材料超级电容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储能和可再生能源转换装置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充电时间短、寿命长、循环性能好等特点。而镍、锰氧化物因其理论比电容值高、储量丰富,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成功制备了纳米结构的NiO-Ni/ANWs(银纳米线)/FTO以及MnO_2/CF(碳纤维)电极材料,并利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备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系统的研究,将制备的MnO_2/CF复合电极组装成为柔性器件,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探索。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以ANWs作为导电集流体,通过简单的电化学沉积和高温退火工艺制备了可以应用在微型超级电容器的3D NiO-Ni/ANWs/FTO电极材料。以2 M KOH作为电解液,在最佳的退火条件下,复合电极在电流密度为2.5 A g~(-1)下表现出优异的比电容,高达2476.8 F g~(-1)。通过快速退火工艺对3D ANWs网络进行焊接处理延长了电极的使用寿命和循环稳定性,20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达到~100%。同时,NiO-Ni/ANWs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的平均透过率高达82%,使得其在全透明电子器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FTO衬底具有完美的兼容性,也可以轻易地被任何形状或形式的p/n-Si,金属,半导体以及任何其他导电衬底所取代。2.利用恒流充放电法制备一种具有自修复性能的柔性MnO_2/CF电极材料,展现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比电容在电流密度为3.5 A g~(-1)时,能够达到为1778.6 F g~(-1)高于MnO_2的理论比电容。在循环稳定性测试中,电极材料循环至12000维持电容量100%,20000降至81%,随后在电解液中加入少量Mn~(2+),电容量回升并趋于稳定,展现了其优异的自修复性能,特别适合应用于免维修和长寿命的微型超级电容器领域。3.基于MnO_2/CF复合电极材料所展现的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将这种材料制备成柔性对称型MnO_2/CF超级电容器器件。对称型器件的循环伏安曲线是一种对称的结构,展现了其较好的可逆性且当扫描速率为5 mV s~(-1)时,其比电容值为64 F g~(-1)。我们又以湿纸巾做负极柔性基底,活性炭做活性物质制备负极材料,并组装成柔性非对称超级电容,在扫速为1 mV s~(-1)时的比电容值为13.4 F g~(-1),初步探索了器件的电化学性能。(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8-06-01)

王龙[6](2017)在《电解液组分对层状锂镍钴锰氧化物高电压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动车及混合电动车的发展,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与正极材料的工作电压密切相关,因此,高工作电压(>4.5V vs.Li/Li~+)的正极材料的开发备受关注。但是锂离子电池常用的碳酸酯类电解液体系在高电压下容易发生氧化分解,从而造成电池容量的严重衰减,甚至导致电池热失控,严重限制了高电压型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因此,开发与高电压材料匹配的电解液体系是提高电池比能量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电池安全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论文针对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和Li_(1.2)Ni_(0.13)Co_(0.13)Mn_(0.54)O_2正极高电压特性,系统研究了溶剂(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及添加剂(磷基、硼基、腈基添加剂)在高电压下对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影响,并结合电化学阻抗谱(EI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多种表征手段,分析了它们的作用机理,为新型高电压电解液体系的开发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依据。研究了FEC作为溶剂替代常规溶剂碳酸乙烯酯(EC)对电解液耐高电压性能的影响,系统研究了不同浓度FEC对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的影响。充放电结果表明在0.2 C(1C=160 mA g~(-1))下3.0~4.6 V(vs.Li/Li~+)的范围内,100次循环后LiNi_(1/3)Co_(1/3)Mn_(1/3)O_2电极在1 M LiPF_6 FEC/碳酸二甲酯(DMC)(1/4,vol.%)电解液中的容量保持率为82.7%,而在1 M LiPF_6 EC/DMC(1/1,vol.%)电解液中仅为41.3%。为了分析溶剂对正极性能影响的原因,设计一种新的红外电解池;利用原位透射红外方法实时检测了1 mol·L~(-1)LiPF_6 EC/DMC(1/1)和FEC/EMC(1/4)电解液体系在首次充电过程中不同荷电态下的气体产生行为,证实FEC替代EC作为共溶剂提高了电解液的分解电压。采用EIS解析了FEC对LiNi_(1/3)Co_(1/3)Mn_(1/3)O_2表面膜电阻的影响,并通过XPS分析表面膜组分的变化,分析FEC影响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高电压性能的作用机制,发现FEC作为共溶剂参与了正极上表面膜的形成,有效抑制了电解液的分解,阻止了LiNi_(1/3)Co_(1/3)Mn_(1/3)O_2电极高电压下严重的结构破坏。考察了叁(2,2,2-叁氟乙基)亚磷酸酯(TTFEP)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对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在高电压下(4.6 V)的电化学性能影响。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添加剂和电解液中不同溶剂的前线轨道,并结合线性扫描曲线(LSV)结果,发现添加剂TTFEP在高电压下将优先于溶剂发生氧化分解。电化学表征分析结果表明,0.5 C下100次循环后,LiNi_(1/3)Co_(1/3)Mn_(1/3)O_2电极在含有1%TTFEP的电解液中的容量保持率达到85.4%,而在基础电解液中(1M LiPF_6 EC/DMC电解液,ED)仅保持74.2%。同时,研究了TTFEP对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自放电性能的影响以及与负极石墨的兼容性。并利用E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PS多种表征手段,发现TTFEP在正极表面优先氧化分解形成保护性的界面膜,抑制了电解液分解并减轻了正极结构破坏,改善了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在高电压下的电化学性能。分析了含硼添加剂叁(2,2,2-叁氟乙基)硼酸盐(TTFEB)对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高电压下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电解液中含0.5%的TTFEB时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在高电压下的循环性能和倍率容量得到了显着提高,其在0.5 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85.3 mAh g~(-1),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达89.5%。此外,4 C倍率下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显示出135.1 mAh g~(-1)的优异放电容量,而没有TTFEB存在时,电极仅表现出73.7 mAh g~(-1)的放电容量。通过EIS,SEM,XRD和XPS,进一步研究了TTFEB对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表面的作用机制,发现电化学性能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添加剂TTFEB加速了正极表面形成低阻抗且均匀的界面膜,有效缓解电解液在高电压下的分解,同时抑制了LiNi_(1/3)Co_(1/3)Mn_(1/3)O_2结构的破坏。首次采用了1,3,6-己叁腈(HTN)作为电解液添加剂提升Li_(1.2)Ni_(0.13)Co_(0.13)Mn_(0.54)O_2正极在高电压下(4.8 V)电化学性能。LSV结果表明,HTN可以提高电解液的氧化电位。通过恒电流充/放电测试、EIS和非原位物理表征分析了高电压下HTN对正极材料的电化学行为和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 C下150次循环后,Li_(1.2)Ni_(0.13)Co_(0.13)Mn_(0.54)O_2正极在含1%HTN的电解液中容量保持率提高到92.3%,远高于ED电解液。结合理论计算、ICP测试、XRD和XPS分析证实,HTN的引入在正极表面形成了更稳定和均匀的界面膜,同时有效地抑制了高电压下电解液的分解和正极结构的破坏,改善了Li_(1.2)Ni_(0.13)Co_(0.13)Mn_(0.54)O_2正极的电化学性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10-01)

胡正耀[7](2016)在《层状锂镍钴锰氧化物纳米材料设计合成与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层状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及热稳定性良好、成本较低,被视为最有可能代替LiCoO_2的正极材料。本文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为主要目标,首先基于液相共沉淀法得到前驱体材料,并结合高温固相烧结法,成功制备目标产物。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不同的共沉淀体系,成功合成不同形貌样品,并通过体相离子掺杂和导电材料表面修饰两种手段进一步改善材料电化学性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减小材料中Li~+/Ni~(2+)无序度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产物最佳合成条件为800oC/16 h。采用Na_2CO_3和NH_4HCO_3混合溶液作为沉淀剂,LiOH作为锂源,合成LiNi_(1/3)Co_(1/3)Mn_(1/3)O_2纳米颗粒正极材料,颗粒尺寸分布在100~500 nm。NH_4HCO_3既作为螯合剂控制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又作为pH值缓冲剂维持体系稳定的碱度,有利于金属离子均匀完全沉降。以PEG-400作为主要分散剂,Na_2CO_3与NH_4HCO_3混合溶液作为沉淀剂,合成纳米颗粒堆积双生球状正极材料,尺寸分布在0.5~1.0μm,这种结构有利于电极反应过程中结构应力释放和材料振实密度提高。采用NaOH作为沉淀剂,在常温空气条件下合成叁元正极材料,也呈现出均匀纳米颗粒形貌,尺寸分布范围为100~500 nm。利用XRD、SEM、XPS、CV和EIS等测试手段,对不同方法合成的正极材料分别进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表征。(2)选择V_2O_5作为掺杂剂,对合成叁元正极材料进行体相掺杂改性,并确定钒元素最佳掺入量为3%。掺杂后正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中采用碳酸盐共沉淀制备的钒掺杂纳米颗粒正极材料,1 C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68mAh g~(-1),1000圈后维持在119 mAh g~(-1),容量保持率为70.83%;20 C首次依然释放出138 mAh g~(-1)的容量,500次循环后保持在74 mAh g~(-1)。采用碳酸盐共沉淀制备的钒掺杂双生球状正极材料,1 C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71.21%;20 C首次放出139 mAh g~(-1),500次循环后维持在68 mAh g~(-1)。与未掺杂材料相比,钒掺杂正极材料循环寿命增长,倍率性能提高。钒掺杂改性机理为:钒元素进入层状叁元正极材料过渡金属层,减小晶格中Li~+/Ni~(2+)无序度,稳定晶体结构,增强Li~+和电子传输能力。(3)利用碳纳米管对碳酸盐共沉淀法合成的LiNi_(1/3)Co_(1/3)Mn_(1/3)O_2纳米颗粒正极材料进行表面修饰改性,碳纳米管交织形成网络,包裹在纳米颗粒表面,增强材料中电子传导性,进而增强叁元材料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与体相掺杂材料相比,碳纳米管对材料性能改善能力有限,这是由于碳纳米管的加入减少了活性物质质量,与正极材料之间是简单的物理混合接触,在维持结构稳定性上弱于体相掺杂改性。(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6-05-01)

解超越[8](2016)在《镍锰氧化物基纳米阵列的制备及电化学超电容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未来的生活中,电化学超级电容器将与电池一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超级电容器具有环境友好、功率密度高、循环稳定等优点,因此受到科学界广泛的关注与研究。根据电荷存储机理的不同,超级电容器可分为法拉第赝电容超级电容器和双电层超级电容器。过渡金属氧化物理论上具有较高的法拉第电容,因此经常被用做法拉第赝电容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而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碳材料则是典型的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本论文将设计具有纳米阵列形貌的超级电容器正极,并制备与之搭配的负极,然后组装成水系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和全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并研究其电化学性能,以期为提高超级电容器性能提供科学的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在薄钛片基底上生长出Ni0.25Mn0.75O@C纳米阵列。首先在制备过程中,通过控制变量法来获得电极活性材料理想的实验制备和测试条件:盐酸处理过的钛片基底、Ni和Mn摩尔比为1:3的前驱液、125℃的水热温度、Ar气氛450℃的退火环境、0-1.4V电压窗口、1mol/L的LiCl电解质、0.25g/50mL水热原位碳修饰。结果表明,纯MnO在中性的水相LiCl溶液中具有0-1.4V的超高工作电压窗口。将镍元素引入到纯氧化锰中可以降低电极的电阻,提高离子扩散速率和克服结构的不稳定。而原位碳化修饰对Ni-Mn-O固溶体产生叁个重要的影响:改善电极/电解质界面,减小纳米阵列的尺度,并使Ni0.25Mn0.75O@C具有多孔微结构。镍元素的引入和原位碳修饰极大改善了锰基氧化物的电化学性能,面积比电容从39.43mF cm-2 (MnO)改善到242.86 mF cm-2 (Ni0.25Mn0.75O@C),提高了6倍。在循环稳定性方面,Ni0.25Mn0.75O@C不仅初始电容远高于MnO和Ni0.25Mn0.75O,而且经过500个循环后还保持89%的电容,5000次循环后仍有73%的保持率。(2)在洁净的泡沫镍集流体上制备比容量可调控的活性炭负极并用来组装完整的超级电容器。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测试和分析最终选择含1.46g/20mL活性炭的溶液制作负极。以Ni0.25Mn0.75O@C为正极、活性炭为负极,组装出高电压水系非对称超级电容器以及全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器件。研究表明,两类器件均具有高工作电压窗口(0-2.4V),优异的倍率性能,高循环稳定性和理想的电容行为。特别地,得益于0-2.4V的宽电压窗口和超薄特性(170.75微米),制备的全固态器件展现出优异的体积比电容(6.88 Fcm-3),高体积能量密度(4.72 mWh cm-3)和功率密度(776 mW cm-3),以及超过5000次的循环寿命。(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1)

孙逊[9](2016)在《双钙钛矿结构稀土镍锰氧化物超晶格的多铁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铁材料应用前景令人瞩目,已经成为功能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钙钛矿结构氧化物拥有丰富的物理性质特别是潜在的室温多铁特性,这类材料可以用来设计制作四存储态存储器、可调微波器件等多种新型自旋器件,因而有望成为推动信息产业革新的关键力量。当前对钙钛矿结构多铁材料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寻找铁磁序、高自发极化强度、具有室温以上转变温度的体系。以密度泛函理论为基础的第一性原理具有准确、简便的特点。随着计算速度的不断提升,第一性原理日益成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医药学、材料学等学科领域重要的研究手段。利用第一性原理有助于研究钙钛矿结构材料的多铁特性。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VASP研究双钙钛矿结构的稀土镍锰氧化物有序超晶格的多铁性质。第一,对Pr2NiMnO6/La2NiMnO6有序超晶格结构的多铁性质进行研究。首先按照B位的不同排列方式以及不同的磁序分别计算六种超晶格结构,从中找出了满足产生铁电自发极化条件非金属态的[111]FM序。然后详细分析[111]FM序的基态几何结构,给出其八面体旋转角、A位离子位移等结构信息,分析结构畸变对3d电子态的影响。最后利用现代极化方法的Berry Phase算法计算体系的自发极化。第二,研究Er2NiMnO6/La2NiMnO6有序超晶格结构多铁性质。首先计算体系的结构特征,给出一系列畸变参数。然后结合间接交换作用阐述其结构畸变对体系电子结构特别是磁矩的影响。最后分析结构极化强度的方向以及幅度与A位离子半径的关系。第叁,在掌握上述超晶格多铁性质的情况下,尝试调控铁电极化强度。首先,按照A位离子半径不同分别计算若干连续超晶格结构的极化强度,分析极化强度与离子半径的联系。接着,构建间断超晶格结构,引入库伦相互作用,尝试提高体系的极化强度,分析极化强度增大的原因。最后,分析间断超晶格间断处上下两部分的结构特点,阐述上下两部分畸变程度的不同与B位离子排列方式的关系。从结构设计到理论计算与分析,本文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这些结论可以为以后多铁材料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6-03-18)

陈施晨,乔建江,谢枝,高慧会[10](2015)在《铁、镍、锰氧化物对HTS熔盐热分解温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综合热分析仪,用直接混合再机械搅拌的混合方式,在氮气气氛条件下,以20℃/min的升温速率对多组合硝酸熔盐(HTS)(w(KNO3)=53%,w(NaNO2)=40%,w(NaNO3)=7%)进行加热至其完全分解。研究结果表明,铁、镍、锰氧化物对HTS熔盐的热分解产生影响,热分解温度会随着氧化物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铁氧化物>镍氧化物>锰氧化物;基于研究结果,对HTS熔盐在化学工业中的安全使用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锂镍锰氧化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增多,具有优越性能的锂电池自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相比负极材料,容量相对偏低,它是制约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叁元氧化物正极材料LiNi_xCo_yMn_(1-x-y)O_2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正极材料,它与锂镍钴材料相比,具有容量较高、热稳定性好、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锂镍锰氧化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李平,窦树梅,李慧勤,卫粉艳.镍锰氧化物电极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王立祥,付长,吕学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镍钴锰氧化物的制备方法[J].科学技术创新.2019

[3].黄远超.镍锰氧化物复合低温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辽宁大学.2019

[4].陈玉红,张炳烛.石墨烯包覆锂钴镍锰氧化物正极材料研究进展[J].电池工业.2018

[5].刘凤.镍、锰氧化物纳米材料超级电容性能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8

[6].王龙.电解液组分对层状锂镍钴锰氧化物高电压性能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7].胡正耀.层状锂镍钴锰氧化物纳米材料设计合成与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

[8].解超越.镍锰氧化物基纳米阵列的制备及电化学超电容性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9].孙逊.双钙钛矿结构稀土镍锰氧化物超晶格的多铁性质[D].电子科技大学.2016

[10].陈施晨,乔建江,谢枝,高慧会.铁、镍、锰氧化物对HTS熔盐热分解温度的影响[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论文知识图

1.9氟化铝包覆富锂镍锰基氧化物正极材...1.8氟化铝:(a)粉末;(b)SEM...1.10氟化铝包覆后表面结构的变化[9...电势示意图显示了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碳酸钠共沉淀法制备的材料的SEM图和能...不同Mn含量的LiNi1-yMnyO2的初始循环伏...

标签:;  ;  ;  ;  ;  ;  ;  

锂镍锰氧化物论文_李平,窦树梅,李慧勤,卫粉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