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和微球菌论文_郑培君,程海涛,齐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葡萄球菌和微球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葡萄球菌,球菌,香肠,腊肠,发酵剂,色泽,稳定性。

葡萄球菌和微球菌论文文献综述

郑培君,程海涛,齐明[1](2018)在《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对广式腊肠风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提取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发酵广式腊肠中风味物质成分,利用气质联用仪进行测定,分析接种分离菌株对广式腊肠风味的影响。从对照组鉴定出38种风味物质成分,接种组鉴定出56种风味物质成分,主要为醇类、酯类、醛类和酮类物质,其中酯类物质最多,是广式腊肠主要香气成分,还有部分烷烯烃类和杂环化合物。研究表明: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可以加速脂肪和蛋白质的降解与氧化,有助于腊肠风味的改善。(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8年04期)

张大磊,程伟伟,李杰锋,蒋爱民[2](2016)在《接种葡萄球菌和微球菌提高广式腊肠贮藏期间氧化稳定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研究菌株接入广式腊肠延长其货架期机制。将从广式腊肠中依据其蛋白酶、脂肪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筛选出来的葡萄球菌H33B和微球菌X142B 2株菌株应用到腊肠中,首先测定各处理组中各分子量肽段的含量,然后用4种常见的抗氧化测定方法测定各处理组中小于5 ku肽段的抗氧化活性,最后对贮藏期间(25℃)腊肠脂肪氧化、蛋白氧化值和高铁肌红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接种菌株接入不仅能够增加腊肠中小分子肽的含量,还能增强对应处理组中肽的抗氧化性能;此外菌株的接入能够减缓广式腊肠贮藏期间氧化反应的程度,其中以接入混合菌组效果最明显。这些结果表明选择具有一定工艺学特性的菌株应用于广式腊肠中,能够减缓氧化反应的程度,从而有利于货架期的延长。(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6年01期)

张大磊,吴兰芳,程伟伟,范萌萌,蒋爱民[3](2015)在《添加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对广式腊肠亚硝酸盐残留量和色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研究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对广式腊肠亚硝酸盐残留量和色泽的影响及其机制。首先将分离筛选自广式腊肠的两株优良特性菌株(葡萄球菌H33B和微球菌X142B)接种至腊肠测定相关指标,然后通过紫外扫描图谱来确定菌株是否具有转化高铁肌红蛋白能力。结果表明,接种单菌和混合菌株都能够降低腊肠中的高铁肌红蛋白含量和亚硝酸盐残留量,并且能够增加亚硝基肌红蛋白含量,其中以接种葡萄球菌和微球菌2:1时效果最好,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紫外扫描图谱显示接种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中溶液出现了亚硝基肌红蛋白的特征吸收峰,并且溶液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最低。这些结果表明葡萄球菌H33B具有转化高铁肌红蛋白的能力。因此添加葡萄球菌H33B的腊肠,由于其具有转化高铁肌红蛋白的能力,会形成更多的还原性肌红蛋白与亚硝酸盐反应,不仅进一步减少了亚硝酸盐含量还改善了色泽。(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5年07期)

张大磊,蒋爱民,夏列,栗俊广,程伟伟[4](2015)在《添加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对广式腊肠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将从广式腊肠中依据其蛋白酶、脂肪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筛选出来的葡萄球菌和微球菌2株菌株应用到腊肠中,通过色差计及紫外图谱扫描、不同蛋白组分含量、脂肪氧化、蛋白氧化和色素氧化值测定及感官评价来研究其对广式腊肠色泽、质构、风味及贮藏期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微生物的添加显着提高了a*值及亚硝基肌红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接菌组腊肠中肌浆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显着增加,不溶性蛋白减少,从而引起接菌组腊肠硬度值和咀嚼性显着降低,另外接菌组比对照组具有更低的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羰基值及高铁肌红蛋白含量和更高的感官评分。因此合适发酵剂的使用有助于色泽和质构的改善,氧化稳定性的提高,从而提高广式腊肠品质及延长货架期。(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5年11期)

郑晓燕,林伟涛,徐世明,吕家森,鞠宝[5](2009)在《中式发酵干香肠中葡萄球菌和微球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和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烟台喜旺中式发酵干香肠中分离筛选出适合当地特色的、具有自然发酵香肠风味的微生物菌株,采用系统分类鉴定方法进行初步鉴定,Q1为木糖葡萄球菌,Q2为模仿葡萄球菌,Q3为松鼠葡萄球菌,Q4为变异微球菌。此外,用均匀设计确定了这4种球菌增殖培养基的组成和最佳配比,并将4种球菌进行混合培养,得出混合培养的最佳配比。(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09年09期)

范素琴,王成忠,于功明,陈鑫炳[6](2009)在《发酵香肠葡萄球菌、微球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中国传统发酵香肠作为样品,从中分离纯化出葡萄球菌,且对其做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以对发酵香肠的菌株进一步的筛选,从中选出不产粘液、发酵葡萄糖不产气、不产色素、不产H2S、不具有氨基酸脱羧酶、不产氨、15℃能还原硝酸盐、pH值4.5条件下生长的菌株作为发酵香肠中的优良葡萄菌株。(本文来源于《肉类工业》期刊2009年04期)

赵振玲[7](2008)在《发酵香肠中葡萄球菌、微球菌的分离筛选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自然发酵香肠中分离筛选葡萄球菌和微球菌菌株,评估木糖葡萄球菌的发酵和益生特性,目的是筛选出适用于发酵香肠的优势菌株。并结合乳酸菌制成混合发酵剂用于发酵香肠生产,评估发酵剂对发酵香肠中的微生物、物理化学和感官特性变化的影响。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本研究从成熟阶段的发酵香肠中筛选出138株菌,菌株经过生化鉴定显示微球菌58株,其中克氏微球菌38株(65.5%)。葡萄球菌80株,73株(91%)凝固酶阴性和脱氧核糖核酸酶阴性,其中有60株属于木糖葡萄球菌(82.2%)。微球菌全部产色素,不符合发酵剂特点。菌种筛选主要从60株木糖葡萄球菌中选择。2. 60株木糖葡萄球菌经过硝酸盐还原酶等发酵特性实验初筛和生物胺检测、乙偶姻检测、蛋白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测试实验复筛,筛选出符合条件的4株菌。3.研究所筛选出的4株木糖葡萄球菌的益生特性,发现能够抵抗较强的酸性环境和较高浓度的胆盐,2株菌C1S23、C3R10产生细菌素。葡萄球菌与乳酸菌的拮抗试验表明,木糖葡萄球菌C1S23、C3R10和乳酸菌11没有拮抗性。4.测试不同pH值、温度、NaCl浓度、亚硝酸盐浓度对木糖葡萄球菌C1S23、C3R10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适合发酵香肠环境。5.优选出的菌株木糖葡萄球菌C1S23,C3R10和乳酸菌11(酸化菌株)作为发酵剂生产发酵香肠,主要研究发酵剂对微生物、理化和感官指标变化的影响。6.微生物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发酵和成熟期间乳酸菌始终处于支配地位。对照组微球菌的生长明显受酸度或不能竞争过其它菌群的影响,生长受到了抑制,添加发酵剂各组微球菌生长也受到一定的抑制,但由于接种量大,基本成缓慢增长趋势。添加发酵剂各组肠杆菌菌落总数显着下降。7.理化分析结果显示添加发酵剂各组pH值显着低于对照,发酵叁天达到最低值,以后稍有回升。发酵剂的加入对水分活度、灰分含量的变化没有影响,使非蛋白氮含量增加。发酵剂的加入对发酵香肠的质构有着显着的影响,在硬度、咀嚼性和胶粘性方面要显着高于对照组。色泽差异显着,S1和S2组亮度、红度要显着高于对照组。结合感观评价,两组都可作为肉品发酵剂用于发酵香肠的生产。(本文来源于《山东轻工业学院》期刊2008-05-18)

赵振玲,孙春禄,王成忠,于功明[8](2008)在《不同发酵香肠中微球菌与葡萄球菌的筛选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144株分离色拉米发酵香肠的微球菌科菌株被鉴定。所用的发酵香肠来自叁个地区:新疆、山东、湖南,每个地区选择两个厂,香肠出自制作的的叁个不同阶段。其中木糖葡萄球菌是主要菌种(95%),经过生化反应鉴定出共有12种典型的木糖葡萄球菌,2号和5号两种菌占大多数(38·8%,33·6%)。根据观察,木糖葡萄球菌5号,显示硝酸盐还原酶和脲酶活性,适度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能力,产生乙偶姻,适合做发酵剂。(本文来源于《肉类工业》期刊2008年03期)

王永霞,牛天贵,刘志强[9](2005)在《发酵肉制品中的葡萄球菌和微球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有关传统西式发酵香肠中葡萄球菌和微球菌特性的研究,分析了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在发酵香肠中的主要作用。(本文来源于《肉品卫生》期刊2005年08期)

王永霞,牛天贵,郝华昆[10](2004)在《肉品发酵剂葡萄球菌和微球菌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一种快速半定量平板方法初步筛选可作为肉品发酵剂的葡萄球菌和微球菌。从中式传统肉制品中分离、纯化了 1 0 0多株葡萄球菌和微球菌 ,将菌株点种在加有KNO3的琼脂平板 ,据菌落周围显示的红圈大小挑选出硝酸盐还原酶活性较高的菌株 ,同时具有一定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的菌株进行发酵适应性试验。筛选出 1株过氧化氢酶阳性球菌 ,经初步鉴定为肉糖葡萄球菌S1 5。通过在模拟肉汤培养基中和乳酸菌混合培养确定了一种复配方案P2 0 +S1 5。将混合发酵剂用于发酵香肠的制作 ,测定微生物和理化指标 ,并用仪器测定标准化部分感官指标(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04年09期)

葡萄球菌和微球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旨在研究菌株接入广式腊肠延长其货架期机制。将从广式腊肠中依据其蛋白酶、脂肪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筛选出来的葡萄球菌H33B和微球菌X142B 2株菌株应用到腊肠中,首先测定各处理组中各分子量肽段的含量,然后用4种常见的抗氧化测定方法测定各处理组中小于5 ku肽段的抗氧化活性,最后对贮藏期间(25℃)腊肠脂肪氧化、蛋白氧化值和高铁肌红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接种菌株接入不仅能够增加腊肠中小分子肽的含量,还能增强对应处理组中肽的抗氧化性能;此外菌株的接入能够减缓广式腊肠贮藏期间氧化反应的程度,其中以接入混合菌组效果最明显。这些结果表明选择具有一定工艺学特性的菌株应用于广式腊肠中,能够减缓氧化反应的程度,从而有利于货架期的延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葡萄球菌和微球菌论文参考文献

[1].郑培君,程海涛,齐明.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对广式腊肠风味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8

[2].张大磊,程伟伟,李杰锋,蒋爱民.接种葡萄球菌和微球菌提高广式腊肠贮藏期间氧化稳定性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6

[3].张大磊,吴兰芳,程伟伟,范萌萌,蒋爱民.添加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对广式腊肠亚硝酸盐残留量和色泽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5

[4].张大磊,蒋爱民,夏列,栗俊广,程伟伟.添加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对广式腊肠品质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5

[5].郑晓燕,林伟涛,徐世明,吕家森,鞠宝.中式发酵干香肠中葡萄球菌和微球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和培养[J].中国酿造.2009

[6].范素琴,王成忠,于功明,陈鑫炳.发酵香肠葡萄球菌、微球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J].肉类工业.2009

[7].赵振玲.发酵香肠中葡萄球菌、微球菌的分离筛选及应用[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8

[8].赵振玲,孙春禄,王成忠,于功明.不同发酵香肠中微球菌与葡萄球菌的筛选与鉴定[J].肉类工业.2008

[9].王永霞,牛天贵,刘志强.发酵肉制品中的葡萄球菌和微球菌[J].肉品卫生.2005

[10].王永霞,牛天贵,郝华昆.肉品发酵剂葡萄球菌和微球菌的筛选[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

论文知识图

雷官板鸭加工过程中葡萄球菌和微球不同功能区空气细菌浓度月变化球菌在MSA培养基上的生长曲线不同功能区空气细菌浓度日变化剑门火腿的菌相构成羊肉发酵香肠在成熟和贮藏过程中

标签:;  ;  ;  ;  ;  ;  ;  

葡萄球菌和微球菌论文_郑培君,程海涛,齐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