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振华:突破,抑或迷思?——儒学“内在超越说”的跨文化考察与批判重构论文]()
【摘要】儒学“内在超越说”是现代新儒家在中西比较视域中的跨文化理论重构。然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它不断受到来自新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阵营的质疑。安乐哲、冯耀明、郑家栋等学者通...
![卢巧玲:孔子之学:“道前定”而“行笃敬”论文]()
【摘要】对于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怎样立志起信,孔子尤重“志于道”“道前定”。“我欲仁,斯仁至矣”,人有“守死善道”之心,才有“行笃敬”的踏实努力。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追求“...
![曾祥芹:一部“与《论语》同”的儒学经典——《曾子》流传的阅读简史论文]()
【阅读传统·书香社会】[摘要]《曾子》十篇作为曾子文章的首要作品,自战国时期开始流传,绵延于整个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阅读史。其内蕴的“五道”思想体系堪与《四...
![曾祥芹:儒家“王道”“学道”的不朽之作——《主言》《曾子问》古今流传的阅读简史论文]()
【阅读传统·书香社会】[摘要]出自大戴、小戴《礼记》的《主言》和《曾子问》,因《礼记》研读的历代传本达800余部而流传不衰。《主言》作为传述孔子王道之作,是不朽的...
![刘增光:2018年儒学热点综述论文]()
摘要:2018年的儒学研究可以从八个主题出发加以概述。这八个主题分别是:礼学与经学的实践指向、儒学现代转型及其新形态、儒学与异质文明的对话、东亚视野下的儒学研究、儒家伦理的当代...
![陈少明:儒学与自由——一个仍然有待商讨的问题论文]()
摘要:近代以来,在儒学与自由的关系问题上,形成了两种常见的对立观点,一种是视儒学为自由的敌人,一种是以自由为儒学的价值。从检讨这两种观点入手,通过引入“情感-责任”的视角,重新...
![林存光:为夫子一辩——如何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文]()
摘要: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语由于过于简约,致使历代注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者认为此句体现了一种愚民思想。结合古人释义中的“由之为德政,知之为刑政”说和“圣人化治天...
![刘仁贵:荀子“制礼义以分之”的正义思想——基于同一性正义与差异性正义的视角论文]()
摘要:关于正义研究的诸理论基本可归约为同一性正义与差异性正义两种正义理论。荀子提出“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主张在生存资源分配上取长补短,在政治权力资源分配上机会...
![安会茹:论儒家为学思想的人学本质论文]()
·当代哲学问题探索·摘要:在儒家思想中,为学与为人是分不开的,可以说,为学的本质就是为人。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为学的含义是觉悟,即要觉悟宇宙...
![杨洋:中国古代技术批判的三种范式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摘要: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着三大技术批判范式,分别是墨家实用主义、道家自然主义和儒家人文主义的技术批判范式。与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批判理论的技术批判范式相比,中国古代技术批判范式具有更...
![王玉彬:庄子“齐物”观念的政治意蕴论文]()
摘要:庄子的“齐物”非仅指涉着以生命为本怀而绽开的精神境界,更蕴涵着以政治为关切的治道推衍。“齐物”的政治性在“齐是非”的旧义与“齐文野”的新义中均有体现。“齐物”既意味着庄子...
![任剑涛:“儒家人文主义”的知识检证论文]()
摘要:“儒家人文主义”是不少儒家研究者对儒家精神特质进行概括时使用的辞藻。这是一个在知识上需要严格审度的概念。这一词汇是引进西方人文主义理念对儒家思想进行现代解释的产物。因此,...
![曾祥芹:环球政治哲学中“独有的宝贝”——《大学》古今流传的阅读简史论文]()
【阅读传统·书香社会】编者按:2.2.2专家权威程度专家权威程度一般由2个因素决定:一是专家对咨询内容进行判断的依据,用判断系数Ca表示;二是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
![郭萍:儒家的契约观念——基于“自由儒学”的解读论文]()
摘要:现代契约观念与现代自由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儒家需要在回应现代自由问题过程中,对契约观念作出相应的阐释。根据汉语“契约”一词的基本涵义,可以表明儒家的契约观念具有自愿协议、...
![王成峰:略论中国传统“义”观念的当代意义——以荀子“义分”思想为例的批判与反思论文]()
稷下学与诸子百家摘要:当代西方正义论的研究有着自身独特的话语体系,中国传统的“义”观念若要参与和现代西方正义的对话,就必须在其自身中挖掘出独特的意义,而不能简单通过套用西方正义...
![于盼盼:儒家、道家及《易传》的“天人合一”思想论文]()
摘要:“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儒家、道家在中国传统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文章试图从哲学的角度,通过分析儒家、道家以及《易传》一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发...
![柳一尘:殊途同归——试析孟、荀之理想世界论文]()
摘要: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坚持“性恶”论,代表了儒家的两种理论倾向。孟、荀的理论起点虽然不同,但是他们对于克服人的动物性问题的关注以及为“君子”找到一个根源的努力却是一致的...
![杨德春:荀学与中国文艺复兴的相关问题论文]()
摘要:儒家之真道统应该为轩辕氏、高阳氏、高辛氏、放勋、重华、姒文命、子履、姬昌、姬发、姬旦、孔丘、卜商、穀梁赤、孙卿、子舆。由于子舆是从卜商、穀梁赤这一派学习,独立出去后恢复或...
![王樱娜:《论语》君子人格与新时代基层公务员素质提升论文]()
摘要:《论语》君子人格的核心:“仁”“智”“勇”于新时代基层公务员素质提升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仁者爱人——培养公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勇者不惧——培养公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
![梁胜男:略论儒家思想中“乐生安死”的生死观论文]()
摘要:科技发展、物质发达的现代,人们依旧面临着生死问题的困扰。儒家以“乐生安死”的生死观为现代人答疑解惑。儒家既肯定生命价值,却又摒弃一味贪生,提倡“成仁取义”的价值观,生时追...